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阳之战

宜阳之战 秦武王把张仪赶走之后,蜀地的乱子再一次出现
此前,为了把巴蜀彻底变成秦国的领土,秦惠文王把公子通派到那里当了蜀地的老大。秦惠文王以为,自己的儿子在那里当最高领导人,蜀地就会很和谐
哪知,造反事业是谁都可以从事的,即使是亲戚也这样
秦武王才上位不久,那个蜀侯和他的相国就宣布起兵反他
武王立即刻派甘茂去镇压
蜀侯虽然勇于造反,但却没有造反的水平,宣布造反时,声音很大,可一点儿抗打击能力也没有。甘茂大军一到,他立马就全面崩溃
甘茂平定巴蜀,回到咸阳,秦武王立即宣布了一项人事任命:任甘茂为左丞相;樗里子为右丞相
秦武王虽然长得肌肉发达,看上去很猛,但仍然是个很会玩权术的老大。他觉得一个人当丞相,权力仍然太大了,于是又把这个位子一分为二,自己好管理
秦国跟楚国玩了那两次大战后,元气确实大伤,几年没有恢复过来。秦武王当老大当了八年,一直不敢动刀动枪,心里很不爽
他对甘茂说,天天这样,实在太郁闷了。什么时候才可以公款通过三川之地去看一看周王室的首都啊
甘茂绝对不是笨蛋,听了这话,当场就知道这哥们儿想玩大的了
可他知道这个计划太大了,不是一下就可以完成的。这不光要有实力,更要有时间和耐心。如果花的时间太久,老板一心急,然后心急转化为郁闷,其他政治对手就会趁机说几句背后话,那自己可就危险了。必须让老板有心理准备,并从老板那里取得绝对的信任
当然,他是不能在出征之前对老大说,你要信任我,我才去。这是什么话?老大一听,不生气才怪,你是不是想推脱
所以,他愉快地接受了任务,按照秦武王的计划,去跟魏国签定协议,一起攻打韩国。而且还派那个向寿当他的助手
两人来到魏国,跟魏王举行会谈。魏王敢不配合吗
两国很快就达成一致,组成秦魏联军,扫平韩国。这个工作完成后,甘茂派向寿先回到秦国,向老大报告:魏王同意了我们的建议。但我们最好不要挑起这场战争
秦武王一看,就有点儿傻眼了
这哥们儿是绝对的猛男,打仗历来是他的最爱。他即位八年,居然一枪不能打,好不容易等到现在,终于可以向韩国打响他当王后的第一枪,他感到无比的兴奋,对甘茂的期望也很大。现在魏国又同意跟他们合作,以两国的力量打一个韩国,想不胜利都难。可就是这样一场胜利在望的战役,甘茂居然说不能打。他一急,就跑到息壤去迎接甘茂,问一问原因
一见面,他就直接问:“为什么不能打?
甘茂说:“韩国的实力并不怎么可怕。可宜阳是个大县、军事重镇,人口众多,而且离我们很远。现在咱们要爬山涉水过去打仗,这个难度有点儿大。呵呵,现在我讲个故事,这个故事大王估计也知道。故事的主角就是那个曾参。曾参是什么人?大王是知道的。话说,他老妈在家织布的时候,有个人进来对她说,曾参杀了人。她不信,觉得她的儿子人品一流,连个小错都没有犯过,哪会变成杀人犯?于是她不理。过了一会儿,又有一个人跑来,对她说,曾参真的杀了人。她仍然在那里织布,觉得这个消息跟她一点儿没有关系。直到第三个人又进来,对她说,曾参杀了人啊。你还在这里织布?她才跳下织布机,翻墙逃跑了。故事就说到这里了。我现在的人品肯定比不过曾参。而大王虽然很信任我,但这个信任度比曾参老妈信任曾参来说,大概是不如的。现实中,对我不满、猜测我的人肯定不止三个人。所以,我怕大王将来也会像曾参老妈那样,做出跳下织布机的动作。另外,当年魏文侯让乐羊进攻中山,花了整整三年的时间才拿下。乐羊回来后,魏文侯拿了一个大箩筐给他看,装满一箩筐的,全是控告他的信件。乐羊一看,当场向一再叩头说,这不是他的功劳,而是归功于老大的信任啊。现在我的处境是什么处境?是一个外籍人士,如果樗里子和公孙衍(这哥们在张仪死后,又回到秦国当了秦的高管)他们在背后搞我一脚,你能不听他们的话么?那时,还能攻下宜阳吗?所以,还是不打韩国为好。
秦武王一听,当场就大声说:“我不会听他们的话。”于是,两人对天发誓,一个表示一定拼命战斗,一个表示谁的话也不听
于是,甘茂带着大军前去攻打韩国的宜阳
宜阳之战一开,果然惨烈异常。甘茂连续发动攻击,可是秦兵倒下一批又一批,仍然没有攻克宜阳。后来,甘茂也觉得拿下宜阳太困难了,想罢手不打,退兵回去了
他的手下对他说:“老大,你现在千万不要退兵。现在的形势对你极端不利啊。内部有樗里子和公孙衍天天睁着那双眼,在找你的过失;而外部的敌人又有韩国。你要是主动退回去,你将彻底完事。所以,现在咱们仍然得拼命令进攻宜阳。只有拿下宜阳,你才有大功。最后是你立有大功,而樗里子和公孙衍什么也没有。全国人民对他们的意见就大了。
甘茂一听,知道放弃进攻就等于放弃政治生命——在所有政治家看来,政治生命永远是第一位的。于是,他又咬牙再进攻
这仗打了足足五个月
可仍然没有拿下宜阳。而楚国也宣布与秦国绝交,正准备进攻秦国
情节继续发展
樗里疾和公孙衍果然出场,对秦武王说:“宜阳是拿不下来了。赶快叫甘茂回来,免得再损兵折将,把脸丢大了。否则,楚国再打上来,问题真的严重了。
秦武王一听,果然就像甘茂预料的一样,立即把甘茂叫回来,对他说:“辙了吧。放过韩国算了。
甘茂知道,放过了韩国,别人就放不过他了。就对秦武王说:“大王,息壤好像还在原来的地方,没有因地壳变动而移到其他方了吧?
秦武王一听,这才猛醒过来,差点上了这几个老家伙的当了。于是,调集全国力量,全力支持甘茂。当然,楚国这方面也必须照顾到。现在全国的部队基本都调到宜阳前线了,用什么来对付楚
秦武王只得用传统的办法——接着忽悠
以前张仪是忽悠楚国的专业户。现在张仪已经死了,但忽悠的人才还是有的
这个人叫冯章。也是个纵横家的中坚力量,战略眼光也很到位。在大家都认为应该从宜阳辙时,他却是个坚定的主战派,说现在如果从宜阳那里退兵,咱们立马陷于楚韩两国夹击的危险局面。所以,必须继续打宜阳。然后派人到楚国去忽悠楚国,许诺送给他们汉中。他们肯定很高兴。他们一高兴,对咱们的态度就会大大好转。于是,韩只有一国在奋战了
秦武王一听,说:“那你就去吧。
你看,这个套路还是以前张仪欺楚的老套路,按说有过丰富被骗经验的楚国不会再上这样的老当了。哪知,楚国就爱这一口。冯章的话才说完,楚国立马就同意不出兵了
楚国派人去找秦武王,说汉中应该割让给楚国了吧
秦武王却一脸的惊讶:“俺可从来没有过这个方案啊?是那个冯章说的?这家伙人品超级坏,不但骗了你们,连我他也骗了。我现在已经把他赶跑了。不信,你可以在秦国境内人肉他,你要是能人肉他出来,算你狠
楚国这才知道,又被玩了一把
楚国很生气,很想出兵
可已经晚了
甘茂大力出击,并拿出私房钱“以充公赏”,让大家拼命的劲头儿大涨,终于攻克宜阳,取得斩首六万的好成绩。韩国派出相国表示永远当秦国的小弟弟
拿下宜阳,彻底打通了向东的门户。同时把韩国打得离死没有几步路了。此前,秦楚相争中,韩魏的站队非常重要。每次秦楚较量的前期工作,基本都是做拉拢韩魏的工作。所幸的是,在外交工作中,秦国的忽悠高手众多,忽悠水平超级强悍,所以在拉拢韩魏时,都能抢到先手。于是,楚国也只有失败了
秦武王深知,只有把韩国打服打软,让他们没做大动作的力量,主动权才会死死地抓在自己的手中。拿下宜阳,就控制了崤山南路,等于在函谷关外又建立了一个重要的战略基地,成为以后进攻中原的直径
从这个方面来看,秦武王的眼光确实很毒
这哥们儿长得很猛男,形象大概跟李逵同志差不多,可他硬件要比李逵硬,软件更是超过李逵无数倍
如果按照他的这个思路发展下去,历史进程将会加快
但历史进程没有加快,他走的人生之路的速度却加快了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