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宫恩怨

后宫恩怨 在孙权哭孙登的时候,另外几个三国大人物也死掉了
先是诸葛瑾。大家都知道,诸葛瑾是诸葛亮的哥哥,混到现在,不但混了个大将军,也混成三国时代的资深大人物。在《三国演义》里,他的形象是很一般的,基本没有什么出色的表现。他虽然是诸葛亮的哥哥,但水平比诸葛亮差了很多。诸葛亮虽然没有取得过很大的战绩,但那只是因为进攻的办法不多,可防守的能力却超级强悍,连司马懿也不得不对他采取回避的办法,用实力和时间把诸葛亮拖死。诸葛亮的内政能力,那是历史公认的
而诸葛瑾这两方面的能力都平庸得很。自从跑到江东地面当避难人员之后,诸葛瑾很快就混成了一个名士,当时的人气很旺。按理说,以他当时的人气,完全可以直接成为孙策的高管。可孙策却一点儿也没有重用他,继续让他成为纯名士。直到孙策死后,孙权当政,孙权的姊婿弘咨有一天碰到诸葛瑾,跟诸葛瑾聊了一回
诸葛瑾是个名士,名士的特长就是会聊。再加上弘咨也是个名士的粉丝,听诸葛瑾一聊,立马就认定诸葛老兄是个大大的人才。告辞之后,直接就去找孙权,说今天发现了个大人才,你赶快让他出来,否则,他跑到其他阵营里了,那可是咱们江东的巨大损失啊
孙权那时正迫切需要人才,一听说诸葛瑾是个人才,立马把他叫来,让他跟鲁肃一起当了他的高级顾问。从此诸葛瑾就成了孙权的高级马仔。虽然他的地位和作用远远不如鲁肃和吕蒙他们。但因为孙权的这几个幕僚都是短命人物,因此,诸葛瑾在孙氏集团中的资历,也就仅次于张昭
大家也知道,张昭的水平要比他强多了。但张昭的性格很猛,在很多时候,一点儿也不给孙权面子,长期以跟孙权唱对台戏来张扬自己的性格。虽然孙权对张昭一直很尊重,但大家都看得出,那个尊重只是表面文章。张昭只是面子很大而已,可诸葛瑾则不同。虽然其他能力不怎么样——后来诸葛瑾当上将军,多次领兵打仗,但打的都是败仗,可硬是步步高升
这个现象很让人想不通,在那个血腥的年代,打胜仗才是硬道理,可为什么打败仗的人也可以升官发财。其实,原因也很简单。就是诸葛瑾的人品在当时人的眼里超级好。而且,他跟他的弟弟一样,做事向来小心谨慎,从来不得罪人,老好人一个,大家都喜欢他。于是,在竞争激烈的官场上,大家宁愿让他上,也不让别人上
当时,东吴内部也分成两个派系。一个派系是孙策时代就形成的淮泗派,主要是跟孙策打仗过来的,算是元老派。代表人物就是张昭。另一个派系就是江东的本土大族。这个派系的形成,虽然比较晚,但因为扎根本土,先天条件优厚,一旦形成,立马显示出强劲的势头。其代表人物就是陆逊
这两个派系虽然没有发生过生死冲突,但偷偷摸摸地较量那是一刻都没有停止过。孙权看到本土派的力量越来越猛,也曾想把他们打压一下——作为一个集团的老大,他的这个想法绝对没有错,可他错就错在用一个小人来完成这个任务,最后被人家来个反打压,弄得他又是慰问又是下罪己诏,向人家道歉,搞得自己很没有面子
诸葛瑾不是这两派的人。可他却把两派的人看得很透,知道不管自己陷进哪个派系,凭他的水平以及背景,最后肯定都会被人家搞死。基于这个考虑,他决定自己哪个派系都不进,不管在哪个派系的人面前,都做出和蔼可亲的样子,当了个中间派。他别的能力都很弱,但做中间派却做得很优秀,最后大家都认可他,让他在一个历史上最著名的乱世里当了一辈子的不倒翁
这也是一个能力啊
当然,他得到大力提拔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他有一个好弟弟诸葛亮。孙权这辈子最得意的外交政策就是与蜀汉联手,共同对付曹魏集团。而蜀汉那边就是诸葛亮的天下。他一来觉得诸葛瑾这个老哥很值得信赖,你再怎么给他权力,他也不会造你的反;二来觉得让诸葛瑾当他的高管,可以赢得蜀国的信任。因此,在孙刘两家闹矛盾的时候,他都派诸葛瑾出面去说服刘备。虽然诸葛瑾没有完成任务,但他仍然不怪诸葛瑾。仍然说,诸葛瑾是个好同志
当然,孙权认为诸葛瑾是个好同志,跟别人说诸葛瑾是个好同志不一样。别人只看到诸葛瑾很厚道,不会做出什么对他们威胁的事来,所以都把他评为优秀人物。而孙权则更看重他的另一面。他的这一面就是跟内部几个大派系的大佬都很和谐,让他去当几个大派系的中间人士,那是很合适的。所以,就让他当了个不倒翁,他就是打再大的败仗,也不会把他怎么样。而且,关键的战场自然有陆逊撑着
很多人都说诸葛瑾是个很厚道的人士,其实这家伙也有很残忍的一面
他为了把自己打扮成一个有道德的人,在他的老婆死后,就大声宣布不再结婚,说只有这样才对得起先他而死去的原配夫人。如果你看到他的这个宣布就认为他不再有别的女人,那就大错特错了。他只是不再任命一个正室夫人而已,至于二夫人、三夫人之类,那是从来不缺的。当然,如果仅仅是这样,也不算什么。关键是,他跟这些女人生孩子之后,立马来个“生子不举”
好多人看到这个“生子不举”之后,天真地认为,诸葛瑾是在生完孩子之后,不让他们成为诸葛家的官二代,不让他们享受那些特权而已。其实,完全不是这样
“生子不举”的意思就是生完孩子之后,不让他活下来,直接叫人拿着新生儿到水里淹死。本来,以前很多人认为五月初五生的儿子不祥——为什么不祥,我也不知道——就把这个不祥的儿子溺死——这个做法就叫“生子不举”。诸葛瑾把这个风俗进一步发展,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不管是哪月哪日,只要是他那些女人生下的,都用同一方法处理掉
现在你还认为诸葛瑾厚道吗
所以,他那个儿子后来一点儿都不厚道,也没有什么奇怪了
东吴另一个牛人也跟着死去
就是顾雍
顾雍是东吴的丞相,地位比诸葛瑾更牛
顾雍一死掉,那个丞相的位子就空缺了
这时,孙权手下的人才也不如以前那么多了。这些年来,孙权忙于巩固自己的权力基础,不像年轻时那么大力执行人才引进政策了,虽然政府的编制一直满满的,但可用的人才却没有几个。以前,他缺丞相时,随手一抓,还可以抓出几个猛人来把那个位扛下去。可现在找来找去,也没有几个合意了。最后,他不得不把那张委任状送到陆逊的手里。当然,陆逊绝对是最佳人选。陆逊本来就是读书人出身,是东吴少有的文武双全的牛人。这些年来,一直主持武昌政府的全面工作,连太子孙登对他都很佩服,在临死时,还上书叫孙权对陆逊要绝对信任。但由于孙权某种阴暗的心理作怪,对陆逊的态度一直很复杂,把陆逊当成江东士族的大佬,处处显示出提防的心态,让陆逊也很郁闷。后来,经过吕壹事件之后,孙权不得不得把这个阴暗心理丢掉,在顾雍死后,把党政军的大权全面交给了陆逊。只是,现在陆逊的年纪也不小了,到了这个时候才重用,不但误了陆逊同志,也误了东吴的大业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