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李治的无奈

6、李治的无奈 攻灭西突厥后,苏定方晋升为左骁卫大将军(正三品),封为刑国公
位极人臣的苏定方本以为自己就此能够光荣退休,但让他想不到的是,仅仅两年后,战事又起,而且等待他的还是两场战役,一是平定西域三国叛乱。二是平定百济(今朝鲜半岛西南部)
坦白的说,这两场战役在历史上规模并不是太大,之所以要介绍它们,是因为连同前边的平定西突厥战役,苏定方在这三场战役中全都生擒其主,能够创建这样的战功,在中国历史上极为罕见,堪称奇迹,而苏定方由此也跻身名将之列
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说说这两场战役
先说平定西域三国叛乱
显庆四年(659年),西域思结部落(今蒙古巴彦洪格尔市)俟斤都曼忽悠疏勒、朱俱波、谒般陀三国反叛唐朝,并击败了唐朝属国于阗(今新疆和田县),进犯唐朝西部边境
在得到消息后,李治任命苏定方为西域安抚大使,率兵前往征讨
当苏定方率领唐军抵达业叶水(今新疆米泉以西)后,多曼自知没有能力和唐朝大军硬碰硬,便退守马头川(今甘肃省陇西县)
马头川距离业叶水游三百里,是个易守难攻的地方,多曼的意图很明显,唐军尽管来,我自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以他进驻马头川后,并没有立即在城外进行布防,在他看来唐军要想赶到这来,至少需要三天的时间
显然,他并不了解苏定方的能力
对于马头川的地形,苏定方由于常年在西域作战,所以再熟悉不过,苏定方料定多曼绝不会想到自己在三天之内出现在马头川,所以他决定采取突袭战术,这是唯一打败多曼的方法
为此,他精心挑选了精锐骑兵3千人,步兵1万人,不吃不喝急行军一日一夜,第二天黎明十分便到达了马头川城下
而此时,多曼同志还在城中睡大觉
“趁着天还没亮,以最快的速度包围马头川!”苏定方下令
一个时辰后,多曼醒来,当他看到城外的唐军时,顿时大惊失色
难道是坐宇宙飞船来的
无奈之下,多曼仓促出城应战,也许是先前受惊的缘故,几个回合就败下阵来,接着就是退回城中,关闭城门,做起了缩头乌龟
苏定方并不是二杆子,他清楚的知道自己是孤军深入,所以他并没有立即攻城,而是玩起了攻心战
“多曼你听着,念在你和大唐曾经的友谊之情,只要你出城投降,我会在皇上面前,保证你的人身安全,如果顽抗到底,我十万大军即可就到,破城之日定将你碎尸万段!”苏定方对着城中喊道
多曼虽然做了缩头乌龟,但神智还是清醒的,直到现在它才真正领教了什么叫天朝大国,所以他没有犹豫,立即率领部队出城投降
而苏定方也的确没有食言,回到长安后,在李治面前极力保全多曼,终于让多曼捡回了一条性命
对于多曼。我只想说: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
再说平定百济
平定西域叛乱的两个月后,苏定方再次挂帅出征,这一次并不是又有什么人侵犯了唐朝边境,而是唐朝的属国新罗遭到了百济的进攻
百济是当时朝鲜半岛上最小的国家,地处今天韩国的西南部
百济之所以敢进攻比自己国土面积大的新罗,是因为上边有高句丽撑腰, 高句丽和唐朝是个什么关系,相信大家都很清楚。现在小弟受欺负,大哥当然要出面为小弟拔创
显庆五年(660年)三月,李治任命苏定方为神丘道行军总管,统兵十万由成山(今山东荣成成山头)渡海,直逼百济国境。同时任命新罗国王金春秋为隅夷道行军总管,率领新罗部队要全力顶住百济的进攻
兄弟要顶住,大哥马上就到
苏定方率领唐军从成山出海后,经过两天的时间,到达了百济的熊津江口,在这里唐军遇到了百济军队的顽强抵抗。可是百济军队的战斗力和唐军比起来实在不是一个档次,仅仅一个时辰,唐军在苏定方的率领下,便打败百济军队顺利登岸,进而直奔百济王城泗沘城(今韩国扶余郡)
百济国王扶余义慈急忙动用王城的全部兵力,企图阻止苏定方前进的步伐,但一切努力都是徒劳,唐军一路势如破竹,不久将泗沘城团团包围
就在唐军做攻城的准备时,泗沘城内出现了变故
防线往往是从内部攻破的,这话一点不假
就在苏定方率领唐军一路杀向泗沘城时,百济国王扶余义慈和太子扶余隆充分发扬能惹不能扛的精神,急急如丧家之犬般的撇开守城部队,带领几十名亲兵一路北逃
有难不同当,实在对不住守城的兄弟们
这时候,留在王城内的扶余义慈的次子扶余泰看到了机会,在老爸和大哥刚刚出城之际,就宣布称帝,准备过一把皇帝瘾,并号召全城百姓坚守城池
事实证明,扶余泰只做对了一半,坚守城池是受人欢迎的,自己称帝也不能说错,但很明显他忽略了一个人的存在,这个人就是扶余隆的儿子扶余文思
皇位未来应该是我老爸的,你现在站出来唱的是哪出戏
扶余文思并不是白痴,他明白如果自己和叔叔一起打败唐军,未来自己的老爸绝不可能再有继承皇位的可能,因为那个时候叔叔将是全国人民的英雄,自己的爷爷很有可能顺应民意改立叔叔为太子
老爸没有了地位,自己更是别提
既然我得不到,你也别想得到
于是,经过慎重思考的扶余文思在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悄悄打开了城门,迎接唐军进城,顷刻间泗沘城上竖起了大唐的旗帜
不仅如此,城中的老百姓在看到唐军进城后,纷纷向唐军投降,好像来了救世主一样,由此也可以看出,扶余泰的在当时并不得人心
面对城中百姓纷纷反水的窘境,扶余泰渐渐的绝望了,本来他认为可以利用的机会,反到成全了苏定方,于是本着好汉不吃眼前亏的精神,扶余泰大步流星的走出宫殿,成为了投降大军的其中一员
就这样,百济在内部损耗的形势下,被苏定方平定,其国土和西突厥一样,成为了大唐领土的一部分,李治将其设为五个都督府,下令还是由当地人来管理
三个月后,苏定方在洛阳为李治献俘,这已经是他第三次献俘了,所有人都用仰望的目光注视着他,而苏定方依然如初,还是那个低调沉稳的白眉老人
平定三国,俘其三主,在我们千百年后的人看来,苏定方注定会成为那个时代最耀眼的名将,但是我要告诉你,大器晚成的苏定方在当时随着时间的推移,依然回归了他最初的默默无闻
接下来让我们说一说这位经常被人忽视的名将的结局
平定百济后,苏定方又先后东征高句丽,西讨吐蕃,纵横唐朝东西两端国土,并创下八千骑兵大破吐蕃十万骑兵的奇迹,为开创盛唐最广袤的疆域创建了不朽的功勋
乾封二年(667年),苏定方病逝于军中,享年七十五岁
他生命的最终定格是在风沙漫卷的唐朝西部边境,他是在那里扬名于天下,也是在那里拉上了传奇一生的帷幕
按说苏定方生前立下了大功,死后应该得到很高的谥号才对,可是过了很长时间,朝廷并没有任何表示,最后还是李治想起了他,赠谥号曰“庄”
千百年来,不世出名将苏定方的名头不如秦琼、程咬金响亮,人们提起苏定方似乎有些茫然,很多人并不知道他灭三国生擒三主的伟业,也许他命中注定是个被很多人忽视的角色
但历史是公正的,泛黄的史书清晰的记录着他的不朽功勋,盛唐武功的传奇故事,注定有他光鲜的一页。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