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有能力的坏人

一个有能力的坏人 先说西路军。西路军由铁木真亲自率领,首战黑水城。夏军顽强抵抗,终因寡不敌众,黑水城被破,“蕃部死者数万”
四月,蒙军进驻浑垂山(今甘肃酒泉市北),铁木真命大将阿台赤率部分军队攻取沙州
凡事向来喜欢亲力亲为的铁木真,这一次怎么把攻取沙州的重任交给了手下呢?蒙古的官方解释是:避暑(《元史•太祖本纪》)
四月份避暑,这个理由实在不是一般的牵强,真正的理由只有一个:面对上次让自己吃了大亏的籍辣思义,铁木真怕了,所以他派手下的人去,打下来固然皆大欢喜,打不下来,也能找个替罪羊
千万别以为“伟大的成吉思汗”天不怕地不怕,他也有怂的时候
顺便说一下,铁木真“避暑”期间可没闲着,“兵士四出抄掠,民间窖积皆尽”
阿台赤领命之后,随即率军前往沙州。从内心深处来讲,他并不喜欢此次的任务,一个能让“伟大的成吉思汗”吃亏的对手,绝对不是轻易就能拿下的
找个理由不去固然可以,可他实在丢不起这个人,思来想去,只有硬着头皮上了
阿台赤计划先招降籍辣思义,毕竟能兵不血刃拿下沙州,那是最好不过了,如果招降不成,再想别的办法。他派部将忽都铁穆尔去与籍辣思义喊话,要求对方投降
籍辣思义同意了,只是并非真心。换句话说,他要诈降
籍辣思义无法选择固守,因为就在前不久,沙州遇到大旱,别说粮食作物,就连树都枯死了。没有粮食,固守只能是死路一条,为今之计,只有设法击败蒙军,才能保住沙州
籍辣思义在城内布置了伏兵,然后向忽都铁穆尔表示,自己愿意投降,为表诚意,他在城内准备了牛羊和美酒,款待蒙军
本以为招降籍辣思义不是件容易事,没想到得来全不费功夫,忽都铁穆尔从没有这么兴奋过,他迫不及待地率本部进城,准备大吃大喝了
眼见蒙军全部入城,籍辣思义一声令下,绊马索全部拉起,随后伏兵尽出,朝着毫无防备的蒙军冲了过去,大砍大杀
忽都铁穆尔由于冲得太快,直接就被绊马索掀了个儿人仰马翻,夏军见状,火速冲了过去,准备活捉忽都铁穆尔
籍辣思义的计策几乎就要成功了
几乎就要成功,也就是没成功。蒙军千户昔里钤部见主将遇险,果断把自己的马让与忽都铁穆尔逃跑,他自己骑上那匹艰难爬起的战马,负责殿后
与此同时,城外的蒙军听见城内喊杀阵阵,又见烟尘满天,知道出了情况,开始不要命似的往城里冲,忽都铁穆尔见援兵到来,立即掉转马头,率军反击
籍辣思义亲眼看着即将到来的胜利转眼间化为泡影,不由得泪如雨下,仰天长叹:天不佑我大夏啊
事已至此,那就为国尽忠吧,他率残军冲向蒙军,再也没有出来
作为一个军人,他已尽到了自己的责任
籍辣思义的所作所为感染了所有的沙州军民,他们怀着必死的信念与蒙军展开了殊死的较量,给蒙军造成了很大的伤亡,终因敌众我寡,沙州沦陷
五月,蒙军攻肃州。肃州守将乃蒙将昔里钤部之兄,铁木真遣昔里钤部招降其兄,遭到严拒。蒙军遂强攻,死伤惨重才攻破城池,随后,铁木真“怒城久不下,令屠之”
六月,蒙军兵临甘州城下。甘州守将曲也怯律乃铁木真御帐前首千户察罕之父,铁木真想故技重施,派察罕以书信招降曲也怯律,后又派使者到城中劝降,曲也怯律欲降,副将阿绰等三十六人合谋,杀曲也怯律及蒙古使者,召集军民死守。蒙军强攻,城破,阿绰等三十六人皆死。铁木真以替察罕报仇为名,欲坑杀全城百姓,察罕言“百姓无辜”,力谏阻止
甘州被破后,西凉搠罗、河罗等府县皆被蒙军攻占,德旺忧虑成病,崩,时年四十六岁,庙号献宗
关于德旺,我想有一句话可能最适合他:有心杀贼,无力回天。他在位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年,内外政策却颇为英明,比他那个不靠谱的父亲强多了。如果他能早几年即位,或许西夏就不会那么早灭亡了
一句话,这就是命
德旺死后,他的侄子、南平王李晛即位,是为夏末主
铁木真的攻势还在继续。八月,蒙军破应里(今宁夏中卫市),切断了西夏兴、灵地区与其他州县的联系
与此同时,银州、夏州也相继被东路蒙军攻破。随后,两路蒙军会师灵州城下,开始围攻灵州
灵州乃中兴府之门户,灵州若破,中兴府将成为一座孤城,到那时就算李元昊再生,估计也无能为力了。为保住灵州,李晛派大将嵬名令公率军十万,救援灵州
这十万人可以算得上是西夏最后的预备队了,成败,在此一举
铁木真没有给嵬名令公与灵州守军里外夹击的机会,他率军渡过黄河,背水而战。夏军拼死奋战,无奈实力悬殊,宣告失败,多位大将战死,余部退保中兴府
援军被击败,灵州遂被蒙军包围,德任(希望大家还记得他)率城中夏军固守,与蒙军展开死战。战斗打得十分激烈,久经战阵的蒙古士兵从未遇到过如此强烈的抵抗,死伤无数。与此同时,夏军的伤亡也很大,失败已不可避免。十一月,灵州沦陷,德任被俘,不屈而死
蒙军攻陷灵州后,并没有直取中兴府,反而在盐州川停了下来。停止进军的蒙军只干了一件事情——杀人,史书记载,铁木真驻军盐州川,“四面搜杀遗民,民至穿凿土石以避之,免者百无一二,白骨蔽野,数千里几成赤地”
越是懦弱的人,越喜欢用杀戮掩盖自己的懦弱
“伟大的成吉思汗”,你不过是个可怜的弱者
西夏乾定四年(1227年)一月,铁木真派大将阿鲁术率小部分兵力攻打中兴府,自己带大军南行,继续攻取西夏尚在抵抗的州县
中兴府被围后,李晛已预感到,西夏这次或许真的挺不过去了。为了死后能有脸见各位列祖列宗,他决定,坚守下去。令李晛欣慰的是,此时他还有一个得力的帮手——右丞相高良惠。自从蒙军到来后,高良惠“内镇百官,外厉将士,日夕拒守”,在他的辛苦操劳下,夏军多次抵挡住了蒙军的猛烈攻势,暂时守住了中兴府
由于事必躬亲,又长期操劳,高良惠积劳成疾,病倒了,部下都劝他要保重身体,高良惠长叹一声:“我蒙国家大恩,却不能消除祸乱,致使敌寇深入国境,现在爱惜身体又有什么用呢?”四月,高良惠终因劳累过度,病卒,时年六十七岁
高良惠的死对于李晛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他难以抑止自己的巨大悲痛,三次临丧而哭。许多中兴府内的军民也因为高良惠的死而失去了抵抗下去的勇气
乾定四年的夏天来得很早,五月,天已大热,铁木真在攻下西夏其他州县后,率军避暑于六盘山。他见中兴府已是孤城一座,却仍在死扛,遂命察罕入城,劝李晛早早投降
察罕的劝说并不理想,李晛仍拒绝投降,誓要死硬到底
六月,中兴府地震,许多房屋倒塌,城内军民死亡无数
被围了半年的中兴府原本就已弹尽粮绝,兵民皆病,此时又摊上了地震,真可谓是屋漏偏逢连夜雨。李晛心中最后一点抵抗的勇气丧失殆尽,他派使臣向铁木真表示愿意投降,但请求宽限一个月,铁木真同意了
七月,铁木真在军中病死,临死前留下遗嘱:死后暂不发丧,等西夏投降时,将李晛及中兴府内军民全部杀光
按照约定,李晛于一个月后率百官前去蒙古军营投降,蒙古军队遵照铁木真的遗嘱,将西夏君臣全部杀死,建国一百九十年的西夏王朝,至此灭亡
西夏虽然灭亡了,但关于西夏的故事,却仍在继续
话说李晛被杀后,蒙古军队攻进中兴府,大肆屠杀西夏军民,后虽经察罕劝阻,屠杀终止,但此时的中兴府内已是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活着的人还不到原来的十分之一。这些人亲眼见到了蒙古人的残暴,不愿被其统治,遂在一个西夏宗室子孙(有的资料上说此人叫贡乔)的带领下,迁往今天四川的康北地区,建立了一个叫“西吴”的国家
这个国家与蒙古王朝并行存在了一百多年,后来元末农民起义爆发后,西吴国参与了朱元璋讨伐明玉珍的战争,立有战功。明成祖朱棣即位后,授为长河西鱼通宁远军民宣慰使司,准许世袭,直到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因绝嗣才被取消世袭,前后经历四百七十多年,而曾经横跨欧亚的蒙古帝国,此时早已不见踪影
西夏虽然被灭了国,但西夏人却用另一种方式顽强地延续了西夏王朝,也算是给那些被蒙古人杀害的西夏人报了仇
他们从未屈服
(全书完)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