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策略

外交策略 这一年,赵惠文王死去,赵孝成王继位,平原君赵胜继续为相
过了几个月,即公元前265年,秦国的宣太后去世
现在来说说这个宣太后的故事
宣太后绝对是个天才的政治家,作为政治联姻的当事人,嫁给了秦惠文王。而且还不是王后,只是个八子(关于八子,在上一卷已经讲清楚了)。她还是芈八子时,一点儿知名度也没有,而且继承秦惠文王的武公也不是她的亲生子
如果秦武公不玩举鼎游戏,最后玩死自己,芈八子美女就会默默无闻到死的那一天,今天我们根本不会知道历史曾经有过这么一号美女
可是随着秦武公的倒霉,我们美女的运气来了
由于武公只热衷于秀力气,到死的时候,居然还没有儿子
于是,芈八子的儿子继承了王位,也就是现在的秦昭襄王。她的运气终于来了。从此,她在秦国称制了将近四十年
这个姐们儿虽然是个女流,但性格比男人更猛。不但在外交场合使用性爱语言,以做爱来比喻过两个国家的双边关系让人大跌眼镜,而且也把两性关系用在外交事务上
当时,秦国虽然已经确立了超级大国的地位,但由于刚刚为夺王位而争斗了一场,综合国力还是有所削弱
而刚即位的秦王又还是个小屁孩,朝政只得交由宣太后来管理了
这时,宣太后不过三十岁左右,生理方面正是成熟时期,而且政治也玩得很高明
秦国不但面临着诸侯国的虎视眈眈,而且还有义渠在西北边死盯着
如果不解决这个义渠,秦国的后院永远不安宁。但当时,秦国真的无法武力收服这个匈奴的前辈
正好义渠王前来进贡
宣太后一看,于是施了个美人计,引诱义渠王私通了
结果两人还生出了两个儿子
不说在当时,就是放在现在,也算是特大绯闻事件,必然引起不小的轰动
但宣太后不在乎,秦昭襄王也不在乎
两人就这么保持情人关系三十多年
宣太后发现不但义渠王精力不威猛了,而且义渠国也衰落了下来
她就找来他的儿子秦昭襄王,对秦昭襄王说,咱们可以灭义渠了,让义渠国全部归入大秦的版图
然后,她再次把义渠王叫来
义渠王哪想到这姐们儿会这么绝情,他还没有上床,就被埋伏在一边的刀斧手按住,当场处理掉了
宣太后接着又把她跟义渠王生下的两个儿子也一并杀了——现在你知道,女人一转换成政客的身份,心肠的狠毒也是十分到位的。即使是儿子,只要觉得妨碍了她的政治,她同样大刀上,管他什么骨肉之情。那个什么“娘身上的一块肉”这类的话,只能让老百姓的母亲去说。她的辞典里永远没有收录这样的话
如果说她这么骗义渠王上床,是要色诱这个头脑简单的匈奴王,以便稳住秦国的后院,使得秦国能够全力应对中原诸侯,是在舍身为祖国,属于以肉体换和平的策略(总比以土地换和平成本低多了),那还可以说无可厚非
可她跟另一个情夫的故事,就充分说明了这个美女的欲望真的很强烈
她的另一个情夫叫魏丑夫。这个魏丑夫名字一点儿没有美感,但想来绝对是个帅哥,否则是不会被宣太后那双色眯眯的眼睛看中的
宣太后对这个魏丑夫是真心喜欢,而且喜欢到死的那一天
她被儿子夺权之后,不久就生起病来。她知道自己真的要死了
她想了想,觉得自己一个人死去,魏丑夫没有跟过去,太不幸福了
于是,她做了个决定,自己死后,也让魏同志跟着过去,把咱们的欢乐带到阴间
她的儿子虽然夺了她的权,但她知道,这个儿子还是很孝顺的,她最后的这个要求是会被满足的。她现在只等着死,然后带着魏丑夫大步向阴间走去
秦昭襄王觉得没有什么了不起,但魏丑夫却吓得要命
魏丑夫这才知道,做美女太后的情夫很爽,可这个爽的代价实在太高了
魏丑夫不想死。但他没有办法
他就去找庸芮,请庸芮帮他想个办法
庸芮还真有办法。他直接去找宣太后,问:“太后啊,请教你一个问题,人死后还有知觉吗?
宣太后想了想,说:“应该没有了吧。
庸芮说:“太后说得太正确了。如果人死了没有知觉,你要是把魏丑夫带去殉葬,那不是白白牺牲心上人的性命了?如果人死还真的有知觉,那么先王这几十年来,在地下看到太后的所作所为,不知道已经积压了多少怒火。太后到了阴间,去向先王道歉都还来不及,哪还有时间跟魏丑夫过着幸福的阴间生活?而且,万一先王发现太后去阴间了,还带着个姘头过去,那麻烦就不是一般的大了。这个太后没有想过吧?
这家伙厉害吧?居然敢于在太后面前说这样的话。其实,他才是最知道太后这个人的。当年太后在韩国使者面前,说得还要露骨得多。太后对这些话有天生的免疫力
太后一听,觉得这哥们儿说得真的太有道理了,当下从善如流,对庸芮说:“你去传达我的最新指示,不用魏丑夫跟我去死了。让他好好活着,以后死了,也不要去找我。免得先王愤怒起来,对他对我都不好。
说过这话之后不久,她真的去见了她的原配老公
秦昭襄王用了大量的兵马俑来为她陪葬
宣太后是秦昭襄王的老妈,秦昭襄王把孝道狠狠地表现了一把。但他对魏冉就不再那么客气了,直接下令,说:“舅舅,咸阳已经没有你的事了,你到你的陶邑那里过你的退休生活吧。
至此,秦国的宣太后及魏冉时代结束
秦国自商鞅以来,商鞅、张仪一直到魏冉,三代牛人的接力,使得秦国从一个连魏国都能把他们打得不断退缩的国家,变成了一个超级大国。而且通过商鞅、张仪两代牛人的积累,到魏冉时代时,秦国已经强大得打遍天下无敌手。可以说,在魏冉时代,秦昭襄王的权力远比他父兄为弱,但秦国还是史无前例地强悍起来
魏冉的倒台,其实也跟商鞅和张仪的倒台差不多。他们干得太久了,下一代牛人要登上历史舞台,就得把他们轰下台来
后来,司马光在总结魏冉倒台时,说范雎很不厚道,把魏冉的功劳一笔抹杀,其实魏冉是有功的,有功到什么地步?“秦益强大者,穰侯之功也。”也就是说,秦国的更加强大,全是魏冉的功劳。然后就回过头来猛批范雎同志,说范雎“直欲得穰侯之处,故扼其吭而夺之耳。遂使秦王绝母子之义,失舅甥之恩。要之,睢真倾危之士哉!
司马光说得好像很对。其实把秦国强大的功劳全归到魏冉的头上,肯定是不顾事实乱吹牛的。秦国的强大是几代牛人共同努力的结果,只是到了魏冉手里时才得以爆发出来。再说,范雎把魏冉赶下台,手段有点儿不厚道,其实跟当初秦惠文王把商鞅赶尽杀绝、武王把张仪直接从秦国最高权力顶峰打下去,最后逃离秦国,到魏国郁闷致死,也算是一脉相承的。当时是牛人争相登台表演的时代,谁都要抓住机遇,然后把别人赶下台去。而魏冉在专权方面,远比商鞅、张仪为甚。商鞅、张仪至少还不敢做出藐视王权的动作来,而是在王权的框架下运作。魏冉却仗着是宣太后娘家的人,仗着手里有个白起,一直不把秦昭襄王放在眼里,连本来由国家元首直接管理的外交大权也全面剥夺,早已引起了秦昭襄王的极大不爽。只是秦昭襄王未得其便,这才让他嚣张下去
范雎其实只是揣摩透了秦昭襄王的心思,然后引爆了这个火药桶。否则,以范雎一个逃难而来的说客,能把魏冉和宣太后一把推倒吗?他要是有这个力量,他在魏国早就把魏齐打死了
魏冉和宣太后一起倒掉,完全是秦昭襄王一手发力的,只是他借助了范雎而已
范雎在把国内两大政敌彻底打倒后,自己也成为秦昭襄王绝对的亲信
本来,按他的蓝图是先把韩魏两国搞定,但由于魏齐跑到了赵国,而赵国又新近换届,刚刚即位的赵孝成王年轻,赵国的局势又克隆了秦国当初的体制——太后用事
范雎和秦昭襄王对赵国的底牌还是很清楚的。这时,赵国仍然是赵胜为相,但手下文有蔺相如,武有廉颇、赵奢、乐乘,都是很猛的牛人,要动他们难度确实很大。但他们觉得换届是个机会。而且又换了个老太婆称制,高层权斗刚刚开始,权力的重新洗牌正当其时,内部充满了不稳定的因素
这是个机会
于是,两人决定向赵发兵
果然,一口气拿下三城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