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逝

伤逝 刘秀走了,刘庄接过了权力的交接棒,刚刚三十岁的他终于“而立”了。为了打造自己的“光明”时代,刘庄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改年号为永平,意思不言而喻:永远平安
风调雨顺,天下太平,一个刚上任的皇帝有这样的治国思想,可以肯定地说,他一定是个明君。事实证明,刘庄为了打造“明”字号招牌,果然下足了本钱,经受住了考验
前面已经说过,当年在战乱中被“逼婚”的刘秀,对郭圣通或多或少有一定的感情,再加上“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先决条件(郭圣通跟随刘秀在战场上,而此时的阴丽华隐居在老家),郭圣通肚子也很争气,除了为刘秀生下长子刘彊外,还有刘复、刘康、刘延、刘焉,一共五个儿子。当然,阴丽华也不是省油的灯,随后进行了“奋起直追”,公元28年,就在刘秀征讨彭宠的战役中间,阴丽华在中军帐里,生下了她和刘秀的第一个孩子:汉明帝刘庄。随后阴丽华再接再厉,连生下四个儿子:刘苍、刘荆、刘衡、刘京
应该说刘秀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感情专一的皇帝。俗话说“天子娶九女,诸侯纳三妇”,别人当皇帝,三宫六院七十二妃,风流帐里故事多。但刘秀却摇了摇头,说就是郭圣通和阴丽华两个都应付不过来,更别说其他的了。因此,为了尽可能地减少后宫人数,刘秀更改了西汉以来的宫廷制度,把多达十五级的后宫姬妾制度缩减为五级,除了“皇后”郭圣通和“贵人”阴丽华,其他的就是“美人”、“宫人”、“采女”。由于他对后宫的莺莺燕燕没有兴趣,所以后头这三级连俸禄他都没给安排,不但姬妾的人数少,而且她们的寝宫,他也很少光顾。因此,在皇后之争中,如果按儿子数量来PK,郭圣通和阴丽华是5比5平,难分伯仲。两人共生了十个儿子,其中只有许美人凑巧地为他生下了儿子刘英,被封为楚王。这是刘秀唯一一个并非由郭圣通和阴丽华生育的孩子。而且,楚王所得的封国,也是十一个皇子中最差劲儿的
刘秀共有十一个儿子,五个女儿,刘庄在十一子排行第四。按照古代立长的原则,皇位按理说怎么轮也不轮刘庄,而且还是处在天下太平的时期,这种可能性就更加小了。然而,事情往往会有出人意料的时候,偏偏在刘庄身上出现了奇迹。原因是刘庄拥有天时、地利、人和
天时:生在皇宫
地利:长在皇宫
人和:刘庄拥有一个好母亲——阴丽华
都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应该说身为刘秀的儿子都拥有天时和地利这两个先觉条件。然而,刘庄比他们多拥有一项,那就是人和。刘秀在后宫最宠爱就是他的母亲阴丽华。虽然因为主动谦让,刘秀最开始是立阴丽华的情敌郭圣通为皇后的,但郭圣通很快就变成了“废后”。后发制人的阴丽华最终后来居上踩在郭圣通的身上成了新的皇后
从废后这件事上,刘秀已经向天下人发布了这样一个信息——太子刘彊之位岌岌可危。而刘彊也不傻,皇后被废后,他整天茶不思饭不想,想的却是这样一个问题,刘秀的“屠龙刀”什么时候会落在他的头上来。但无论如何,他和母亲郭圣通一样,注定是失败者。他一生永远只能为王,而不能为“皇”了。虽然曾经贵为太子,离“皇”那么近,但回过头来发现,原来是:看我这一生峰回路转,为谁辛苦为谁忙
他接下来只有做好一件事——如何保住自己的头颅才对
所以,居安思危的刘彊选择“很灵活”地以身有恙为由向刘秀递交辞职报告。刘秀本来正为如何处理太子而犯难,刘彊的主动交权,显然除去了这个块心病。而事实证明,刘彊虽然看似放弃了所得的一切,然而,他的收获却也不小——后半辈子的平安
虽然那是个多变的封建社会,但至少刘秀在,还是没有谁敢动刘彊的。因此,明明知道下岗是迟早的事,主动让贤却是一着以退为进的妙棋。果然,刘秀此后对刘彊一直怀有愧疚。特别是其母郭圣通郁郁寡欢而死后,他总是想尽一切办法来弥补刘彊。也正是因为这样,刘秀在临终前最后一次大手笔——泰山封禅时,太子刘庄没有带,却唯独带上了刘彊。祭祀时,刘秀是主祭,刘彊是副祭,弄得当时的朝中文武大臣一度认为这又是要变天的危险信号
然而,当他们看一个人脸色时,他们悬着的心才放下,这天下是变不了的,早木已成舟,尘埃落定了。这个人是谁,有这么大的能耐吗?这个人便是梁松。至于梁松是何许人也,大家别急,后面马上就会讲到这个人的来龙去脉
事实上,即便是这样,在刘彊的心里,他的心早已死了,他心里明白,其实刘秀之所以这样“厚爱”他,无非是为了弥补心中的过失
的确,刘秀后来几乎厚待了刘彊母子及所有的嫡系亲属
首先,厚待郭圣通亲人。郭圣通被废后,他的哥哥郭况却开始飞黄腾达了,刘秀给了他一顶大大的乌纱帽——大鸿胪,还给了他数不胜数的金帛。郭况一下子官财双收,朝廷上下惊羡之余,便戏谑他即便死后的“棺材”一定是——“金穴”。刘秀给郭圣通的堂兄郭竟的乌纱帽是——新郪侯和东海相,具体职务是东海王刘彊的辅臣。刘秀给郭竟之弟郭匡的乌纱帽是——发干侯和太中大夫。刘秀给郭圣通的叔父郭梁的女婿陈茂乌纱帽为——南峦侯
其次,厚待郭圣通的父母。建武二十六年(公元50年),郭圣通之母去世。刘秀给岳母举行了最隆重的葬礼。他亲临丧事并为其送葬,朝中文武百官随行参加追悼大会,场面之大,规模之高,都是空前的。与此同时,刘秀还不忘早已逝世多年的老丈人——郭圣通之父郭昌,在安葬岳母的同时,他派人将他岳父的棺柩从真定迎至洛阳,与岳母进行了合葬。并且追谥郭昌为思侯
再次,厚待郭圣通的儿子。建武二十八年(公元52年)正月,刘秀下诏,改封鲁王刘兴为北海王,将鲁国并入东海国。对于前太子、东海王刘彊,刘秀厚加封赏,特加优待,加大封国,食邑二十九县,并赐予虎贲武士、骑兵仪仗,以木架钟磬设礼乐,同帝王相仿。由于刘彊的先例,东汉一朝废太子全部善终,这在中国历史是绝无仅有的。刘秀老年去封禅也带上了这个“废太子”刘彊,想必,刘秀内心也是不好受的
最后,厚待郭圣通本人。我们都知道,郭圣通被废黜后,刘秀还给她头上留了一顶遮羞光环——中山国太后。享受“非冷宫”的自由生活——和中山王刘辅一起生活。然而,不久,郁郁寡欢的郭圣通死了。刘秀把她安葬在洛阳城北著名的风水墓地——邙山。当时有民谣:“生在苏杭,葬在北邙。”只有皇后、贵人级别的嫔妃才有资格埋葬在这里。郭圣通作为一个废后能葬到这里,刘秀对她也算是仁至义尽了
然而,即便如此,刘秀还是觉得对不起郭圣通。于是乎,在郭圣通死后,刘秀还将淯阳公主刘礼刘许配给了郭况的儿子郭璜
“一步行来错,回头已百年,古今风雨鉴,多少泣黄泉。”在宫廷之争中原本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对与错,如果真正有错的话,那就是刘秀“错爱”了阴丽华。因为爱字前加了个错字,所以,刘秀的晚年也徒显凄凉,对郭圣通一家一直到死都在还债中。或许他只是希望,他死后,刘庄和刘彊他们不要“相煎”
事实上,刘庄不但继承了刘秀的皇位,而且也继承了刘秀的仁义和德厚。刘庄上任后,刘庄尊父为“世祖”,谥号“光武皇帝”,而“光武皇后”这一无上谥号没有留给他的母亲阴丽华,而是直接给了郭圣通,单从这一点儿来看,还是大有仁厚之风的
刘庄一视同仁,视郭圣通为母,视郭况为舅舅,将他和他的两个亲舅舅三人一起任命为特进。总而言之,在刘庄眼里,阴家和郭家就是一家人。从这一点来看,刘庄和刘秀一样,礼待阴、郭两家,算是把“一碗水端平”了。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