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细说中国历史之隋唐-44:史才刘知几
细说中国历史之隋唐-44:史才刘知几初唐是个史学丰收的时代,一部“二十五史”,其中有八种出于这个时代,其书日是:《晋书》、《梁书》、《陈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这是史坛的一件盛事,然在这盛事之后,又出了一件大奇事,刘知几撰写了千古奇书—《史通》二(史通》是中国第一部系统性的史评类专著,...
-
细说中国历史之元朝:原出版《自序》
细说中国历史之元朝:原出版《自序》元朝的历史最难读.也最难写,最难细说。谢谢《新生报》王社长、童副总编辑,与有关的几位先生,他们勉励我闯这一关。我在闯关的中途,生了一场大病,幸亏有丁农、田可高、与林克绍三位医士与几位亲友救了我。病后,我未敢等待健康完全复原,便鼓起余勇,把这关闯完。闯完了关以后,我又把若干章彻底改编了一...
-
细说中国历史之秦汉:二三、沙丘政变
细说中国历史之秦汉:二三、沙丘政变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再一次东巡。左丞相李斯、右丞相冯去疾以及公子胡亥一同随行。秦始皇和他的随行人员从咸阳出发,向东南行经云梦,然后浮江而下,视察吴越旧地,又登会稽山(今浙江绍兴东南),临望东海。然后沿着海岸北上,来到黄海之滨的琅邪(今山东胶南南)。接着继续沿海岸行进...
-
细说中国历史之南北朝-二四 后燕的残局
细说中国历史之南北朝-二四 后燕的残局晋隆安元年(397年)三月十四日晚上,后燕主慕容宝和他的两个兄弟慕容农、慕容隆以及儿子慕容盛等逃出中山城后(参见第二十三篇),两天工夫,便到了蓟城以南。慕容会早已得讯,领了两万骑兵迎上前来。按理说,在国家危急存亡关头,父子叔侄相见,应该相互激励,力挽狂斓。但是这对父子已经没有恩情可...
-
细说中国历史之清朝:三五、郑成功坚持抗清
细说中国历史之清朝:三五、郑成功坚持抗清康熙元年是永历十六年,公元1662年。这一年,明朝的国运告终。永历皇帝死于四月,李定国死于六月,郑成功死于五月。鲁王也是在这一年十一月逝世于金门。郑成功是一个奇男子。他是郑芝龙与田川氏夫人的儿子、郑鸿逵的侄儿,郑彩、郑联的堂兄弟,隆武皇帝(唐王)的御营中军都督,忠孝伯。当隆武皇帝...
-
细说中国历史之南北朝-十二 北方的两个安定地区——河西和辽东
细说中国历史之南北朝-十二 北方的两个安定地区——河西和辽东从“八王之乱”发展到大混战之年,即公元301年起,到北魏统一北方止,一百四十年间,除几个短暂的段落,如石勒灭前赵后的四年左右和符秦极盛时的十来年以外,北方(指秦岭淮河以北)战乱不绝,民生凋残;其间几次大的动乱,如永嘉之乱、后赵之亡和符秦淝水战后的残局,为祸之烈...
-
细说中国历史之南北朝-三二 北魏统一北方
细说中国历史之南北朝-三二 北魏统一北方北魏太宗明元帝拓跋嗣即位后,就在当年把天赐六年改为永兴元年(409年)。当时的北方还是列国分立的格局。北魏东北面有北燕,西与夏和后秦邻接,这两国以西有西秦、南凉、北凉、西凉。以上各国都在十六国之内。另外,北面有强大的游牧族柔然。至于在今青海(不包括西宁、乐都等地)的吐谷浑,因与中...
-
细说中国历史之清朝:二九、重用降臣
细说中国历史之清朝:二九、重用降臣多尔衮坐镇北京,驱策阿济格、多铎、豪格等人,扫荡李自成、张献忠,消灭福王的朝廷,又让多铎的副手博洛,分兵收降在杭州的潞王,赶走在浙东的鲁王。多尔衮不仅有煊赫一世的武功,而且有颇足称述的文治。文治的诀窍,正如武功一样,无非是“用人”二字。他懂得用洪承畴,就已经省了自己许多力气,长了不少见...
-
细说中国历史之秦汉:九〇、袁绍也被曹操打败
细说中国历史之秦汉:九〇、袁绍也被曹操打败曹操与刘备交锋是在建安五年的春天,到冬天便与袁绍决斗。本来,袁绍也想找曹操打。他在消灭公孙瓒以后,就曾经选了步兵十万,骑兵一万,大举南征,不过,没有敢真动手,一到黎阳便踟蹰不前。当刘备在徐州杀了车胄,和曹操翻脸,派人联络袁绍。正是给袁绍一个好机会,可惜袁绍依然犹豫不决(他当初打...
-
细说中国历史之宋朝:25:刘太后
细说中国历史之宋朝:25:刘太后宋真宗原配妻子是潘美的女儿,即位前已去世;即位后所立的郭皇后,在景德四年(1007年)病故。其后,中宫多年虚位。在众多的妃嫔中,真宗属意的是刘德妃。德妃名叫刘娥,益州华阳(今四川成都)人,他出身微贱,是个孤女,不得已十来岁就嫁给当地的银匠龚美。龚美走街串巷给人打造银器,她就摇拨浪鼓招揽顾...
-
细说中国历史之明朝-二一、州、省
细说中国历史之明朝-二一、州、省有一些元朝的“散府”,到了明朝,被降为“州”。元朝的州,分为上中下三等。上等州设达鲁花赤、州尹、同知、判官、知事、提控案牍。中下等州不设知事,而设“吏目”。下等州不设提控案牍。明朝的州分为两等:一等的叫做直隶州(直属于省的州),原则上与“府”相等,但官员于知州以下仅设同知、判官、吏目。知...
-
细说中国历史之宋朝:29:夏毅宗与他的儿孙
细说中国历史之宋朝:29:夏毅宗与他的儿孙从夏毅宗到夏崇宗在位期间,大体是西夏继元昊立国以后,与宋、辽三国鼎峙时期,可视为西夏历史的前期。夏毅宗谅祚即位于襁褓之中,朝政一切听命于国相没藏讹宠与没藏太后兄妹。毅宗初立时,诺移赏都等三大将各拥强兵驻守在外,讹宠还有点顾忌。当三大将逐一凋丧,他更为所欲为。讹宠连年侵扰宋朝沿边...
-
细说中国历史之清朝:一一六、蒲安臣
细说中国历史之清朝:一一六、蒲安臣恭亲王在外交方面作过一件大事,其功绩堪与李鸿章一生的任何作为相比。他在同治六年派遣美国驻华公使蒲安臣,为中国“办理中外交涉事务使臣”(英文写作“特命全权高级公使”High Minister Extraordinary and Plenipotentiary)。同时被派的,是志刚与孙家谷...
-
细说中国历史之元朝:三.失妻,夺回
细说中国历史之元朝:三.失妻,夺回正因为势力蒸蒸日上,打击又来,来自篾儿乞惕族的脱黑脱阿。脱黑脱阿是篾儿乞惕族三个分族之一的领袖。他的这个分族,叫做兀都亦惕,住在鄂尔浑河沿岸。另外两个分族,一个是住在鄂尔浑河与色楞格河之间的兀洼思,领袖为答亦儿.兀孙;另一个是住在恰克图一带的合阿惕,领袖是阿台·答儿麻刺。(屠寄如此说)...
-
细说中国历史之三国:一五、孙权
细说中国历史之三国:一五、孙权孙权兄弟五人,大哥是孙策,长于孙权七岁;三弟是孙翊,小于孙权四岁;四弟是孙匡,生平年岁不详。另一位弟弟孙朗,不见于《三国志》的本传,而见于虞喜所著的《志林》,是孙坚的一位姨太太所生的儿子。孙家兄弟五人,都很俊秀,而孙权的相貌最好:“方颐大口,目有精光。”方颐,是骨骼坚强;大口,能吃四方;目...
-
细说中国历史之隋唐-98:前蜀
细说中国历史之隋唐-98:前蜀创立前蜀的王建,字光图,许州舞阳(今河南舞阳)人,出生于贫穷家庭。王建屠牛、盗驴、贩私盐,年纪不大,在所居之地就得到了无赖的名声,因在家排行第八,人起绰号“贼王八”。“贼王八”名声不好听,人却剿悍得很,且有着不错的相貌。违俗违禁的事做得有段日子后,他见兵匪本是一家,为取得保险,应募参加了忠...
-
细说中国历史之宋朝:67:中原大变局
细说中国历史之宋朝:67:中原大变局蒙古的崛起与南侵,就像一张多米诺骨牌,牵一发而动全身,导致了中原的大变局。对这一大变局,《细说元朝》以蒙古为主角做过叙述。本书且切换角度,分别以金朝和宋朝作为主角来一番细说。这里先说金朝。金宣宗即位次年,即贞祐二年(1214年)春天,除中都等十余城未下,蒙古军几乎踏遍了黄河以北的金朝...
-
细说中国历史之清朝:一〇三、攻破南京
细说中国历史之清朝:一〇三、攻破南京李秀成却已选好了这同治二年(1863年)二月,重新发动攻势。他亲自率领大批人马,于二月初一攻占南京之北、长江中心的九袱洲,初三攻占浦口,十三日再占巢县,十九日攻庐江,二十一日攻舒城,二十三日在桐城县的孔城镇,与捻军首领张宗禹(清方公文中的张总愚)及由陕回师的陈得才军之马融和部会师。三...
-
细说中国历史之隋唐-43:唐睿宗、太平公主
细说中国历史之隋唐-43:唐睿宗、太平公主唐睿宗李旦和他只哥一样,都是梅开二度的皇帝。李旦为武则天第四子,在唐高宗儿子中排行第八。他出生以及成长之时,正是武则天当政方兴未艾之际。他不仅没得到皇嫡子身份这顶保护伞的庇护,相反,比其他人更容易卷入是非的游涡中。在说话不慎就要说错、做事不慎就要做错的恐怖气氛下,他干脆不说话、...
-
细说中国历史之清朝:一三五、慈禧的最后七年
细说中国历史之清朝:一三五、慈禧的最后七年慈禧于《辛丑和约》签字后一个月,八月二十五日,带了光绪、荣禄、鹿传霖等人,离开西安回銮。十一月十五,到达北京。 十月二l,于中途驻跸开封之时,慈禧颁旨废除溥儁的“皇子”名号。在到达北京的第二天,她颁旨追升珍妃为贵妃。珍妃本是她上一年仓卒离京之时,吩咐太监推到井里去的。慈禧与光绪...
-
细说中国历史之秦汉:之四、穆公图霸
细说中国历史之秦汉:之四、穆公图霸秦穆公在位三十九年,从公元前660年到公元前621年(当时周天子与诸侯,都不以即位之年为元年,而以次年为元年。秦穆公元年是公元前659年)。他是一位英明的国君,求才若渴.宽宏大量,雄才大略,有错认错。说他求才若渴.我们不妨以百里奚的故事为例。百里奚是楚国人,在虞国当大夫(虞国在今天山西...
-
细说中国历史之秦汉:七六、把董卓引进来了
细说中国历史之秦汉:七六、把董卓引进来了何进在未死以前,不该把豺狼一般的董卓引了进来。堂堂一个大将军,身为国舅,想杀若干手无寸铁的太监,有何困难?为什么他却偏要出此下策,原来何进的妹妹何皇太后,虽则与何进为兄妹,在见解上却不相同。她以为太监有坏的,也有好的。坏的可以杀,好的不可以杀。何进呢,他认为太监没有好的,应该一齐...
-
细说中国历史之明朝-四六、朱元璋的儿子
细说中国历史之明朝-四六、朱元璋的儿子勋臣之中的所谓六王,徐常李汤邓沐,都是死后才追封的。他们的子孙,其能承袭或公或侯的爵位。真正封王的,是朱元璋自己的二十六个儿子之中的二十四个。其余的两个,一是懿文太子朱标,一是生下了一个月便死,不曾受封的朱楠。在这二十六个儿子之中,除了朱楠以外,赵王朱杞也是死得极早,死在三岁之时。...
-
细说中国历史之民国创立-四七、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广州之役
细说中国历史之民国创立-四七、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广州之役辛亥年(宣统三年)阴历三月二十九日(1911年4月27日),黄兴率领革命军四路“选锋”之一路,在广州城内起义。黄兴在当时是同盟会在香港的革命军统筹部的部长。统筹部成立于辛亥年正月中旬,办事处设在跑马地三十五号,在事实上是南方支部的继承者。副部长是赵声,共分一处七课。...
-
细说中国历史之隋唐-26:裴寂
细说中国历史之隋唐-26:裴寂当后世的人们想到辉煌的大唐时,总不会忘记高祖李渊开国的丰功,李世民扫平诸雄的伟业,却几乎忽视了另一个人的存在。而若非这个人,李渊敢否起兵还是个疑问,李世民能否将宏图变为现实也是个疑问。这个人没有萧何供应粮草的本事,没有张良运筹帷幄的智谋,没有韩信纵横沙场的能耐,但他确确实实是唐的第一位元勋...
-
细说中国历史之明朝-九二、三大案
细说中国历史之明朝-九二、三大案明末的三大案是:梃击、红丸、移宫。梃击的案子发生在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五月初四。有一个姓张名差的汉子,手中拿了枣木棍,闯进皇太子所住的慈庆宫,打伤守门的宦官李鉴,走近大殿廊檐,被捕。巡按皇城御史刘廷元,审了他,向神宗奏报:张差“按其迹若涉疯癫,稽其貌实系黠猾”。刘延元的真正意思,是...
-
细说中国历史之秦汉:五〇、戾太子刘据
细说中国历史之秦汉:五〇、戾太子刘据戾太子刘据,是汉武帝的儿子。他是卫皇后所生,所以也称为卫太子。为什么叫做戾太子呢?刘据是一个悲剧人物。“戾”,是刘据死后的谥号。对于这里“戾”的解释,有不同的意见。有人说是有罪,有人说是犯了过失。戾太子,或许还有不听话的太子,古怪的太子,倒霉的太子的意思。汉武帝二十九岁时,刘据才出生...
-
细说中国历史之秦汉:九二、连辽西乌桓也入于曹操掌握
细说中国历史之秦汉:九二、连辽西乌桓也入于曹操掌握冀、并、青、幽四州,加上已有的兖州、豫州、徐州,与司隶校尉部,全国的十三州部之中,曹操还没有拿到手的只剩五州。这五州是刘表的荆州,刘璋的益州,马腾、韩遂所占的凉州,士燮兄弟所占的交州,以及孙策的弟弟孙权所占有的扬州。但是扬州六郡.孙权只占了五郡,九江郡(安徽寿县蚌埠一带...
-
细说中国历史之元朝:五二.文宗图帖睦尔
细说中国历史之元朝:五二.文宗图帖睦尔倘若泰定帝也孙铁木儿不按照元朝世祖以来历代皇帝的惯例,每年移驾到上都去避暑,而留在大都坐镇,也许他死后不致发生燕帖木儿窃占大都,偷迎图帖睦尔,拒天顺帝阿速吉八入京的事。泰定帝为人忠厚,注意到当年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违背对乃兄武宗海山的约定,舍武宗之子和世琼与图帖睦尔,而立他自己的儿子...
-
细说中国历史之清朝:一三一、戊戌政变
细说中国历史之清朝:一三一、戊戌政变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一书中说,荣禄自从李鸿章被免掉总理衙门大臣以后便十分害怕,害怕自己的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之职亦将不保。恰好,在七月二十六日,光绪特召荣禄的部下袁世凯晋京陛见,而并不同时召见荣禄,这就叫荣禄更加害怕。 在荣禄所统辖的三支军队之中,以袁世凯的“新建陆军”为最坚强。聂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