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麻隧之战
麻隧之战 秦桓公败了一场,觉得很痛,就又老老实实地窝在本国里,而且一老实就老实了十一年。这哥们儿绝对不是个有水平的国家领导人。以前他的老祖宗秦穆公向外表示坚持和平共处N项原则时,那是想一心一意搞建设,然后到处搜罗人才,不管年纪多大,不论出身好坏,只要面试过关,统统录为己用。于是秦国很快就从一个新嫩诸侯成为当时的...
-
兄弟相残Ⅱ——草包司令
兄弟相残Ⅱ——草包司令 本章的标题,取自柏杨先生白话版《通鉴纪事本末》典故取自《伊索寓言》。有个农夫在悬崖绝壁的山径上,赶一匹驴子,驴子紧傍着悬崖绝壁走。农夫心惊肉跳,拉它往里靠一点,它不肯,稍微用力,它反而咆哮撕咬,乱踢乱跳,结果栽下万丈深谷。农夫伸头下望,一脸严肃的说:“驴老爷,你赢了!杨广的后半生,就是这...
-
报复与毁灭
报复与毁灭 接着,我们来看看吐谷浑吧先来说说吐谷浑国名的由来吧公元283年(晋太康四年,司马炎在位),鲜卑慕容部的首脑慕容涉归去世。慕容涉归有三个儿子,庶长子为慕容吐谷浑,在慕容涉归在世时,慕容吐谷浑得到了1700户的部众,嗣子为慕容廆,幼子慕容运然而,慕容涉归去世后,嗣子慕容廆却未能继承他的位子,他的弟弟慕容...
-
定军山
定军山 他首先把弟弟曹植、曹彰都遣送回他们自己的封地,要他们好好地在那里过自己的生活。然后就着手整理他们的黑材料曹植当时是临淄侯。他此前虽然跟他的老哥进行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夺储大战,差点当上了魏世子,可后来以失败而告终。到了这时,他也知道自己的前途就这样了,因此又全面恢复诗人那种颓废生活。如果是一个宽厚的老大,肯...
-
盛世之臣
盛世之臣 开皇十八年,隋朝还发生了另一件大事——东征;东征的对象乃是高句丽高句丽是中国东北古代少数民族扶余人所建立的,历史极为悠久,据说是在公元前37年所建,发源地在中国的吉林省。而后,经历了漫长的扩张战争后,高句丽的势力范围扩展到朝鲜半岛北部,而在隋朝,朝鲜半岛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高句丽在北,新罗在东南,百...
-
第五章 黄巢起义 草军奋起
第五章 黄巢起义 草军奋起 大顺元年(890年)四月,皇帝李晔得到奏报,当时威势最盛、实力最强的河东节度使李克用被朱全忠、李匡威、赫连铎联手在蔚州、碣山打败,其部将安金俊战败身死,部将石君和被生擒,部将申信投降了赫连铎皇帝李晔看完奏报,将其掷在龙案上,兴奋地在殿内踱来踱去。那个时候韦昭度讨伐蜀中还算顺利,现在兵...
-
再次死里逃生
再次死里逃生 现在晋国的首席大臣是荀瑶。这哥们儿也是个有水平的猛人,执政以来,打完这个又打那个,把晋国的国际形象打造得很好。可他也跟赵无恤一样,都在一心一意地发展自己的力量。他把韩赵魏几家老大请来,说中行氏和范氏的土地在那里留着也是留着,不如咱们平分了吧全票通过于是,四卿拿着尺子跑到两卿的传统地皮里,瓜分那两家...
-
无奈的仁孝
无奈的仁孝 尔朱荣继续在犯错,第二个错误——没有立即登极尔朱荣是有机会登极的,会成为他阻力的人,他已经不分贤愚杀了个干净;而元子攸同志,如今已经成了他的政治俘虏,跟其一块北渡黄河的哥哥元劭和弟弟元子正都已被诛杀,甚至元子攸本人也心怀疑惧,还曾经有过主动禅位的表示;尔朱荣的重要部将高欢,也建议尔朱荣尽快称帝,手下...
-
吕蒙的故事
吕蒙的故事 建安二十年(215年)七月,曹操来到阳平,天天大喊大叫着要把张鲁彻底粉碎曹操的部队本来人口数量就多,再加上前几个月对氐人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屠杀活动,把那个残暴的一面表现得很突出。张鲁一听说敌人军容整齐地杀上来,吓得就要当场尿裤子,开了个会,想投降算了,以后虽然不能当这个汉中一把手,但还可以在曹操的政...
-
失误
失误 就在秦国宣布撤军之后,郑国又跟晋国达成协议,同意晋国的条件。其实这个条件一点也不苛刻,就是让亲晋国的公子兰太子,以后当郑国的国君,只要晋国发出号召,叫他们打谁他们就打谁负责监控郑国的杞子知道后,当场气爆,马上派人跑过秦国去把这个情况向老大作了汇报秦穆公一听,这个郑国他娘的,做得也太过分了,你要跟晋国和好,...
-
高骈出征
高骈出征 黄巢在岭南不断攻城略地,以皇帝李儇为代表的朝廷可谓是忧喜交加。忧的是岭南本是朝廷兵力薄弱之处,黄巢大军兵锋在那里所向无敌;喜的是黄巢大军毕竟远离了富庶的江淮地区,对京城长安的威胁更加遥远。因此朝廷决定将黄巢防堵在岭南,不让其继续北上,并为此做出了相应的军事部署乾符六年(879年)四月,宰相王铎毛遂自荐...
-
联手
联手 虽然元载内心对鱼朝恩不满,但表面上却不敢显露出来,事实上如果按照派系来划分,元载算是李辅国一党的人,李亨在位时,他因与李辅国之妻同族而受到重用,管理漕运,李豫即位后被任命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即宰相),后又被授与天下元帅行军司马。元载虽然表面温和,但骨子里却是个不达目的不罢休的人宝应元年(762年)三月,朝...
-
邓艾很爽
邓艾很爽 司马望的大军虽然没有跟石苞发生冲突,但也没有撤回去,而是改变线路,直指荆州,作为江夏和襄阳的外援这时胡烈已经带着部队跟施绩接上火。结果,施绩不是对手,被大破了一把。司马望就带着那支部队回去了孙皓接到消息后,非常生气,当年(268年)的十一月,又派丁奉和诸葛靓出马,从芍陂向合肥进军,但却打不过司马骏,一...
-
身首异处
身首异处 谗杀刘晏最终达到了报复的目的,这让杨炎很是得意,不过他同时也没有想到随着刘晏被杀,很多人开始为这位理财家鸣冤叫屈起来。杨炎本以为很多人嫉妒刘晏的才能,现在刘晏被杀,这些人应该额手相庆才对,然而事实却出乎杨炎的预料,当时很多人纷纷上疏李适为刘晏鸣不平,这其中包括王公贵族,同样也包括拥兵自重的地方节度使例...
-
诸葛恪北伐
诸葛恪北伐 在东吴和魏国都在进行内乱时,蜀国似乎没出现什么大事,好像很国泰民安,形势一片大好这时,蜀国军方的领导人仍然是姜维姜维这时虽然觉得活得一点儿不爽,但蜀国高层对他还是很支持的——至少表面上是这样,能够放手让他指挥部队,主持国防事宜姜维拿枪杆子拿了这么多年,主动出击了很多次,可胜仗数起来却没有几次,大多数...
-
最痛苦的善后
最痛苦的善后 之所以杨勇要深吸一口气,最大的原因,莫过于晋王杨广的虎视眈眈杨广乃是杨勇的胞弟,但是,其性格跟杨勇比,却是千差地别杨广的特点,可以用一个字概括——装“装”是政治人物的基本功,从古至今皆是如此,不管暗地里是怎么样的男盗女娼,在表面上,一定是光鲜夺目风采照人的。每个政治人物基本都在装,如杨勇这样能勇敢...
-
檄文
檄文 隋朝后半段的故事,要从一顿饭开始这顿饭的时间是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冬至夜,用我们江阴人的话说,这是顿“冬夜饭”。只是吃这顿饭的,不是一般家庭,而是隋朝的满朝大臣在隋朝,冬至是个重大的节日,时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每到这一天,操劳了一年的民间百姓,不管多穷多苦,总是要置办几件新衣裳,另外,再准备一桌...
-
一个职位引发的动乱
一个职位引发的动乱 贞元二十一年(805年)正月初一,李适在长安大明宫含元殿举行了盛大的朝贺仪式,外戚、诸王、朝臣都齐聚含元殿,向李适祝贺新年。端坐在宝座上的李适在这一年已整整做了25年皇帝,刚即位时的削平藩镇振作朝纲的雄心,早已经烟消云散,此刻已成为一个白发苍苍的垂暮老人,但毕竟经历动乱风雨,千钧一发能够维持...
-
出卖_1
出卖 侯景趾高气扬地迈上太极殿的石阶,身后顶盔贯甲全副武装的五百名甲士相随。侯景有资格傲慢,一年前如同丧家之犬,而今大国征服者。侯景一跛一跛地迈着步子,谁敢笑话我,我砍下他的一条腿侯景的傲慢只表现在太极殿外,进了大殿,立即感受到无尽的压抑。须发皆白的老皇帝萧衍不怒自威,宛如一尊古佛高踞须弥宝座。在胜利者面前,萧...
-
励精之主
励精之主 杨谅有没有听取裴文安的建议呢?答案是,听了。听了之后,他做出的安排是——派遣所署大将军余公理从太谷出发,攻击河阳;大将军綦良从滏口出发,攻击黎阳;大将军刘建从井陉出发,攻略燕、赵;柱国乔钟葵从雁门出发,任命裴文安为柱国,与柱国纥单贵、王聃等发兵直指京师有人说杨谅不是挺靠谱的吗?好吧,我想说的是,杨谅之...
-
秋后算账
秋后算账 曹叡终于决定不跟蜀国玩了,但诸葛亮的心情又飙了起来,带着大军又出祁山太和五年(231年)二月,诸葛亮叫李严在汉中主持工作,然后自己带着各路大军出发。诸葛亮前几次进军,虽说不是以失败而告终,但可以说是以不胜而告终。而且每次不胜,不是因为打得不好,部队战斗力不强,而是因为后勤工作跟不上,部队才刚刚开打,粮...
-
面子战争Ⅳ——历史第一折腾男
面子战争Ⅳ——历史第一折腾男 很久没有说到杨广了。自从雁门之围后,杨广就不再是隋末的主角,隋末的主角变成了起义军,尤其是李密、翟让所率的瓦岗军,杨广只是个配角,当然,这个配角有些抢戏,某种程度上说,隋末到底发展如何,要看他的脸色那么,杨广最近在干啥呢?请看大业十二年,杨广诏命毘陵通守路道德集结十个郡数万人的军队...
-
不消停的蒙古人
不消停的蒙古人 被夹在高欢和元修中间的,当然不只有高家兄弟,还包括贺拔兄弟。当然,区别是,贺拔兄弟并没有不作答,他们倒向了元修不作答肯定会倒霉,但是作了答,如果自己不够谨慎,同样也会倒霉为了作答,贺拔岳首先要做的,是探底。高欢实力有多强,他是否有野心,他能不能信任,这些都是贺拔岳要弄明白的于是,贺拔岳首先派去了...
-
瓦岗风云Ⅰ——翟知足
瓦岗风云Ⅰ——翟知足 进退的问题解决了,眼下,就是如何进的问题了;或者,更简单点说,如果搞定宋老生的问题了。当然,要解决问题,还是要利用他的弱点——轻躁李建成和李世民就认为:“老生勇而无谋,以轻骑挑之,理无不出;脱其固守,则诬以贰于我。彼恐为左右所奏,安敢不出!”两手准备,最好的情况,咱一挑战,他就出击,那就省...
-
陛下有萧纶,我有柳仲礼
陛下有萧纶,我有柳仲礼 在中国进入大一统的帝制时代以来,处理跟北部游牧民族的关系,一直是中原政权比较头疼的问题。以两汉和匈奴的关系为例,似乎无论采取什么策略,都并不能彻底解决问题西汉初年跟匈奴和亲,但也没能带来实质性的和平,文帝时期匈奴曾经三次发动了大规模的边境侵扰汉武帝时期则采用了强硬的军事行动,从军事角度而...
-
复楚国
复楚国 秦军的主帅是子蒲、子虎两个人,部队规模为车五百乘。如果不知道那时战车一乘的配备,你一定会以为,五百乘是一支很小的军队。其实这个以为是错误的那时,一乘车上有甲士三人,车下步卒七十二人,后勤人员二十五人,共计一百人。五百乘就是五万大军子蒲虽然在历史上没有名,连他的基本履历都没人知道。但没有名,并不代表他没有...
-
英雄悲歌之李密Ⅲ——痛苦的主角
英雄悲歌之李密Ⅲ——痛苦的主角 一个人,当他在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环顾左右,赫然发现能够拯救他的人,居然是他不共戴天的仇敌时,他会怎么想呢民国中期,国共合作发动北伐,北洋军阀直系的吴佩孚和孙传芳接连遭遇挫败,眼看失败不日将至。在此危亡关头,能够拯救他们于水火的,只剩下了一个——奉系军阀张作霖孙传芳跟张作霖关系很...
-
变态皇帝
变态皇帝 我们回过头来看看尉迟迥的这次造反杨坚派出去讨伐尉迟迥的人,是老将韦孝宽。很快,韦孝宽就率军来到永桥城(河南省武陟县西),将领们要求立即发起攻击。韦孝宽说道:“城小而固,若攻而不拔,损我兵威。今破其大军,此何能为!韦孝宽本人便是守城的高手,玉璧之战更是中国历史能够写入经典战例榜的守城之战;能守城的,当然...
-
英雄悲歌之李密Ⅶ——少数人的真理
英雄悲歌之李密Ⅶ——少数人的真理 夏政权的兴衰方式,或许是中国历史乱世政权中最为奇特的——窦建德在极短的时间里,依靠着他的政治宣传,建立了一个相当稳固的政权;然而,在一场原本与其无关的战争后,这个政权居然瞬间土崩瓦解…然而,如果仔细分析一下局面,我们会发现,夏政权目前的态势,只能称之为瓦解,而不能称之为覆灭——...
-
平乱
平乱 高人一等的智慧、骄人的战绩使侯景极度自信,眼神更加锐利。他坐在一张精致的胡床上,穿着长靴的脚垂到地面。宋子仙、郭元建、王伟、索超世等亲信谋士、将领们分别列坐两侧侯景手握一封书信轻轻敲打膝盖,用那独特嘶哑的声音问道:“高王令我去晋阳,你们怎么看?王伟抢先说道:“前些日子流传高王已死。无风不起浪,如若未死定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