第十八 图册的秘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第十八 图册的秘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节选)
云山和罗裳可不想跟着完颜大帅去北方,但不管怎么说,他们顺利留在了完颜大帅身边。
头几天,三个少年都在完颜大帅面前卖力表现,想要赢得他的信任。校场上,阿辽一身金人兵士的打扮,几乎把所有的本事都使了出来。只见他稳稳地站在一匹在校场中奔驰的战马的背上,回头向着箭靶射出一箭,命中!接着,他用两腿紧紧夹着马鞍,弯下腰来,头朝下,向着箭靶又射出一箭,命中!最后,他使出了绝技——一次射出三支箭,只听“笃”的一声,三支箭同时命中箭靶。校场上响起了此起彼伏的叫好声。
完颜大帅面露微笑,点了点头。旁边有个宋人模样的文官马上满脸堆笑,向完颜大帅拱手道:“恭喜大帅新得一员猛将!”
完颜大帅却连看都没看他一眼,只用鼻子哼了一声“嗯——”,算是回答了。那文官讨了个没趣,也就不作声了。

阿辽赢得了完颜大帅的信任,云山和罗裳也在为此努力。云山每日跟着完颜大帅,仔细观察,三天之后就给完颜大帅画好了一幅画像,罗裳还在旁边题写了半阕词: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这半阕词来源于苏东坡最负盛名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完颜大帅看到画上的自己策马扬鞭,威武雄壮,一副指点江山的模样,非常满意。再读到苏东坡这半阕词,他就更高兴了,说道:“苏东坡的词,我在金国也常常听到,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首词写三国周瑜,豪情万丈,我很喜欢!”
就这样,没用几天时间,三个少年就基本取得了完颜大帅的信任。白天,完颜大帅四处巡察,他们常常陪伴左右;晚上,完颜大帅常摆酒狂欢,他们也时不时蹭些吃喝。就这样过了七八天,云山发现,在完颜大帅的营帐,白天有众人议事,人多眼杂;晚上有卫兵把守,滴水不漏,根本没有机会接触事关金军防务的文书和地图,更别说将其拿走了。
三个少年每天好吃好喝,可宗泽副元帅的那句“拜托你们了!”一直萦绕在他们的脑海中。又过了三四天,还是找不到机会下手,眼看和宗泽副元帅约定的二十天期限就要到了,云山心急如焚,悄悄找来阿辽和罗裳商量。
三个人在一个不惹人注意的角落窃窃私语:
“那些防务文书和地图,根本拿不到!”
“就算拿到了也带不出去。离开营帐要被搜身,出城还要口令,可这口令咱们无从得知。”
“咱们只能靠自己!白天跟着完颜大帅去巡视,争取把看到的情况记录下来!”
“汴京有多少处设防?每处部署多少个金兵?是骑兵、弓箭手,还是步兵?他们什么时辰换防,如何换防?……这类情况多着呢,看一眼哪儿能记得住?”
三个人一筹莫展。
沉默良久,罗裳忽然说:“我有个主意。”
“快说,快说啊!”云山和阿辽着急地催促。
“完颜大帅常常给兵士们赏赐酒肉,我觉得,咱们就从这件事入手……”
第二天,三个少年又跟着完颜大帅去各处军营查看情况,忙活了一上午。中午回到营帐吃饭时,完颜大帅照例吩咐营官,给上午巡视过的兵士们赏赐牛肉和酒。阿辽见状,连忙上前说:“赏赐兵士是个好差事,大帅,请让我们历练一次吧!”
“你们?”完颜大帅问道,目光中闪过一丝疑虑。
“以往都是营官给兵士们发放赏赐,大家都习以为常啦。我们可以给将士们唱唱曲,画幅画,这样能提振士气,把完颜大帅体恤属下、激励战斗的精神传递给众将士!”
完颜大帅一听,觉得有些道理——给兵士们换个花样,确实能提高士气。再说少年们身边有随行的军官监督,想来也没有什么风险。于是他欣然同意。
有了完颜大帅的许可,少年们迅速行动起来,立刻赶往汴京城的各个驻防点,又唱又跳,金兵们感觉很新鲜,既高兴又好奇。唱完跳完之后云山给兵士们画像,阿辽和罗裳替完颜大帅赏赐酒肉——知道此处有多少兵士驻防,才能把赏赐之物公平地分下去。
金兵们唯恐落空:
“我们这里有六十个人!”
“我们有一百零一个好汉!”
“我们今天有四十个兄弟在这里,酉时会有四十个兄弟来换防,别把他们给忘了!”
光知道人数还不够,最好还能探知这些兵士具体的职责。云山灵机一动,边画边问:“我要不要把你们的马画上?”
有的金兵立刻回答:“不用不用,我们这里全是步卒勇士!”
也有的金兵高兴地说:“那敢情好,我们这里有二十个骑兵呢!”
罗裳也没闲着,她注意到金军弓弩手的衣服与众不同,就默默数着弓弩手的数量,也在心里记了个八九不离十。
就这样,他们不仅摸清了金军在各驻防点的人数,还大致探明了兵种。云山还特意画下了赏赐时的场景,场景里有山、有树,当然还有城墙。他以前学画时,特别注意揣摩绘画大师范宽的山水画,尤其心仪范宽运笔的笔力雄浑,苍劲有力。云山这次画城墙的石头、树木,平日所学都派上了用场。
就这样,不到三天,少年们就把汴京城防的情况摸了个大概。云山不仅在画上把金军驻防点的地形画得清清楚楚,还一一注明了金兵的人数、兵种和换防时间,汇成了一本厚厚的《汴京防务图册》。
在自己的营帐里,少年们兴奋不已。
“太棒了!说不定这比完颜大帅手里的防务图都要详细呢!”阿辽高兴得合不拢嘴。
云山也很得意,正想说几句谦虚的话,罗裳的眉头却拧紧了:“我们怎样才能把这本图册带出去呢?一搜身不就露馅儿了吗?”
话音刚落,云山和阿辽的脸色也暗淡下来。
这么厚的防务图册,三个人在所剩不多的时间里分头背下来,也不可能——人数可以背,地形怎么背呢?
“不管怎样,先把图册藏好,万一被发现就麻烦啦!”罗裳说。
正琢磨往哪里放呢,忽然有个金兵不打招呼就走了进来。云山生怕金兵看见那本图册,但已来不及躲藏,只好将其拿在手里。
说来也巧,进来的金兵不是别人,正是半个月前把他们仨绑起来的那个胖金兵。这胖金兵知道完颜大帅对三个少年很宠爱,因此对他们特别客气,这次也不例外。他笑嘻嘻地说:“大帅请你们明天去一下,他要询问这几天赏赐官兵的差事办得怎么样了。”
大家刚说完“好”,胖金兵突然瞥见了云山手里的图册,问道:“哟,这是什么?”说罢笑着就走了过来,要拿过去看一下。
这下,三个少年可真是吓坏了。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