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这才是春秋:主帅无能

原来这才是春秋:主帅无能
联合国军队亂亂哄哄进了秦国国境,果然如晋悼公预料的那样,荀偃和士匄根本约束不住各国部队。两人经常找各国领军来谈话,不过谈的不是这场战争,而是今后怎样联手赚钱。
大军所到,秦国人无法抵挡,沿途秦国城池要么空无一人,要么当即投降。兵不血刃,联合国军已经挺进到了泾水。越过泾水,到秦国国都雍城将再也没有大河的阻隔。而泾水与雍城的直线距离不到两百里。
泾水是渭河的一条支流,因水流清澈见底而著称,因此有两个成语叫作泾清渭浊和泾渭分明,就是指泾水干净而渭水浑浊。
到了泾水东岸,大军暂时驻扎。
“咱们是继续前进,还是就在这里打住?”荀偃和士匄开始商量,这俩人就没有单犭虫带兵打过仗,心里直打鼓。从这个层面来说,这俩人当初的谦让,也有一定对自己的能力没底的成分。
“要不,咱们看看大家的反应再说?”
“也好,要是大家都不肯渡河,咱们就有王里由收兵了。”
“是啊,打这仗干什么,又没得赚。”
两人腐贝攵分子商量好之后,召集六卿及盟军领军们开会。
“各位辛苦了,此次讨伐秦国,我们在主公的战略思想指导下,在盟军的大力支持下,节节胜利,顺利推进到了泾水。眼下,三军士气高昂,而对面就是秦国的腹心地带。那么,到了这个时候,我想听听各位的意见,下一步咱们应该怎么办?”荀偃发言,章法不是太清晰,不过基本上也说明白了。
大家都不是傻瓜,都是江湖上摸爬滚打出来的,谁听不明白荀偃话里的话?此次西征,晋国是领导,晋国想打就打,想撤就撤,有什么好商量?而且,现在已经到了这里,要么渡河,要么撤军,没有第三种选择,有什么好商量?既然荀偃这样说,毫无疑问,他想撤军了,可是不好意思自己说,想要借大家的口说出来,这样回去好有交待。
“我们听元帅的,元帅让我们向西,我们就向西;元帅让我们向东,我们就向东。”盟军一致这样表示,谁也不傻,所以,谁也不提意见。
荀偃有点傻眼,他也知道盟军没有人愿意渡河,因为这仗跟他们没有鸟关系。可是他没想到,大家明明不想打,却都不肯说。
魏绛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可是忍住了。他知道,凭借绝对亻尤势的人马和气势,只要下了决心,这就是灭掉秦国或者至少让秦国大伤元气的绝佳机会,这时候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呢?那么他为什么不说?他知道荀偃和士匄都不是气量很大的人,得罪他们不是一件明智的事忄青。他也知道,就靠这两个人指挥,就算渡过了泾水,后面还不知道出什么妖蛾子呢。所以,他微微叹了一口气,没有说话。
魏绛忍住了,可是有一个人忍不住了,谁?栾黡。
栾黡是个急忄生子,他一向就瞧不起荀偃和士匄这样不爽快的人,他连荀罂都敢顶撞,当然就更不怕荀偃了。
“元帅,你的意思,就是撤军是不是?”栾黡一点面子不给,直接把荀偃和士匄的小算盘给拖出来了。
“这这这,不是啊。”荀偃闹了个大红脸,连忙否认。
“既然不是,有什么好商量的,立即渡河就是了。”
“这,这,啊,各位,栾元帅建议渡河,大家还有什么更好的想法没有?”荀偃还不太甘心,还希望有人提出反面意见来。
有人会提意见吗?谁也不比谁傻多少。
看见大家都不发言,荀偃万般无奈,下了一个谁也没听明白的命令:“好,明天渡河。”
会开完了,大家都走了。
栾黡气哼哼地出来,没走几步,被人拉住了。回头一看,正要发火,一看是士匄,忍住了。为什么忍住了?不是因为士匄比自己级别高。
“女婿,你倒是给元帅一个面子啊。”士匄说。
原来,士匄是栾黡的老丈人。
“哼。”栾黡哼了一声,也没搭王里老丈人,走了。
栾黡早就知道,士匄跟荀偃是一路货。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