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这才是春秋:舆论导向问题

原来这才是春秋:舆论导向问题
外交无小事。
因为一句话,或者因为一餐饭,或者因为一棵树,都有可能引发国际战争,都有可能导致国家的灭亡。
所以,外交无小事。
子产建立了郑国的外交团队,他们是游吉、子羽、冯简子和裨灶。
游吉风度翩翩,对人彬彬有礼,因此人见人爱,走到哪里都受欢迎。子羽又叫公孙挥,按照郑国当时的情况,他应该是郑穆公的孙子,似乎是士子孔的儿子,也就是子产的堂兄弟。子羽是个全球通,对于各国的情况都很清楚,各国的世族大家以及当政者的深浅长短了如指掌,并且,子羽很擅长外交辞令;冯简子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能够在不同方案中迅速确定最佳的一个;裨灶有谋略,不过很奇怪,他如果在野外出谋划策就很灵,如果在城里就不灵。
每次郑国有外交事务的时候,子产就会让子羽来介绍将要打交道的诸侯国的情况,并且草拟外交函件;然后跟裨灶前往郊区,具体探讨事情应该怎样去做;探讨之后,请冯简子来作决断;最后,一切确定,再派游吉去执行。
因为所有环节都很严谨,郑国在外交事务中受到广泛赞扬,与各国之间都建立了友好关系。
国内的改革初见成效,国际事务也都理顺。
这一天,然明来找子产。
“什么事?”子产问他,然明最近也提了不少合理化建议。
“叔啊,我听说郑国人现在喜欢聚集在乡校,议论您的新政,好像说好话的不多,舆论导向不对啊,不符合主旋律啊。”然明说。
“是吗?”子产不经意地说,这他都听说了。
“把乡校给关闭了,怎么样?”
“为什么?大家喜欢去乡校,议论我的新政有什么对错。大家支持的,我就坚持,大家反对的,我就改进。这有什么问题?大家实际上在帮我啊。为什么要关闭掉呢?我听说应该择善而行以减少怨恨,没有听说过利用权势来压制怨恨。如果使用压制的办法,也可以让人们闭嘴,但是这种做法就像防水决口一样。如果河水决了大口子,必然造成很大的伤害,到那时候就无法挽回了。还不如开个小口子,让水一点点流出来。我们不妨把听到的批评当作治病的良药来看待。”子产断然拒绝了,《左传》原文是这样的: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岂不遽止?譬之若防川也: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能救也;不如小决之使导,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然明听完,禁不住肃然起敬。
“叔啊,到今天我才明白,您确实是值得追随的。如果照这样去做,郑国真的大有希望,而不是小有希望啊。”然明说得有些激动起来,他打心眼里佩服子产。
“以是观之,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孔子因为这件事而赞扬子产,由此也可以看出来,孔子也是个支持言论自由者。
这一段,在历史上是著名的“子产不毁乡校”,历朝历代受到歌颂。可是,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是叶公好龙,没有几个人真正学习子产的心胸。
子产,中国历史上言*论=自+由的先驱。
当舆论不符合主旋律的时候,是舆论的问题呢,还是主旋律的问题呢?子产给了正确答案。如果主旋律是正确的,又何必担心舆论呢?如果主旋律是错误的,压制舆论也不能让主旋律变得正确。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