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因诗杀人

5、因诗杀人 魏元忠走了,宋璟也走了
难道骨鲠之臣真的对抗不过佞幸的面首吗
张柬之百思不得其解,从按照程序的不断弹劾,到使出阴招进行诬告,无论怎样武瞾的心就像吃了秤砣一样。在张柬之看来,武瞾已经去日无多,此时的朝廷正在处于一个十字路口,究竟走向何方,其实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
魏元忠和宋璟的离去,让张柬之仿佛明白了自己应该接过对抗面首的大旗,正所谓朝朝暮暮搞对抗无穷尽也。但同时张柬之在反思曾经的对抗手法和眼下朝廷的局势
现在武瞾由于健康的急剧恶化,事实上已经被架空,如果照这种态势发展下去,武瞾死后李显是否能够顺利即位还不得而知,张柬之曾经说过,他最担心的是武瞾死后,二张伪造武瞾遗诏
在我看来,张柬之等人发动政变其实还有另外一层不可告人的目的,关于这个说法,我在后边会详细分析
显然除掉二张已经迫在眉睫,于是在弹劾和诬告没有效果之后,张柬之决定采用暴力手段除掉二张
神龙元年(705年)正月,在张柬之的组织下,前边提到的崔玄炜、敬晖、桓彦范、袁恕己一同在张柬之的府邸开始计划起来,当张柬之将朝廷局势分析过后,四个人一致表示拥护,而且对于政变的方式达成了一致,那就是闪电突袭
在他们看来,二张由于侍奉武瞾,所以很长时间以来,基本很少出宫,所以除掉二张的地点就在武瞾的现在居住的寝宫迎仙宫之内,而要想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率领禁军冲进迎仙宫,但他们很快就发现了一个问题,五个人中没有一个掌握着禁军
搞这种政变,从外边调动野战部队显然是行不通的,所以是否能掌握禁军或者部分禁军成为了政变的关键点所在
对于这个问题,张柬之想到了一个人,这个人的名字叫李多祚
李多祚本是靺鞨人,李治在位时归顺唐朝,因为屡立战功,被李治提升为右羽林军大将军,负责守卫皇宫的内宫
张柬之之所以想起了李多祚,是因为他手中掌握着整个皇城的一半禁军,而且守卫着通往迎仙宫的必经之地,虽然张柬之和李多祚没有多少交情,但他知道李多祚是个非常重感情的人,所以在张柬之看来,李多祚是可以争取的对象
事实证明,张柬之实在是个公关老手,在他动之以理,晓之以情的说服下,李多祚决定加入张柬之的阵营,伸手相援
政变的核心已经形成,兵源也已经就绪,而且在桓彦范和敬晖的劝说下,李显也已经同意
接下来就是实施
神龙元年(705年)正月二十二日,张柬之兵分两路,一路由他自己和崔玄炜、桓彦范率领直扑玄武门,另一路由李多祚和李显的女婿时任东宫内值郎的王同皎率领,前往东宫迎接李显,双方约定在玄武门集合,然后一同杀向迎仙宫
所有人都知道,在这场政变中,李显是一杆不可缺少的大旗,没有他在这里稳定军心,一切都是徒劳
在接下来的行动中,张柬之的这一路行进颇为顺利,但李多祚那一路却遇到了麻烦
原因是李显退缩了
自从张柬之等人决定以武力手段解决二张时,性格柔弱的李显虽然同意,但内心却十分忐忑不安,他担心病入膏肓的母亲在看到政变厮杀的惨景后,会经不住打击,如果母亲一旦因此受到惊吓而撒手西去,他会永远背上不孝的骂名
李显的退缩,让李多祚和王同皎焦急万分,王同皎对李显说道:“先帝把江山社稷交给殿下,不料殿下被无端废黜,对此人神共愤,现在已经整整二十三年了,今天朝廷上下联合起来下定决心诛杀奸佞之臣,光复我大唐社稷,还是请陛下前往玄武门和张大人会和,不要辜负天下人的希望。”王同皎言罢,一跪到地
“奸佞之臣倒是应该诛杀,可是现在陛下龙体欠安,我真怕惊动了他,你们还是和张大人他们说暂且退下吧,以后再谋划好不好?”李显面露难色的说道
李显的话让王同皎甚是失望,就在他还要继续劝说李显时, 一同随行而来的羽林将军李湛站了出来,可能是身为武将的缘故,李湛的脾气有些暴躁,此时他也顾不上君臣之礼,抬高嗓门冲着李显喊道
“殿下!张大人等人和各位禁军将士已经将生死置之度外,我们冒着被诛族的危险起事,就是为了光复我大唐的社稷,殿下如此临阵退缩,岂不是将大家推向了死路,如果要阻止张大人,殿下您还是亲自去吧,我们没这个能耐!
片刻之后,李湛又跟了一句:“殿下仔细想一想,现在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即使大家都退了下去,陛下要是知道了,一切罪责殿下首先是要承担的。
在我看来,这是一句极具杀伤力的话
直到这时,李显才如梦初醒,虽然这场政变是由张柬之组织,但在所有人看来,背后的实际主使人却是他这个太子殿下,因为事变成功后,获取最大利益的无疑是李显
李湛说完后,李显渐渐的把头低了下来,此刻他在利益与名声的交织中反复权衡,他意识到如果就此退缩,很可能连名声也保全不住,而选择前进,成功了将会是大唐社稷再造者,最终他下定决心放手一搏
“好吧!我去便是!

当李显出现在玄武门的时候,所有人立刻群情激昂,因为他们都知道,今天每一个在这里的人会成为大唐复兴的见证者
每一个士兵刀已出鞘,箭已上弦
无需过多的语言,无需激昂的动员,此刻在玄武门通往迎先宫的路上,只听到将士们那急促的脚步声
“二张就在迎先宫,诛杀奸佞之贼就在此时,跟我冲进去!”张柬之喊道
此刻,八十岁的张柬之抖擞精神,全无老迈之态,在到达迎仙宫门口,他深吸一口气,然后箭步疾飞的带领禁军冲进了迎仙宫
在张柬之等人从玄武门奔向迎仙宫说的时候,二张就守候在武瞾的身边,他们对宫外的政变没有丝毫的察觉,此刻他们正在为武瞾梳头,就在二张感觉十分惬意的时候,一个宫女慌慌张张的跑了进来
“不……不好了,好多士兵冲进来了!”宫女紧张的说道
此刻二张仍然没有想到外边会发生政变,张昌宗厉声说道:“混账!也不怕惊了女皇陛下!我出去看看。
“我随你一起去!”张易之跟着说道
两个人缓步的从武瞾的寝宫出来,当他们转身走入通往宫外的长廊时,便听到了急促的脚步声,片刻过后,他们便看到了张柬之,当然还有他身后的那些拿着刀剑的禁军将士
霎那间,二张似乎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不待张柬之开口说话,他们转身准备逃回武瞾的寝宫
“冲上去,杀了他们!”张柬之立即对着身后的禁军喊道
因为他知道,这是杀死二张的唯一机会,一旦二张逃回武瞾身边,所有人是不能擅自进入皇帝寝宫的,一旦出现那样的情况,事情就会陷入僵局之中
问题的关键是,二张此时也掌握着部分禁军
时间!时间!这是张柬之此时脑海中出现最多的词汇
“快!冲过去!不必留活口!”张柬之再一次说道
二张虽然反应很快,但速度终究不如这些日常训练有素的禁军士兵,在他们跑出去没多远,便被身后的禁军士兵追上
“噗!噗!”两柄长剑瞬间插入了二张的后背,张易之顿时倒地身亡
张昌宗一息尚存,他强忍着疼痛转过身来,死死的盯住张柬之,然后抬起已经被鲜血染红的手,用手指点指张柬之
“张柬之!你!好……大……的……胆!
“噗!”又一柄长剑刺入了张昌宗的心窝,刺出这一箭的是张柬之本人
“逆贼!想不到会有今天吧!”张柬之的眼睛中喷射出愤怒的火光,他的眼睛始终和张昌宗对视着
张昌宗缓缓的倒在了地上,直到临死的那一刻,他也没有闭上眼睛
所有人全都愣在原地,刚才的一刻仿佛做梦一样,多年来女皇最宠爱的人,此刻居然已经是个死人
“跟我去见女皇陛下!”张柬之对身后的众人说道
此刻,张柬之是所有人中头脑最为清晰和冷静的,因为他知道二张虽然已死,但这场政变并没有结束!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