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逼宫

8、逼宫 通过阅读史料,我们都知道李显在景龙四年(710年)的六月,被以韦皇后为首的内朝后妃势力所毒杀,虽然史料关于韦皇后等人毒杀李显的过程记载不同,但没有人怀疑李显是死在韦皇后手中的,但史料上关于韦皇后为什么要毒杀李显的记载,则显的有些模糊
综合史料,大致有两种说法,一是说韦皇后已经遏制不住自己的野心,所以毒杀李显,以期待迅速总揽大权,实现女皇之梦。第二种说法就是内朝后妃势力的其他成员,其中以安乐公主为代表不断怂恿韦皇后当皇帝,而且当时又有散骑常侍马秦客精通医术、光禄少卿杨均精通烹饪,两个人深得韦皇后的宠爱,经常出入韦皇后居住的内宫。他们怕李显知道,所以合谋毒杀李显
在我看来,这两种说法虽然都有道理,但并不是最根本的原因,野心不可遏止不代表选择一定要弑君,当年武瞾的野心不可谓不小,手段不可谓不毒辣,却没有选择通过毒杀李治来实现自己的女皇梦想,而担心两个宠臣在宫中的事情怕被李显知道这个原因,则更显得有些牵强,要知道韦皇后和武三思私通,李显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更何况是两个小小的宠臣
韦皇后是个精明人,他不可能不知道弑君意味着什么,当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之前,以他的雄才大略尚且犹豫不决,更何况是韦皇后。所以韦皇后最终选择毒杀李显一定是迫不得已的一种选择,换句话说,除此之外,她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她最终下定决心,甚至要面对一系列的攻击也在所不惜的毒杀李显呢
在我看来,事实上她遇到了一种危险
接下来我就带领大家还原韦皇后毒杀李显的真实原因
前边我们说过,韦皇后在实现自己女皇之梦的道路上,首先试探性的走了两步,而在这之后,她感觉到了如果她触碰原则和底线,那么阻碍就会随之而来,那么接下来该如何应对,是摆在韦皇后面前的一道难题
直到“争亚献”事件结束之后,我始终坚持认为韦皇后在那个时候依然没有想毒杀李显的想法,接下来要走的第三步她只是想加大一些力度,但后来朝廷局势的走向完全出乎了她的意料,迫使她必须改变循序渐进的策略
据《旧唐书》记载,在李显去世的一个月前,许州司马府参军燕钦融上疏李显指出韦皇后淫乱,不断干预朝政,宗族势大;而且安乐公主夫妇、宗楚客等人图谋危害国家。李显在看到奏疏后,立即召见钦融当面质问,钦融对答如流,神态自若,毫不屈服。搞得李显最后无话可说,只得让燕钦融回去
但是宗楚客知道这件事后,却伪造圣旨派人将燕钦融捉回来,然后命人举起燕钦融狠狠的摔在了内宫门庭的石阶上,燕钦融顿时颈断身亡,而且宗楚客还在旁边大声叫好
李显知道后,虽然没有追究,但却表现出了极度不高兴,他对着那些去捉燕钦融的士兵说,你们只知道有宗楚客,难道不知道还有朕吗?而这句话也让韦皇后感受到了一丝恐惧(由是韦后及其党始忧惧)
从李显和燕钦融的对话来看,最终明显是李显屈服了,而这种屈服也代表李显默认了燕钦融所说的一切,而且他向士兵所说的话,也说明当时他对内朝后妃势力的所作所为产生了严重不满的情绪
所以我认为李显至少在景龙四年五月的时候,已经看穿了韦皇后的野心,在李显看来,宗楚客击杀燕钦融背后的指使人一定是韦皇后,可以说使韦皇后的野心彻底暴露在李显面前的,正是不知深浅的宗楚客
对于韦皇后而言,正所谓成也宗楚客,败也宗楚客
如果说李显知道这件事后大发雷霆,甚至是处理宗楚客,或许韦皇后的心里还会踏实一些,但李显虽然内心十分不悦却没有追究,显然这不符合常理,因为宗楚客的做法已经不能用过激或者残酷来形容,他的做法明显是在践踏皇权
李显虽然性格柔弱,但并不是白痴
所以,在我看来,李显选择沉默,其实另有深意,我大胆猜测当时他心中已经在考虑如何控制或者说瓦解多年来已经形成的内朝后妃势力。而不追究宗楚客,恰恰是他老谋深算的体现,因为他知道宗楚客仅仅是一条小鱼,追究宗楚客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在即将有大动作之前,他选择了沉默与隐忍
而选择沉默和隐忍其实是在蓄势待发,时机一到,必将爆发出更强大的能量
可惜韦皇后并没有给李显彻底爆发的机会,因为在李显蓄势待发之时,韦皇后也已经看透了李显的心思,不然她不会在李显没有追究宗楚客的时候,不仅没有暗自庆幸,反而产生了恐惧之感
这种恐惧之感,虽然来自于她不知道李显未来会采取什么手段来对待自己,事实上也是在她野心不可遏制的时候,对未来能否实现女皇之梦的一种担心,在韦皇后看来,如果李显采取措施打击报复自己,只能有两种途径
1、运用手中的权力,废掉自己的皇后之位
2、采取一种平稳的方式,于无形中消解自己的权力,粉碎自己的野心
韦皇后明白第一种途径对于李显来讲显然风险过高,因为废后这件事不是下一道圣旨就可以万事大吉的,而且当时支撑朝廷运作的,基本上全是内朝后妃势力的人,如果废掉韦皇后,势必会引起朝政混乱,而且韦后一旦收敛自己,李显找不到可以废掉韦皇后的理由
而第二种途径虽然可能耗费时间长,投入精力大,但风险较小
所以,综合李显个人的性格、素质和曾经打压政变功臣派的手段来看,韦皇后猜测李显基本上会选择第二种途径
那么走第二种途径,究竟要用什么方法来实现呢
答案是:立一个强势的继承人
对于目前皇位继承人选的真空状态,李显可以由更多的选择,在我看来韦皇后此时最担心的到不是怕李显出手打击报复自己,而是担心李显会通过安排一个强势继承人的方式来粉碎自己的野心
纵观当时朝廷上下,李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如果李显一旦选择李旦,那么在韦皇后看来,她的女皇之梦恐怕真的只会成为一个梦了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为了瓦解尾大不掉的内朝后妃势力,李显是否会通过选择李旦作为皇位继承人的方式,来粉碎韦皇后的女皇之梦呢
答案是:有可能
虽然史书上没有明确记载李显当时的心理活动,但详细阅读史料,我们还是能找到一些蛛丝马迹来证明李显有这方面的考虑
《资治通鉴》上曾经记载过一句话:太平、安乐公主各树朋党,更相谮毁,上患之
表面看起来,虽然这是太平公主和安乐公主之间的矛盾,但谁都知道太平公主始终是和李旦绑在一起的,究其根本其实是李唐宗室与后妃内朝势力两大派别的斗争,从史料的记载来看,当时两大势力可谓是不分伯仲,势均力敌
那么李显在已经识破韦皇后的野心后,如果选择李旦作为继承人,等于也是找到了一个与韦皇后完全势均力敌的对抗人选,而且这样做并不会引起朝廷动荡,可谓是投入小、风险低、收入高
所以韦皇后之所以最终要选择走上毒杀李显这条路,是因为他担心李显会在某一天选择李旦作为皇位的继承人
如果是这样,那么韦皇后将彻底没有翻身的机会
现在李显在没有做出选择之前,韦皇后依然是朝廷的二号人物,皇帝如果没有了,那么在韦皇后看来,她这个二号人物会自动行使皇帝的权力
事实证明,韦皇后将这个问题想的过于简单化了,因为她没有考虑到毒杀李显这件事所来带的辐射能量
从这一点来看,她具备武瞾的权术,却没有武瞾的眼界。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