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这才是春秋:野蛮人的追求

原来这才是春秋:野蛮人的追求
寿梦上路了,带着六岁多的小儿子季札。
寿梦的夫人一共为他生了四个儿子,大儿子诸樊、二儿子馀祭、三儿子馀昧,四儿子季札。四个儿子中,寿梦最喜欢的就是季札。所以这次出去见世面,就带着小儿子去了。
先去哪里?寿梦决定溯江而上,为什么这样呢?因为顺着江水常常有些看上去很文明的东西漂下来。溯什么江?长江。
溯江而上的结果就是寿梦来到了楚国,这时候楚国恰好是楚共王时期,楚国在与晋国的角逐中占据上风,楚共王正以华夏正统自居的时候。
吴王寿梦到了楚国首都郢,请求会见楚王。
楚共王的眼睛瞄着北方,对于这个来自东面的蛮夷国家完全没有兴趣。
“吴国?吴国是什么国?蛮夷小国,靠边凉快去。”楚共王拒绝接见吴王寿梦,他觉得跟蛮夷为伍是非常耻辱的事情。
吴王寿梦兴冲冲而来,却吃了个闭门羹,灰溜溜而去,自尊心大受打击。
“噫,狗皮倒灶(吴方言:吝啬,小气。)瞧不起我?老子还瞧不起你呢。”吴王寿梦大骂起来,好在楚国人听不懂。
离开楚国,吴王寿梦决定向北走。于是,一行来到了洛邑。在这里,受到的接待又不一样。
“哎呦,伯父来了,快请快请。”这一年,恰好是周简王元年。周简王想不到自己刚上任,吴国国君就来朝拜。虽然是个几百年没打交道的亲戚,可是越是这样的亲戚就越难得啊。
吴王寿梦很高兴,看见没有,周王都要叫我伯父。他不知道,周王看见哪个诸侯都是伯父伯舅这么叫着。说起来,吴王倒是最正宗的伯父了。
周简王非常热烈地接见了吴王,说起来,同宗同源,分外亲热。双方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了交谈,为什么不是广泛的交谈呢?因为双方确实没有多少共同关心的问题,而且交流上有障碍。想想看,一洛阳人和一无锡人交流起来有多么的费劲?
不管怎么说,吴王寿梦在周朝王室受到了热情的接待。
“大侄子,一刮两响,爽快,不像楚国那些人狗皮倒灶。”吴王寿梦夸奖周简王,周简王转转眼珠子,没听懂,不过还是客气地点点头,寿梦不管那些,接着说:“我有一个梦想,我知道我们家跟你们家原来是兄弟,你们这里有很多好东西,还有周礼。所以,我想来看看,有用的话,也学学。”
这一回,周简王听懂了。
按理说,这年头有人愿意来学周礼,周简王应该非常高兴。事实上他也确实有些高兴。不过呢,他不想答应吴王寿梦的请求,原因很简单:这里都是天子之礼,给这蛮夷国家学去了,到处乱用,岂不是要闹出笑话来?
再者说了,教给他们天子之礼,不就等于承认他们也是王了?
所以,周简王说了:“伯父,说来惭愧,自从我们从西边搬过来之后,周礼就不全了。伯父要看,我们当然很高兴,可是怕伯父看不全。这样好吧,周礼最全的都在鲁国,伯父不如再走几步,去鲁国看看。”
周简王把吴王寿梦推到鲁国去了。
吴王寿梦以为周简王是好心好意,也没多想。第二天,吴王寿梦前往鲁国去了。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