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鼓作气_1

一鼓作气 刘永死了,但他并没有因此灭亡,相反他的部将还在。接过他的大旗的是一个叫张步的人
话说前面刘永两次从睢阳撤出,其实都是因为有张步在做后盾,虽然最终梦想没有成功,但从另一个侧面也可以看出,张步的实力非同小可
事实上,张步的确大有来头,当年刘秀兄弟起义时,张步在山东响应。而刘永当了皇帝后,发现张步是个人才,于是封他为辅汉大将军,管着青州和徐州这两个分量很重的州。权高势大。按理说张步应该很满足了。然而,事实证明,张步是个风吹两边倒的墙头草
很快,刘永就被刘秀打得举步维艰。在这个关键时刻,张步赶紧弃暗投明,向刘秀抛去了爱的橄榄枝,刘秀是个大肚能容天下人的人,于是乎,来者不拒,封他为东莱太守。按理说,刘秀对他已经算是可以了,然而,张步却并不满意。因为他在刘永那边是大将军,到了刘秀这边却是一个小小的太守,明显降了等级。正当他懊恼自己这步棋走错了的时候,刘永的橄榄枝又伸过来了,“你到我这里来吧,我封你为大王。
接下来的对白应该是
“此话当真?
“千真万确。
“君子一言。
“驷马难追。”…
于是乎,张步又重新回到了刘永身边,然而,他这个齐王还没当上几天,刘永就死了
刘永的部下拥立他的儿子为梁王,大有誓将梁王之位传到底之气概。然而,树倒猢狲散,到了这个时候,很显然,如果没有一个特别出色的人物出来扶植,刘永的儿子注定是扶不起的“阿斗”了
大家都想到了张步,请他出来主持工作。张步也不推托,叫我来主持工作,行,但有一个条件,那就是必须马上把刘永的儿子加封为皇帝。并且美其名曰:这样可以聚集更多的人气
当然,他真实的目的是,立了刘永的儿子为皇帝后,他便可以自任为定汉公了,官更大,权更大,拥有几乎一切的生杀权
但是张步的“谬论”大家都不同意,眼看连命都难以保住了,还谈什么称帝的事。没辙了,步步惊心的张步只能做他的“齐王”
但是刘秀却不能放任张步壮大自己的势力而不管,于是乎,派出耿弇来征讨张步
耿弇与张步,谁更胜一筹呢?当然是“军师”耿弇了。征讨张步之前,耿弇绰号还是愣头青(才二十出头嘛),这战之后,便被人尊称为“军师”。那么,军师究竟是怎么炼成的呢
答案很简单,自然是在战场上炼成的
耿弇在剿灭张步的过程中用了两个经典的战术
一是“围城打援”。“围城打援”在现代解放军的战术术语中称为“围点打援”,指以部分兵力包围敌城市或据点,诱敌增援,集中火力歼敌于增援的路上,在野外无堡垒的空旷环境里最大限度地消灭敌人
耿弇率大军来到山东后,张步派出大将军费邑,镇守在历下(今山东省济南市)。他的弟弟张宏和张蓝镇守在巨里(今济南市章丘)。历下是张步的主力部队所在,兵多将广。巨里守军虽然少,但城墙很坚固,易守难攻
应该说张步布下的是“连环阵”,两座城互相照应,成犄角之势
打历下还是打巨里呢?耿弇想也不想,直指巨里说,这城里兵少,容易打些。接下来他又是砍树又是做楼梯,大有马上攻城的架势
消息传到张步的大将军费邑耳朵里,他想,不能让你真拿下巨里啊,于是,他带了三万人马从历下来救巨里
耿弇这边一听敌人来了援军,吓得都想拔腿就跑,但被耿弇叫住了,你们尽管攻城,敌人的援军很快就会败退的
原来,耿弇攻城是假,他早就在援军的必经之路设下了埋伏,结果可想而知,中了埋伏的费邑被打得大败,溃逃中,耿弇眼疾手快,一刀把费邑的人头砍下来了
而在巨里的张宏和张蓝一看大将军都死了,这城还有什么好守的,逃命要紧啊,于是乎赶紧脚底抹油,闪了
耿弇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了张步精心布下的局。应该说耿弇这招围城打援有点声东击西的味道,充分展示了他不凡的军师才能
接下来和张步的正面交锋更是把耿弇的军事才能展露得淋漓尽致
因为他接下来使出的还是声东西击的战术,都说吃一堑长一智,那么,为什么耿弇能用同样的战术连续在一个对手身上获胜呢?这才充分体现耿弇的高明
闲话少说,话说耿弇破了张步的连环局后,张步赶紧又布了连环局,在临淄(今淄博淄齐都镇)和西安(今淄博桓台)布下重兵防守,也是互为犄角之势
张步的安排如下:守西安的是张宏,西安城小,易攻难守,因此安排防守的兵力多些。守临淄的是张蓝,临淄城墙坚固,易守难攻,因此安排防守的兵力少些
面对张步的选择题,耿弇同样没有丝毫犹豫,大手一挥,进攻西安。西安虽然城小,但守军多,攻打起来困难些。很多人就纳闷了,何不先拿下兵力少的大城临淄再打西安,岂不事半功倍
但耿弇却笑而不答
张宏原本以为耿弇肯定会先攻打临淄,但听说耿弇要来攻打自己,吓得赶紧进入下一步备战阶段。事实上,耿弇的军队很快就到达了西安城下,并且扬言,等明天天一亮就攻城
然而,这天夜里,正当大家在睡梦里时,耿弇把大家叫醒,然后叫他们趴在床上的褥子上偷偷吃饭。怎么这么早就吃饭啊,那等到天亮不是又饿了么?耿弇却说,吃完饭,必须要在天亮之前赶到临淄
部下也被他弄得晕头转向了,因此,当他们连夜赶到临淄时,临淄猝不及防下,很快就成了耿弇的“囊中物”
事后众人问起缘由。耿弇说,西安城虽小,但兵多,易守难攻;临淄城虽大,但兵少,易攻难守。西安的守军眼看我们要打他们,赶紧做好防御工作,我们突然改去打临淄,他们哪里还有心思来救。如此打下了临淄,那西安也就是座孤城,便会不攻自破了。而如果强攻西安,即便攻下了西安,西安的余部也会退守到临淄去,合兵为一,临淄城的实力肯定又增大了,只怕要打下来恐怕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啊
事实果然如此,正在此时,探报说西安的敌人已弃城而逃
张步连布两道连环关都被耿弇化解后,迎来了两位主帅的正面终极大战
刘秀听说耿弇要和张步进行决战,马上派兵来支援。因为张步倾尽所有的兵力,而且号称二十万大军啊。而耿弇的兵力充其量也就数万而已
几万对二十万,那简直是以卵击石,自不量力啊!因此,部将都劝耿弇说,咱们再等等吧,等咱们的大军到了,再和他们决一死战
“皇帝是来检验我们的战利品的,怎么能把敌人搁置一旁等着皇帝来打呢?”耿弇说着就发起了总攻的命令
这注定是一场非常艰苦的阵地战,耿弇身中数箭仍然冲在最前面不退却
两军从早上一直酣战到晚上,随着暮色的加浓,张步部队的意志开始慢慢动摇了,他们仿佛看到的是无尽的黑夜及无底的黑洞,却看不到回家的路,也看不到活下去的曙光。于是,他们纷纷开始“寻路”而逃
耿弇乘机带兵一路追杀,溃逃中的张步被追得几乎走投无路了,幸亏这时,他的一位得力部将苏茂带着兵马来了,才救得张步的性命,但是此时张步所带人马已死伤十之八九。按理说,张步和苏茂接下来应该是“多谢兄弟相救之恩”“不用,不用,举手之劳嘛”这样的客套和拉近乎才对
然而,事实上却并非如此
“耿弇那是什么人物,你怎么是他的对手呢?你怎么不等我来了再打啊?你这是自寻死路啊……”苏茂也许是看到张步败成这样,大有恨铁不成钢的意思,以下犯上不说,而且越骂越觉得不过瘾
张步开始还静静地听着,渐渐地脸上爆出阵阵青筋,接着双眼喷出了火,最后,只听见“刷”地一声,张步拔出了腰中的剑,快如闪电的刺进了苏茂的胸脯
“士可杀不可辱,骂吧,骂吧,送你到阴曹地府去骂吧。”张步割下了苏茂的人头,知道这里再无立足之处,索性投奔刘秀那里去了,这当真是世事难料啊
至此,经过东西南北四条战线的征讨,刘秀把整个闹哄哄的中原群雄都剿灭了,实现了理论上的统一
为什么说是理论上呢?因为,放眼天下,刘秀虽然得到了中原所有十一个州,但却还有两个州没有得到呢。这两个州分别是凉州和益州。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