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意英雄

失意英雄 李建成明白仅仅依靠小打小闹的伎俩,最多也就是报复一下李世民,要想彻底瓦解秦王势力,必须要有一套切实可行的计划。就在李建成准备采取下一步行动时,李元吉为李建成献上了一条计策
找个机会做掉李世民
李元吉的理由很简单,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李世民一完蛋,他手下的那些人一定会树倒猢狲散
先抛开这种做法是不是有违道德不谈,如果从后来的玄武门事变李世民射杀李建成和李元吉来看,当时李元吉的这个建议应该说虽然简单,但确实有效
李世民可以杀死李建成,李建成为什么就不能杀死李世民呢?当时建议做掉李世民的不仅仅是李元吉一个人,东宫太子洗马魏徵也抱有同样的态度
皇权之争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在这场斗争中最终的结果注定只能有一个人活下去
在当时来讲,李世民是绝对想不到李建成会采用极端手段来对付自己的,而这恰恰可以给李建成很多机会,就像后来的玄武门事变李建成没有想到李世民会采用极端手段对付自己一样
可惜的是,李元吉和魏徵的建议被李建成拒绝了
后来的事实证明,如果当时李建成采纳李元吉和魏徵的建议,也就不会发生后来的玄武门事变,那中国的历史将会是另一番景象,虽然在此之后,李建成还有一次做掉李世民的机会,那个时候他也确实下定了决心,但是他实在没有想到李世民会先出手
机会往往稍纵即逝!而逝去的东西,往往再也不会回来。那我们不禁要问,魏徵明白的道理,李建成难道不明白吗?如果明白的话,为什么他还要拒绝
李建成未必明白。不过不明白并不是因为李建成脑子笨,而是因为另一个原因———他的位置
在李建成看来,自己已经拥有合法的皇位继承权,只要老爹一蹬腿闭眼,自己就可以堂而皇之地坐上那个宝座,目前完全没有必要和李世民过于针尖对麦芒,只要自己不犯错误,小心翼翼维护好自己太子的地位,至于李世民,只要把他压制在藩王的地位,不让其势力超过自己就可以了。这种做法是典型的防守反击
李建成的这个想法,我虽然不太赞成,但是设身处地地想一想,我还是能理解。他的这个做法,其实体现了中国古代的一个治国理念———逆取顺守
西汉著名的政论家贾谊曾经在总结秦国的兴亡时得出过一个结论,大概的意思就是:处于在野的地位时,可以采取“逆取”的方式,什么阴谋诡计、栽赃陷害、打击报复等等都可以用上,总之一句话———夺取统治地位。可一旦真的有一天,你的梦想实现了,居于统治者的地位时,就应该采取“顺守”的方式实行仁政,因为当权者除了拥有无限的权力之外,还拥有一样东西———义务
也就是说在你行使权力的同时,还应该履行自己的义务,至少应该做道德上的模范。这种观念后来形成了一种政治传统,汉代以后逐渐纳入到政治实践当中
明白了“逆取顺守”的道理,你就能理解为什么李建成拒绝杀掉李世民了。在李建成看来,以自己目前的地位完全没有必要去做政治冒险,否则很可能会功亏一篑。要知道除掉李世民的风险实在太高。因为李建成实在无法预料除掉李世民之后会引起什么样的政治风波
但是李建成明显忽略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继承皇位很简单,继承皇位之后呢
换句话说,即使你未来顺利地当上皇帝,李世民就会成为乖乖仔吗
后来的事实证明,李建成这种防守第一的想法,错过了能够给予李世民致命打击的机会,最终让李世民抢得先机
当然,目前来讲,对付李世民,李建成有自己的方式。这种方式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釜底抽薪。李建成虽然拒绝除掉李世民,但是这位仁兄却为李世民挖了一个很大的坑。具体的做法就是忽悠李渊抽调秦王府的人,担任朝廷的官员。房玄龄、杜如晦直接进入中央,程知节被任命为康州刺史。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人…
委任官职不是很好吗
答案:当然不是
因为根据唐朝的法律规定,一旦藩王的私人幕僚被朝廷任命官职,那么从做官那天开始,就不能和原来的藩王有联系,否则就是触犯了法律。李建成的意图非常明显,那就是剪除李世民的羽翼,让其成为光杆司令,单练李世民一个人。所以此计名为:釜底抽薪
这是非常厉害的一招,因为李世民即使再牛,如果自己单干也是玩不转的,何况李建成从内心深处对李世民手下的那帮猛人实在很是忌惮,因为他的手下除了魏徵之外,实在缺乏那样的人才
事实上在李建成的挖坑计划中还隐藏着另一个阴谋———诬告
李建成明白,虽然房玄龄、杜如晦等人被朝廷任命了官职离开了李世民,但是李世民作为他们的老领导,如果说从今往后一点联系也没有,那是不可能的,最起码上朝见面的时候,双方总得寒暄几句吧
那好,只要有联系,我就告你勾结朝中大臣图谋不轨。到时说不定李世民就会和这些曾经的旧党手牵着手一起去见阎王,即使不见阎王,也得把你折腾个半死不活。如果实在没有机会,也没有关系,至少现在这么做足以削弱李世民的力量
一箭双雕。高!实在是高
李建成的这个做法很成功,在当时的确让李世民有些无计可施
但李建成有的做法也很失败,比如收买人心。很长时间以来,李建成看中了李世民身边的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尉迟敬德
李建成身边实在缺少一个像尉迟敬德这样的人,既忠心又勇猛,在他看来,尉迟敬德就好像是李世民的一把保护伞,遇有疾风骤雨的时候,总能派上用场,现在李建成要将这把保护伞据为己有
于是,李建成给尉迟敬德修书一封,表示要结为“布衣之交”,并送去了大量的金银财宝,希望尉迟敬德能够归到自己的阵营中来。千万不要小看“布衣之交”这四个字,事实上它代表了李建成的一种诚意
所谓的“布衣之交”就是没有地位高低差别的交情,作为太子的李建成能和身为臣子的尉迟敬德说这样的话,可以看出李建成是很有诚意的,何况又送去了大量金银财宝
在李建成看来,尉迟敬德应该感到受宠若惊,即使不便马上脱离李世民,也会一点点地逐渐向自己靠拢。但是,令李建成万万想不到的是,尉迟敬德并不买账
尉迟敬德也给李建成修书一封,表示自己曾经是刘武周的手下,对抗唐朝已经是罪大恶极了,幸好李世民不计前嫌重用自己,现在既然身为秦王的人,就应该效忠秦王,绝不能有二心
在信的最后,尉迟敬德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如果我收了您的钱财依附于您,那就是个见利忘义的人,太子殿下需要见利忘义的人吗
有水平!实在有水平
说句实话,在我看到尉迟敬德说这句话之前,我对他一直停留在武夫的印象,只会在战场上打打杀杀的主。但是当我看到这句话后,我对他的印象彻底改变了。在我看来,这句话体现了一种智慧,一种不甘心做被人利用的奴才的智慧
要明白如果你选择了背叛,那么接下来你将有可能被所有人背叛。尉迟敬德没有选择背叛是个让人敬重的人
而从尉迟敬德的话中,我们明显可以看出他之所以效忠李世民,完全出于两个字———义气。在这个世界上,讲义气的人总是令人敬佩的
拉拢尉迟敬德的事最终以失败告终,这件事让李建成终于明白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被金钱打动
当然,这个世界上,见钱眼开的主也还是蛮多的。常何就是其中的一个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