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试探性的进攻
纵观唐朝290年的历史,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生活堪称别具风格,说是奢华也好,说是帝王情调也罢,总之他们的生活带给世人的更多的是咂舌和惊叹
杨玉环刚进宫伊始,每次出行的时候,李隆基都下令让高力士亲自为杨玉环牵马,并下令在宫中成立织绣院,专门为杨玉环订做各式各样的美服,据《资治通鉴》记载,当时的织绣院院工,总计人数达到700人,这些人没有什么其他的工作指责,每天就是依据杨玉环的个人形象,专门研究什么样的服饰适合她,然后设计出来样式,让杨玉环试穿,一旦她和李隆基满意,这些院工就立即快马加鞭的赶制服饰,最多的时候每天制作不同服饰100多件,在那个完全靠手工一针一线的缝制的时代,这的确是一个创纪录的数字
不仅如此,为了满足两个人的豪奢之欲,李隆基下令扩建骊山游览区,从天宝六年(747年)开始改造那里的温泉宫,在原有温泉宫的基础之上修建楼台殿阁,园林美景,并改名为华清宫
李隆基和杨玉环生活的时代那里除了是皇家休假之地,更是全国第二个政治中心,因为李隆基每次到骊山来都停留很长时间,在这期间该处理的政务还是必须要处理,渐渐的有些朝廷官员也跟随李隆基来到这里,时间一长有的在这里购买房产,建置别墅,因此骊山地区土地价格也不断飙升
华清宫的布局是从北向南延伸,宫城以北门津阳门为正门,经后殿、前殿到达南门昭阳门。东西两侧采取左右对称的建置,左面是李隆基和杨玉环的游乐宴饮中心,其建筑从北向南依次为遥光楼,楼的南部为飞霜殿、九龙殿和御汤,成群的宫殿逶迤而立,温泉交错其间,宫殿都是雕梁画栋、景色宜人,置身其中让人赏心悦目
右侧的西部是庙宇禅院,人烟稀少。从北向南有七圣殿、功德院、羽帐、瑶坛等
宫城东门为开阳门,开阳门右侧依次为宜春亭、斗鸡台、按歌台、观风楼等高大建筑,李隆基和杨玉环进行健身活动的场所。宫城西门为望京门,顾名思义站在这里可以遥望长安城,左侧依次为粉梅坛、芙蓉园、看花台、西瓜园等园林建筑,是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的赏花之处
可以看出,在天宝六年(747年)以后,由于改建和扩建,华清宫的建筑群是极其宏伟壮观的。后来元和时期的诗人薛存诚在其诗作《华清宫望幸》中专门对华清宫的宏伟进行过描述
骊岫接新丰,岧峣驾碧空
凿山开秘殿,隐雾蔽仙宫
绛阙犹栖凤,雕梁尚带虹
温泉曾浴日,华馆旧迎风
肃穆瞻云辇,深沉闭绮栊
东郊望幸处,瑞气霭濛濛
华清宫的诸多宫殿虽然宏伟,但最核心和部分却是那著名的华清池,今天华清池已经成为西安著名的旅游圣地,人们到西安都要前往华清池去切身感受下当年那“春寒赐裕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持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的浪漫氛围
华清池是由几处温泉组成,也叫汤泉、温汤。唐朝以前几处温泉就已经存在,但并不是皇家的休闲之地。天宝六年(747年)扩建后,将几处温泉专门进行了归属划分,李隆基专用的叫“御汤”;杨玉环专用的叫“贵妃汤”,太子专用的叫“太子汤”;梨园弟子专用的叫“宜春汤”;大臣们使用的叫“星辰汤”
当时李隆基颇为看重华清池每个温泉的使用情况,特别设立温泉监进行管理,温泉监的官阶是正七品,其职责是依据每处温泉的等级差别,对温泉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定期的检查,严禁每个人跨越等级进行使用,并特别防止皇室成员每年不在的时候,当地的平民百姓随便使用
可见,当时的华清宫并是我们今天买张门票就可以随便游览旅游地,是完完全全的皇家禁地,甚至不够品级的官员都不能随便进出,是典型的皇家、贵族、大官僚的休闲场所
时至今日,华清宫存在让我们见证了当年李隆基和杨玉环乃至整个皇室的奢华生活,他们在这里夜夜笙歌、沉迷声色,纵情于华丽的宫殿之中而不知疲倦,流连于温泉的水滑,而怡情养性,那一刻他们全然忘记了他们构筑的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寻常百姓的血汗拼争之上
不过华丽的宫殿和美妙的温泉并没有使这些人得到满足,事实上当奢华成为一种习惯之时,正应了那几句话: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杨玉环的这样一个美人,除了要拥有漂亮的服饰,舒适惬意的休闲场所之外,可口的美食更是必不可少,当然如果你仅仅认为贵妃娘娘吃的东西是什么山中走兽云中燕,陆地牛羊海底鲜那可是大错特错
事实上,这些东西对于杨玉环而言,已经吃的翻了胃,据史料记载,当时杨玉环特别爱吃鲜嫩的荔枝,在当时来讲,荔枝可是一种稀有的水果,因为它只产于剑南与岭南道,也就是四川南部广西北部地区,在那个交通只靠走的年代,长途运输与保鲜都十分困难,白居易在《荔枝图序》中说过荔枝的保鲜的困难,“一日色变,二日香变,三日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如果从四川、广西等地区把荔枝运送到长安,还要保持其鲜嫩,这几乎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几乎不可能并不代表完全不可能,按照白居易所说的情况来看,只要四、五天之内将荔枝运送到长安,依然可以满足杨娘娘的愿望,想要做到这一点,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一路上不能停留,并保持最快的速度
在这里大家不用发挥想象,来琢磨那些运送荔枝的人沿途是个什么囧相,晚唐诗人杜牧早已经有那首“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过华清宫绝句》来形象的讽刺杨玉环的这种不顾人死活的奢华
不过在我看来,更深刻揭露这种荒唐行为的却是杜甫的《荔枝诗》
侧生野岸及江甫
不熟丹宫满玉壶
云壑布衣鲐背死
劳生害马翠眉须
当运送荔枝的飞骑扬马飞鞭于皇家驿道之上时,没有人理解他们那个时候的心情,一批批良骏累死在半路时,那些运送荔枝的人根本没有时间去悲伤,当漫卷尘沙的飞驰进长安城时,鲜嫩的荔枝依然鲜红光艳
芊芊玉手捏起一颗剥落皮壳,口含其中沁人心脾,又有谁知道皇家驿道之上,泣血良骏的哀鸣之声
李隆基和杨玉环的奢华生活,仿佛为他们的爱情故事增添了一份浪漫的色彩,亭台宫阙,天上人间;锦衣玉食,唯美无双;在他们醉生梦死之际,外边的世界已然悄悄改变
天宝十二年(753年)三月三日,当杨玉环率领杨家一门兄弟姐妹前往长安城南的曲江池畔踏青游玩时,一个人站在大雁塔上,发出了一阵哀叹之声
因为他看到那豪华的车马,鲜艳的彩旗虽然衬托出了贵族的高贵,但凭借天生的敏感,这个人隐隐约约的感觉出这喧哗庞大的出行队伍中隐藏一股诡异的气氛,仿佛这种喧哗犹如最后的疯狂一般,让人感觉一丝惊恐
此时,距离那场影响大唐帝国国运的事件仅仅只有两年的时间
这个敏感的人就是千百年来人们冠以“诗史”头衔的伟大诗人杜甫
关于杜甫的详细情况我们后边还会说到,关于“杨李之爱”我们也并没有讲完,让我们暂时略过他们那些在历史上刻下深刻印痕的故事,去看一看开元天宝时期的盛唐气象
事实上,李隆基在位的开元天宝时代,之所以称为是大唐帝国的黄金时代,除了国富民强之外,文化、科技的兴盛是这个时代不可忽视的标志
唐朝因为开放博大的胸怀所以称之为大唐,而各个领域齐飞猛进造就辉煌的成就进而称之为盛唐
盛唐的气象堪称万千之最!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相关诗词
-
离骚(高中课文)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
屈原列传(高中课文)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
-
过秦论(高中课文)
...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
-
中庸(高中课文)
...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
苏武传(高中课文)
...百万以葬。孺卿从祠河东后土,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骑亡,诏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饮药而死。来时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阳陵。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陵始降时,...
-
论语十二章
...?”《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
-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
劝学·高中课文
...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
-
论古十二首
南渡衰微气数过,中原摇撼震干戈。勤王有志谁如此,存祀无功可奈何。燕市魂飞光日月,金陵目断哭山河。丹心汗照留青史,沉痛当年正气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