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 大兴善寺观画-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

第六 大兴善寺观画: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 玉辇纵横过主第,金鞭络绎向侯家。
龙衔宝盖承朝日,凤吐流苏带晚霞。
百丈游丝争绕树,一群娇鸟共啼花。
——卢照邻《长安古意》(节选)
张九龄和孟浩然虽然看了一幅好画,但没有在盗贼家中找到神宝;与此同时,卢嘉佑带领仵作继续验尸,还把所有负责看守疑犯的千牛卫统统关了起来,一个一个地审问,花了大半天的时间,最终的结论是,盗贼确系毒死,至于是自杀还是他杀,却说不清楚。眼看天色已晚,卢嘉佑只能先把尸体保存好,悻悻回了中书令的宅第。
夜里,几个人碰头,终究一筹莫展——现在离破案期限只剩下最后一天了,一旦皇帝知道没找到神宝,盗贼却死了,一定会雷霆震怒。大家也都感到疑惑:盗贼怎么偏偏就在要破案的时候死了呢?地上那首诗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最后一天终于到了。张九龄决定向皇帝坦然承认自己没能按期侦破此案,于是留在家里写奏疏。为了不打扰他,李白带着阿九溜了出去,打算在长安城里逛一逛。
闲逛中,两人说起了头一天在盗贼家里看到的那幅画。李白一下子来了精神,拉着阿九说:“走,我带你去认识认识大画家吴道子!”
“吴道子是谁?”阿九问。
“你连吴道子都不知道?他可是咱们大唐顶尖的大画家啊!这长安城里,不知有多少寺庙的壁画都是出自他的手笔。”李白道。
“那他住在哪个坊啊?远不远呢?我们要不要乘马车去呀?”
“哈哈,他肯定不在家,这时候应该在寺庙里画画呢!咱们去大兴善寺找他。”

“吴生画兴善寺中门内神圆光时,长安市肆老幼士庶竞至,观者如堵。其圆光立笔挥扫,势若风旋,人皆谓之神助。”(《唐朝名画录》)

一到大兴善寺,阿九果然看到许多长安百姓簇拥在中门前。李白和阿九使劲挤进人群,只见一个人头发零乱,仙风道骨,正在中门上画一个佛像。佛像完成后,那人手持画笔,和佛像对视良久,若有所思,忽然大笔一挥,眨眼间,那佛像的身后就多了一道金光闪闪的背光,佛像刹那变得神采奕奕。寂静的人群里瞬间爆发出喝彩声,人人都说这简直如有神助。
“啊——”阿九也发出了一声长长的赞叹。

“他就是吴道子!”李白得意地笑了。
人群一散,李白带着阿九去了吴道子在寺庙的住处。李太白和吴道子一边烹茶,一边热烈地聊起了绘画和诗歌,把阿九晾在了一边。
但阿九的耳朵竖着呢,她听见吴道子说:“我大唐的绘画,当然有盛世的气度——构图气象恢宏,色彩丽质华美,节奏韵致非凡……既有法度、守规矩,又张扬个性、崇尚自由。那么如何来实现呢?当然要靠笔法了,只有线条出神入化,才能画出我刚才所说的那种境界:眼睛里看到的是线条,感受到的却是一种磅礴的气象。”
李白一边听一边点头,说:“对,这线条就好比我锤炼过的诗句,看到的只是一字一句,感受到的却是通篇不可分割的诗意!”
越来越听不懂了,哼!阿九心想。她站起身来大声问道:“这位阿翁刚才说线条如何如何重要,那李思训将军的画中怎么就没有那么多线条呢?”
阿九的问题切中要害,吴道子来了兴致。他先是哈哈大笑,继而说:“李将军是吴某前辈,他的画也有盛唐气度,不过,他凭借的是墨色,我用的是线条;他画得慢,我画得快;他精心雕琢,我随心所欲;他爱在绢上画,我爱在墙上画。我们的画虽然看上去不同,但都表达盛唐气象。你看,我喜欢画人物的衣褶,衣褶里就有盛唐气象;李将军喜欢画石头,石头里就有盛唐气象。”

明皇曰:“李思训数月之功,吴道子一日之迹,皆极其妙也。”(《唐朝名画录》)

李白也跟着说:“圣人曾说过一句话,‘李思训数月之功,吴道子一日之迹,皆极其妙也’ 。就是这个意思。”
“李思训喜欢画石头?”阿九想起了昨天她看到的那块蓝色的石头,默默把这个疑问记在了心里。
离开大兴善寺,李白和阿九回了家。张九龄和卢嘉佑正要进宫面圣,报告查案未果的消息,阿九想再去盗贼死亡的现场勘察,就央求跟着一起去。张九龄虽然因为案子的事情心乱如麻,但拗不过最疼爱的孙女,就勉强答应了。
一进宫,张九龄、卢嘉佑向着宣政殿走去,孟浩然、李白和阿九则直奔此前关押嫌疑犯的偏院。
此时偏院已经空了,原来被关押的几个人已经解除嫌疑被放回,只有两个千牛卫留在这里看门。孟浩然在院子内外走了走,没有发现新的线索。不过,有一个千牛卫很喜欢活泼可爱的阿九,就把她叫住,蹲下身子问:“小娘子,你几岁啦?”
“将军,我十岁!”阿九边说边行了个礼。
一听到“将军”,这千牛卫笑了:“哈哈,我可不是将军。”
“那你在这里做什么?谁陪你玩呢?”
“我在这里守门,没人陪我玩,简直太无聊啦,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那你不想家吗?”
“想啊,我也有个女儿,和你一样大!”那千牛卫目光一闪,似有触动,忽然想起了什么,从铠甲里掏出一个东西,递到阿九面前,“对了,我今天刚好捡了一个香囊,你看看喜欢吗?”
千牛卫递过来一个银制香囊,很精巧,阿九一看就很喜欢,于是点了点头。
“喜欢就送给你,就当送给我女儿啦。”那千牛卫笑道。
阿九却不好意思接受。她抬头看了看李白和孟浩然,两位大诗人都笑着点点头,阿九就欢欢喜喜地收下了。
暮色渐渐上来了,阿九抬头看见晚霞染红了不远处大明宫含元殿的飞檐金顶,恢宏壮丽,想起了“龙衔宝盖承朝日,凤吐流苏带晚霞”。但从这霞光里,走来了神情沮丧的张九龄和卢嘉佑,两人垂头丧气,看来是被皇帝斥责了。大家都没有心情欣赏这“大明夕照”的美景,沉默地回家了。
这天晚上,阿九不敢打扰阿翁,只好去找李白玩。
李白正一边饮酒一边赏月。看着十几天前的圆月现在缺了一半,阿九感慨道:“还是圆圆的月亮好看,像……像玉盘!”

这句诗后来成为《古朗月行》中的第一句。

李白笑道:“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也以为那是玉盘呢,哈哈!被你这么一说,我又诗兴大发了,‘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
阿九坐在庭院的台阶上,看着月下的花草摇影,沉浸在月色的诗意里:“太白,你这句诗里有白玉盘,能不能把瑶台镜、桂花树、捣药兔都写进去?我最喜欢那只捣药的玉兔啦。”
李白饮了一口酒,笑道:“嗯,我想想能不能都写进去。不过,阿九,写诗不只是为了好玩,或者把自己喜欢的东西写进去,还可以借物抒情,甚至借物言志。在诗歌里,月亮就不仅仅是月亮,还是一种寄托。不过你现在可能还不懂,长大就懂啦。”
阿九懵懵懂懂地点点头,马上又开心起来,说:“太白,做诗人简直太棒了。我也想学写诗,你教我吧!”
李白又饮了一大口:“好,等破了这个案子,我手把手教你!”
“一言为定!”阿九大声说。
李白醉眼蒙眬地说:“眼前就有现成的景色,你就以月亮为题目,写一首五言绝句,怎么样?我那首《静夜思》就是五言绝句,当年我抬头看见月亮,低头看见‘白霜’,勾起了思乡之情,一下子就写了出来……”
没等李白说完,阿九似乎忽然想到了什么,拉着李白跑到了屋子里。
“阿九,你干吗呀?”
“快!太白,快把窗户打开!”
李白一脸疑惑,打开了窗户。白花花的月光照进屋子,倾泻在地上,宛如白霜。阿九凝视着“白霜”,心想:举头望明月,低头……低头?难道神宝是被埋在地下,埋在月光照出“白霜”的位置?
“对!一定是这样的!”阿九大声说。
她一下子跳了起来,冲到张九龄的房间:“阿翁,阿翁!我知道神宝藏在哪里啦!”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