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杨广推向火坑

将杨广推向火坑 李密现在很是春风得意
不仅刚刚打败隋军,获取了隋军的大批军事物资,同时又据有洛阳周围的几个大粮仓,粮饷充足,而且正在计划第三次进攻洛阳。其实力不知要超过李渊多少倍
对于李渊来讲,李密既可以作为一个援手,同时也是威胁。虽然现在李密正在全力对付洛阳周围的隋军,但是他时常也有西入长安,夺取全国最高政权的欲望。因为李密深深地懂得,打下洛阳只是成就霸业,而拿下长安才能成就帝王之业
现在李渊带着兵马,直奔长安而去,李密的心里哪能没有想法?所以,李渊要想顺利地进入长安,除了应对隋军之外,必须要顾忌到身后的李密。但是眼下,对付隋军都没有必胜的把握,如果再和李密闹翻,李渊恐怕就彻底地坠入深渊里了。所以李渊决定主动向李密示好,联合李密
这样做,一来可以稳住李密,让他全力对付洛阳的隋军;二来可以给自己壮大声势,让代王杨侑知道,自己的身后有“亲友团”支持,毕竟都姓“李”,五百年前是一家嘛。于是李渊致书李密,要求联合
李密看完李渊的书信后,在第一时间内脑子里闪现出一个很幼稚的想法:做盟主
促使李密产生这么幼稚的想法,一方面是因为,李渊的书信内容相信一定是很“装孙子”的,令李密有些飘飘然;另一方面李密现在的实力确实很强大,但正是由于强大让他产生了自我膨胀的心理,所以在看到李渊“装孙子”的信后,真的以为自己可以王行天下
做事可以高调,但做人一定要低调
李密让祖彦君给李渊回了一封信,这个祖彦君就是那篇著名的《讨杨广檄》的作者
李密在信中称李渊是兄长,但实际上是摆出了一副十足的大哥派头。其实他是在试探李渊的态度,如果你肯认我做盟主,我就和你联合。不然的话,小心我灭了你!信的大致内容是
“咱们虽然不是同一个源流,但是既然都姓‘李’,无论如何都能攀上些亲戚关系,我这个人有幸让四海的英雄,推为盟主,真是很惭愧啊!希望和渊兄同心协力,共同做一些诸如当年在咸阳捉拿子婴,在牧野打败商纣王这样的大事业,你说好不好啊?
谁推你做盟主了啊?简直是自作多情!李渊即使同意你做盟主,那刘武周、窦建德、杜伏威那些猛人会不会同意呢?而且对李渊这个可怕的对手,应该早日除掉而后快,你还主动跟人家攀亲戚
看来,人到了某种程度上,有时真的是不好摆正自己的位置啊
难道这就是人性的弱点吗?我希望每个人真的能够尽量地克服人性的弱点,它往往阻碍我们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但是,想要做到这一点,真的很难
李渊看完李密的回信后,不禁大笑起来。这个李密,简直狂妄自大,以后有他为自己狂妄自大埋单的时候。后来,李密不仅没做成盟主,反而成为了李渊的下属
有时候,看起来确实很玩笑,但玩笑的背后,其结果是必然的
但是眼下李渊明白,李密是不能得罪的,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能和李密一较高低,还得指望李密当“炮灰”呢。于是李渊让随军秘书温大雅给李密又回了一封信
顺便说一句温大雅,著名的《大唐创业起居注》,就是他的手笔
李密和李渊两个人,手底下都拥有超级写手
李渊在信中一方面吹捧李密,称他是当今的救世主;一方面说自己年老力衰,准备在太原安度晚年,而隐蔽了自己进军关中的意图
就是这样一封虚情假意的信,李密看后却大喜过望。自此以后,他专心地对付洛阳周围的隋军,甘当李渊的“炮灰”。李渊成功地钓到了李密这条大鱼
看来李密最多算是个雄主,不是成就帝业的材料。我相信,换了他去打长安,即使打下来,也不会待得太久
李渊再一次赢得了外交上的胜利,相信身后有了李密这个“亲友团”的支持,前边的宋老生和屈突通,一定不敢轻举妄动
你不动,那我先动。但是,就在这时,忽然传来了突厥人和刘武周乘虚袭击晋阳的消息
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啊
撤,还是不撤
突厥人和刘武周乘虚袭击晋阳。这个消息,究竟是实情,还是谣言,所有的人都不知道
但是大家都明白,突厥是个野蛮的民族,不怎么讲信义,趁着李渊进兵长安,从后边拍上一块黑砖,还是有可能的,当初李渊低声下气地联合突厥,就是为了防止突厥人乘虚而入
难道,突厥人这么快就变卦了?李渊的心情一下子沉入了谷底。是继续西进,还是回救太原?这是个问题。李渊只好召集诸将,商议对策
“诸位,近传突厥人和刘武周乘虚袭击晋阳,大家认为这个消息可靠吗?”李渊的声音有些低沉
“突厥人野蛮至极,从来都是唯利是图,这一次袭击晋阳的消息,我看很有可能!”说话的人是裴寂
李渊面沉如水,他知道如果按照裴寂的逻辑,长安恐怕是去不成了。但是接下来裴寂所说的话,更令李渊感到了一丝绝望
“宋老生和屈突通据守险要,要打败他们不是很容易,李密虽然同意和咱们联合,但是这个人野心难测,这些对咱们都不利啊。突厥人言而无信,刘武周又和他们狼狈为奸,太原是咱们的根据地,咱们手下将士的家属都在那里,我认为应该回救太原,至于进军长安嘛,以后还会有机会。
如果抛开裴寂的身份和当时的时局,裴寂的话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但是他忽略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这个传言是真是假还不确定,既然不确定,你作为首席谋臣,就轻易地忽悠撤兵,往好了说你是胆小怕事,说得严重了,那就是涣散军心;第二个问题,即使这个传言是真的,也不一定就只有回救太原这一个办法,如果这时候真的撤军,宋老生和屈突通主动进攻怎么办?到时李密再来个痛打落水狗,我相信李渊到不了太原,就会彻底地玩完
所以接下来就有人开始反对裴寂,反对的人是李世民
“此言差矣!请问裴大人,突厥人真要是想进攻太原,为什么不就近攻取离他最近的马邑,而舍近求远深入腹地攻取晋阳?
“这个……”裴寂一时语塞
“我认为,刘武周和突厥人表面联合,但实际上他们是互相猜忌,就好像我们和突厥联合一样,双方是出自真心的吗?”李世民的话掷地有声
“而且,现在朝廷已经派兵拦截我们,如果就此撤回太原,必然会涣散军心,弄不好会出现军队哗变的情况,那我们之前所做的一切,都将前功尽弃!
“是啊,二弟说得有理。现在我们四周的敌人都很强大,如果撤军,到时腹背受敌可怎么办啊?”李建成补充说
“请父亲放心,等雨停了,若不杀了宋老生和屈突通,孩儿愿以死谢罪!
“我和二弟同愿以死谢罪!
这就是年轻人,他们朝气蓬勃。一位伟人曾经对年轻人说过,世界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但终将是你们的!千古不变的真理
李渊看着两个宝贝儿子信誓旦旦的样子,心中不禁一阵激动。他知道,此刻自己绝不能后退一步。都说退一步海阔天空,但在特定的环境下,后退就是死亡,前进才会有希望
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我不是不听你的,不按你说的去做,我能力不够啊。
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能力不够,中途会做不下去,而你还没做只是嘴上说啊。
至言哉
决不后退,继续前进。我意已决,今后凡有言后退者,定斩不饶!此时的李渊就像古罗马的角斗士一样,面对眼前凶猛的野兽,他已做好决战的准备。战则胜,不胜则死
但是对于突厥人袭击晋阳的消息,无论其是真是假,还是要认真对待。李渊决定让刘文静再次出使突厥,想方设法地稳住突厥人,哪怕献上无数的金银财宝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