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朝那些事儿:【投机】
明朝那些事儿:【投机】永乐大典是解缙一生的最辉煌的成就,也是他一生最高点,然而在此书完结时,那些欢欣雀跃的人中却没有解缙的身影,因为此时,他已经从人生的高峰跌落下来,被贬到了当时人迹罕至的广西。为什么才高八斗、功勋卓著的解缙会落到如此境地呢?谁又该对此负责呢?其实解缙落到这步田地完全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咎由自取。因为...
-
明朝那些事儿:第二十三章 终点,起点
明朝那些事儿:第二十三章 终点,起点此时大明帝国的内部,也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战争造成的破坏已成为过去,经济得以恢复,国库渐趋充盈,朱元璋通过自己的努力使这片饱经战火摧残的土地恢复了生机。朱元璋对此也十分满意,应该说,他是一个好父亲,好祖父。幼年的不幸遭遇使得他不愿自己的子孙受苦。为了让继承人可以安心的统治天下,为了...
-
明朝那些事儿:【不祥的预兆】
明朝那些事儿:【不祥的预兆】领悟了“知行合一”的王守仁不再空谈理论和哲学,因为残酷的现实让他明白,光凭说教和四书五经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要让土匪放下手中的刀,最好的方法是用火枪。怀揣着这种理念,王守仁即将迎来自己人生中最为艰难的考验。对这些土匪,他一直十分纳闷,既不经看,也不经打,如此的一群废物,怎么就敢如此嚣张搞规模经...
-
明朝那些事儿:【一块砖头引发的血案】
明朝那些事儿:【一块砖头引发的血案】在徐阶看来,把严世蕃放出来比关在笼子里好,让他去飞,让他去闯,终有一天会惹出麻烦的。正如所料的那样,麻烦很快就来了,但肇事者不是严世蕃,而是另一位老熟人——罗龙文。这位仁兄前面已经介绍过了,他是胡宗宪的同乡,为剿灭徐海当过卧底,立过大功,但之前也说过,此人心胸狭窄,好挑是非,不太讲道...
-
明朝那些事儿:【幽默】
明朝那些事儿:【幽默】记得不久前,我去央视对话节目做访谈,台下有问观众站起来,说,之前一直喜欢看你的书,但最近却发现了个问题。什么问题?之前喜欢看,是因为你写的历史很幽默,很乐观,但最近发现你越来越不对劲,怎么会越来越惨呢?是啊,说句心里话,我也没想到会这样,应该改变一下,这么写,比如崇祯没有杀袁崇焕,皇太极继位的时候...
-
明朝那些事儿:第八章 传奇就此开始明朝那些事儿:【一号人物登场】
明朝那些事儿:第八章 传奇就此开始明朝那些事儿:【一号人物登场】李东阳决不是刘瑾的同情者,他之所以会犹豫,恰恰是因为他注意到了被其他大臣忽视的因素——朱厚照的性格。焦芳的背叛只不过是个偶然因素,刘瑾之所以能够成功,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朱厚照,这位玩主是不会杀掉自己的玩伴的,而“八虎”也绝对不会坐以待毙。李东阳是一个深思熟虑...
-
明朝那些事儿:【待遇问题】
明朝那些事儿:【待遇问题】当然了,这事到底是谁干的,大家心里都有数。这位泰州学派的领军人物虽然通晓黑白,张居正大人却是黑白通吃,虽然何心隐是他老师(徐阶)的同门,虽然何心隐曾经与他并肩作战,共同解决了严嵩。但对张居正而言,朋友还是敌人,只有一个判断标准: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曾经的敌人除掉了,曾经的学生除掉了,曾经的盟友...
-
明朝那些事儿:【隐藏者的图谋】
明朝那些事儿:【隐藏者的图谋】曹吉祥和石亨所不知道的是,五月的那次弹劾,策划者并非只有徐有贞一个人,这次攻击的实际组织者是另一个人——李贤。在徐有贞看来,这个叫李贤的人是他一手提拔的,绝对忠实于他,事实上,这个人也确实极为精明强干,很能帮得上徐有贞的忙(史载:颇得其力)。所以他与李贤共同策划了对曹、石等人的攻击行动,并...
-
明朝那些事儿:【血书】
明朝那些事儿:【血书】许显纯怕了,他怕汪文言的诅咒,于是,他找到了一个解决方法:杀死汪文言。死后对质还在其次,如果让他活着对质,下一步计划将无法进行。天启五年(1625)四月,汪文言被害于狱中,他始终没有屈服。同月,魏忠贤的第二步计划开始,杨涟、左光斗、魏大中等东林党人被逮捕,他们的罪名是受贿,而行贿者是已经处决的熊廷...
-
明朝那些事儿:【一个过于优秀的太监】
明朝那些事儿:【一个过于优秀的太监】决心下了,可该怎么动手呢?扫把不到,灰尘不会自己跑掉,张居正明白这个道理。但现在的高拱已经今非昔比,连无比狡猾的徐老师都败在他的手下,单凭自己,实在没有胜算。而且这位六十高龄的高老头身体很好,每天早起锻炼身体,精神十足,等他自然死亡太不靠谱。就在山穷水尽之际,一个人进入了张居正的视野...
-
明朝那些事儿:第十七章 奇迹
明朝那些事儿:第十七章 奇迹此时的高迎祥,已经来到陕西。他之所以来陕西,是因为此时的陕西比较好混。虽说洪承畴一直都在陕西,而他手下的洪兵也相当厉害,但他最近正在陕北对付另一位老冤家李自成。不知是李自成让他来帮忙,还是听说陕西巡抚比较软,高迎祥义无反顾地来了,单程。自古以来,从下至上,要想进入陕西,必先经过汉中,所以当年...
-
明朝那些事儿:【道统】
明朝那些事儿:【道统】几年来,杨涟一直在看。他看见那个无恶不作的太监,抢走了朋友的情人,杀死了朋友,坑死了上司,却掌握了天下的大权,无需偿命,没有报应。那个叫天理的东西,似乎并不存在。他看见,一个无比强大的敌人,已经出现在自己的面前。在明代历史上,从来不缺重量级的坏人,比如刘瑾,比如严嵩,但刘瑾多少还读点书,知道做事要...
-
明朝那些事儿:第七章 不起眼的敌人
明朝那些事儿:第七章 不起眼的敌人以上,就是万历同志执政四十余年的大致成就,具体说来,就是斗争、斗争、再斗争。先斗倒张居正,再斗争国本、妖书、梃击,言官、大臣、首辅轮番上阵,一天到晚忙活这些事,几十年不上朝,国家是不怎么管了,山东、山西、河南、江西及大江南北相继告灾,文书送上去,理都不理。而更滑稽的是,最大的受害者不是...
-
明朝那些事儿:【以德服人】
明朝那些事儿:【以德服人】其实江彬一直是个运气不错的人,他大字不识几个,从小所学专业是打架斗殴,偏偏跟对了老板,顿时飞黄腾达,一发不可收拾。杨廷和对他客客气气,张永不敢招惹他,钱宁被他关进牢房,混到这个地步,也算是到头了。直到他碰见了王守仁。费尽心思想夺人功劳,却是竹篮打水,打小报告挖坑设圈套,最后自己掉了进去。失败,...
-
明朝那些事儿:第四章 夜半歌声
明朝那些事儿:第四章 夜半歌声真正的机会到来了。十月二十三日,工部主事陆澄源上书,弹劾崔呈秀,以及魏忠贤。崇祯决定,开始行动。因为他知道,这个叫陆澄源的人并不是阉党分子,此人职位很小,但名气很大,具体表现为东林党当政,不理东林党,阉党上台,不理阉党,是公认的混不吝,软硬都不吃,他老人家动手,就是真要玩命了。接下来的是例...
-
明朝那些事儿:第十八章 北京保卫战明朝那些事儿:【西直门前锋战】
明朝那些事儿:第十八章 北京保卫战明朝那些事儿:【西直门前锋战】也先原先认为,京城已经是个空架子,只要兵临城下,自然会不战而胜,可当他来到北京城下,整兵出战时,才惊奇的发现,那些他认为绝对不堪一击的明军已经摆好阵势,在城外等待着他。也先是一个有着丰富军事经验的人,单从气势上,他就已经看出,守在门前的这帮人是来拼命的,实...
-
明朝那些事儿:【无敌舰队】
明朝那些事儿:【无敌舰队】我们之前曾不断用舰队这个词语来称呼郑和的船队,似乎略显夸张,一支外交兼寻人的船队怎么能被称为舰队呢,但看了下面的介绍,相信你就会认同,除了舰队外,实在没有别的词语可以形容他的这支船队。托当年一代枭雄陈友谅的服,朱元璋对造船技术十分重视,这也难怪,当年老朱在与老陈的水战中吃了不少亏,连命也差点搭...
-
明朝那些事儿:【意外的意外】
明朝那些事儿:【意外的意外】大凌河失陷了,皇太极走了,孙承宗也走了,这就是崇祯四年大凌河之战的结果。但还有一个结果,是很多人并不知道,也没有料到的。而这个结果的出现,和袁崇焕同志有莫大的关系。袁崇焕杀掉毛文龙后,皮岛的局势很稳定,过了一年,就开始闹事。闹事的根本原因,还是毛文龙,因为这位兄弟太有才能,以致于他在岛上的时...
-
明朝那些事儿:【取胜之道】
明朝那些事儿:【取胜之道】就工作能力而言,申时行是十分卓越的,虽说比张居正还差那么一截,但在他的时代,却是最为杰出的牛人。因为要当牛人,其实不难,只要比你牛的人死光了,你就是最牛的牛人。就好比你上世纪三十年代和鲁迅见过面,给胡适鞠过躬,哪怕就是个半吊子,啥都不精,只要等有学问、知道你底细的那拨人都死绝了,也能弄顶国学大...
-
明朝那些事儿:【惊变】
明朝那些事儿:【惊变】孙燧的判断是正确的,因为几乎就在同一时刻,朝中发生了一件事情,而这件事最终让朱宸濠的阴谋败露了。宁王朱宸濠一度很自信,因为他已经买通了钱宁、杨廷和等朝中位高权重的人,自认为后台够硬,可他没有想到,他的这番动作却得罪了一个更为强势的人。这个人就是江彬。江彬是武将出身,陪同朱厚照出巡北方,还参加了多次...
-
明朝那些事儿:【陷阱】
明朝那些事儿:【陷阱】自从“庚戍之变”后,徐阶的日子是越过越好了,虽然没有进入内阁,却享受着内阁成员待遇,被封为太子太保(从一品),还经常被叫到西苑,陪皇帝陛下聊天喝茶,成为了朝中的红人。徐阶有点忘乎所以了,际遇的变化使他产生了错觉,皇帝的宠信,同僚的逢迎,这一切都让他相信,胜利似乎已经不再遥远。事实上,真正的机会并未...
-
明朝那些事儿:【朱祁镇的圈套】
明朝那些事儿:【朱祁镇的圈套】景泰元年(朱祁钰年号,公元1450)元月,朱祁镇突然一反常态,主动找到也先,表示愿意配合他去向京城要赎金。也先闻言大喜过望,他正缺钱花,这位人质竟然主动要求去要钱,实在是出乎意料之外,他连忙询问派何人前去,何时动身。朱祁镇却不慌不忙地告诉他,什么时候动身都可以,但有一个条件,就是派去的使者...
-
明朝那些事儿:第十九章 选择
明朝那些事儿:第十九章 选择明朝的道路就此确定,不妥协,不退让。相应的结果也很确定,皇太极带着兵,再次攻入关内,开始抢掠。这次入关的,可谓豪华阵容,清朝最能打的几个,包括阿济格、多尔衮、多铎、岳托,全都来了,只用三天,就打到密云,京城再度戒严。要对付猛人,只能靠猛人,崇祯随即调祖大寿进京,同时,他还命令陕西的孙传庭、山...
-
明朝那些事儿:【最后一道命令】
明朝那些事儿:【最后一道命令】于谦把手指向了兵部侍郎吴宁,下达了他的最后一道命令:“大军开战之日,众将率军出城之后,立即关闭九门,有敢擅自放入城者立斩!”听到这道命令,连石亨这些杀人不眨眼的武将也被震惊了,这就意味着但凡出城者,只能死战退敌,方有生路,如果不能取胜,必死无疑!真的豁出去了!所有的人都惊讶地看着于谦,他们...
-
明朝那些事儿:第三章 天下的对弈明朝那些事儿:【不听话的下属】
明朝那些事儿:第三章 天下的对弈明朝那些事儿:【不听话的下属】一切正如海瑞预料的那样,皇帝震怒,满朝轰动,关入监牢,等待处斩。但让他感到纳闷的是,自己的情节应属于极其恶劣,罪大恶极,斩立决都嫌慢的那一类,可左等右等,挂在头上的那把刀却迟迟不落下来。因为皇帝还不打算杀他,在听完黄锦的话后,他愣了一下,捡起了那份奏疏,看了...
-
明朝那些事儿:【读书人的最高荣誉】
明朝那些事儿:【读书人的最高荣誉】在此,我们还要介绍一下明朝的科举制度,这是明朝的一个特色。科举制度并非自明朝起,却在明朝发扬光大,说来真是有趣,唐宋时虽有科举,但录取名额十分之少,一科往往只取几十人。明朝自洪武三年(1370)年起开科举,实行扩招,这下子想做官的人就挤破了头。纷纷以读书为业,这些人就是后来明朝文官势力...
-
明朝那些事儿:【名将是怎样炼成的】
明朝那些事儿:【名将是怎样炼成的】如同前面所说,我们会对历史中某些本质性的东西进行分析,当然了,还是用我的方式。很多人都羡慕名将的风采,也很想体会一下在战场上指挥千军万马的感觉,所以军事论坛里往往人满为患,很多军事迷都恨自己没有出生在金戈铁马的年代。但实际情况是,历史上的名将毕竟只是少数,大多数的都是类似三国志游戏里面...
-
明朝那些事儿:【关于后宫参政问题的调研】
明朝那些事儿:【关于后宫参政问题的调研】这是个十分有趣的问题,纵观整个明代,什么事情都有,太监专权,大臣独裁,可偏偏老婆(后宫)参政的问题并不多见,什么女主当国,垂帘听政,压根就没有市场,看上去很让人费解,但只要略为分析,就会发现,其实原因十分简单。先介绍一下相关知识,要知道,在中国历史上,女性参政折腾事的并不少见,但...
-
明朝那些事儿:【终点】
明朝那些事儿:【终点】如果事情就这样结束,解缙也许会作为一个囚徒走完自己的一生,或者在某一次大赦中出狱,当一个老百姓,找一份教书先生的工作糊口,但上天注定要让他的一生有一个悲剧的结局,以吸引后来的人们更多的目光。永乐十三年(1415),锦衣卫纪纲向朱棣上报囚犯名单,朱棣在翻看时找到了解缙的名字,于是他说出了一句水平很高...
-
明朝那些事儿:【对话】
明朝那些事儿:【对话】怎么处理袁崇焕,这是个问题。其实崇祯并不想杀袁崇焕。十二月一日,逮捕袁崇焕的那天,崇祯给了个说法——解职听堪。这四个字的意思是,先把职务免了,再看着办。看着办,也就是说可以不办。事实上,当时帮袁崇焕说话的人很多,看情形关几天没准就放了,将来说不定还能复职。但九个月后,崇祯改变了主意,他已下定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