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细说中国历史之明朝-五八、英宗
细说中国历史之明朝-五八、英宗明朝的国运,在英宗朱祁镇之时急转直下。他九岁即位,三十八岁死,中间有七个半年头皇位被景帝朱祁钰占有。即位之时,他年幼无知,国家大计方针,全由太皇太后张氏主持。张氏知书识礼,信任老臣,一切事由旧章,虽有对北元阿岱可汗(阿台)与麓川土司思任发的战事,而国力未损。她也颇能制抑太监王振,要等到正统...
-
细说中国历史之明朝-十八、明玉珍、明昇
细说中国历史之明朝-十八、明玉珍、明昇明玉珍是湖北随州人,农夫出身,“身长八尺余”,眼中瞳人成双(目重瞳子)。他在家乡纠合了一千多人,在“青山”上筑寨自保,被徐寿辉威逼入伙。其后,奉徐寿辉之命,西取归州(归),到夔州(奉节)一带抢粮。至正十七年十二月,他听说元军在重庆的很少,便溯江而上,取了重庆;次年,攻下成都、嘉定,...
-
细说中国历史之隋唐-20:王世充
细说中国历史之隋唐-20:王世充在隋末诸雄中,王世充既不同于窦建德等自拉的武装,也不同于李渊从隋末内部分化出来的政权,更不同于宇文化及用政变方式营建的集团,其是在忠于隋朝和背叛隋朝的边线上走出的军事力量。王世充,字行满,家庭背景很是复杂,父亲王收官至怀、汴二州长史。他一头卷发,声音颇尖,有城府,多权谋,读了不少儒家经典...
-
细说中国历史之民国创立-一三、庚子惠州之役
细说中国历史之民国创立-一三、庚子惠州之役庚子惠州之役,起事于庚子年闰八月十五日(1900年10月8日),而筹划则开始于己亥年(1899年)秋冬之际,孙中山命令陈少白回港创办《中国日报》之时。(陈少白的五年放逐令刚刚期满。)《中国日报》在己亥年十二月出版。社址设在中环士丹利街二十四号。十月间,毕永年已经邀约了两湖的哥老...
-
细说中国历史之清朝:一〇八、新疆
细说中国历史之清朝:一〇八、新疆新疆那时候尚未建省。清廷在惠远城设有“伊犁总统将军”一人,节制天山南北。将军之下,设有参赞大臣四人,分别驻在惠远、塔尔巴哈台(塔城)、乌鲁木齐、喀什噶尔(疏附)。乌鲁木齐于乾隆三十八年改称迪化州,参赞大臣改称都统。这迪化州及其所辖的阜康县、孚远县、奇台县、昌吉县、绥来县,被划入甘肃省。(...
-
细说中国历史之明朝-六二、夺门之变
细说中国历史之明朝-六二、夺门之变景帝除了这位皇太子朱见济以外,没有其他的儿子。而朱见济不幸在景泰四年十一月病死。次年四月,御史钟同上疏,请复立英宗的儿子沂王朱见深为皇太子。五月,礼部的一个郎中(司长),管仪制的章纶,也上疏请求复立朱见深为太子,并且要求景帝在每一个月的初一、十五,与各种节日,率领文武百官,朝见“太上皇...
-
细说中国历史之清朝:一一〇、辛酉政变
细说中国历史之清朝:一一〇、辛酉政变辛酉年,是咸丰十一年(1861年)。“辛酉政变”是慈禧太后第一次夺取政权。(第二次是在光绪二十四年,戊戌。)慈禧太后是满洲人,叶赫国王室那拉氏的苗裔。因此,她的姓是叶赫那拉氏,她的名字叫做“兰儿”。父亲是惠徵,官居安徽宁池广道,死在任上,丢下她与一个哥哥,一个妹妹、一个弟弟,生活十分...
-
细说中国历史之隋唐-101:楚
细说中国历史之隋唐-101:楚建立楚的武穆王马殷,字霸图,许州郡陵(今河南鄂陵)人。马殷的出身相当特殊,是个木匠。在那个人们连温饱都难以解决的年代,木匠的活实在不好找,迫于生计,他应募到秦宗权的部队当了兵。因会做人,能打仗,且有股豪气,没出多时,马殷被提升为偏将。时秦宗权和杨行密争淮南,他派其弟秦宗衡率孙儒、刘建峰等将...
-
细说中国历史之隋唐-31:魏徵、王珪
细说中国历史之隋唐-31:魏徵、王珪中国古代政治,评价君臣的德行,有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即君得虚心纳谏,方为明君;臣能犯颜直谏,方为良臣。上有明君,下有良臣,才可使朝廷政治清明,以达天下大治。这样的君臣格局,中国历史上有,但出现的不多。在不多的几次中,最为人所传颂的是贞观时期。其具体的表现,首先是唐太宗与魏徵的关系,其...
-
细说中国历史之清朝:一〇五、捻
细说中国历史之清朝:一〇五、捻“捻子”是清朝嘉庆以来,淮河流域老百姓的一种自卫组织。人多的叫做大捻,人少的叫做小捻。捻子与白莲教是两回事:捻子是公开的地方性的自卫结合;白莲教是秘密的全国性的反清组织。然而白莲教由于是秘密的、全国性的、反清的,当然重视这些极有力量的捻子队伍,而渗透在里面,加以运用。安徽毫州的捻子首领张乐...
-
细说中国历史之秦汉:一八、六王毕,四海一
细说中国历史之秦汉:一八、六王毕,四海一秦王嬴政当政时,秦国的经济实力已经远远超过了东方六国,秦国的军事实力也已经强锐无敌。当时的秦国,在列国关系中,已经成了说一不二的“老大”。列国的国君和政要,已经谈秦色变。当时,统一天下,已经成为秦人直接的政治目标。秦王嬴政策划并且指挥了逐一翦灭六国的战争。《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
-
细说中国历史之宋朝:65:金章宗与卫绍王
细说中国历史之宋朝:65:金章宗与卫绍王金章宗完颜璟,女真名麻达葛,他的父亲允恭被世宗立为太子,大定二十五年(1185年)先于世宗去世,他在当年就被世宗立为皇太孙,确定为皇位的继承人。大定二十八年岁末,世宗病重,就预作安排,让他摄政行事;同时命徒单克宁为太尉兼尚书令,把扶立新君的大事托付给这位重臣。次年正月初二,世宗在...
-
细说中国历史之清朝:一九、五入长城,称帝,改国号为“大清”
细说中国历史之清朝:一九、五入长城,称帝,改国号为“大清”皇太极及其所派遣的统帅,前后进入长城五次。第一次,在天聪三年(崇祯二年,1629年),他自己率领代善、莽古尔泰、阿济格、济尔哈朗、阿巴泰,与女真八个旗的军队,加上科尔沁族二十三个贝勒的蒙古兵,“孤注一掷”。目的却不是为了消灭明朝,只想取得明朝对他的大金汗国的承认...
-
细说中国历史之民国创立-一五、再接再厉
细说中国历史之民国创立-一五、再接再厉庚子惠州之役失败以后,孙中山于阴历九月二十五日(1900年11月16日)由台北回抵东京,写信给留在上海的平山周说:“兹改议着宫崎兄前去上海,因彼与前途相善,便于商量各件也。前交足下带去上海之信,望即由‘书留邮便’寄来横滨,交黎炳墀兄收入转交与弟可也。……”信中所指的“前途”是谁呢?...
-
细说中国历史之南北朝-四五 高欢父子的虐政
细说中国历史之南北朝-四五 高欢父子的虐政高欢起兵反尔朱氏时,曾告诫部众不要欺凌汉人。这一条,后来根本没有做到。东魏初年,文武官吏贪污成风,行台郎中杜弼要求高欢加以整顿。高欢不肯,他说:“弼上前来,我同你说。天下贪污,由来已久。现在督将的家属多在关西,宇文黑獭一直在招诱,是去是留,不少人都拿不定主意。江东又有萧衍这个吴...
-
细说中国历史之明朝-八六、图们可汗
细说中国历史之明朝-八六、图们可汗达延汗死时,由于长子图噜·博罗得先死,图的儿子博迪·阿拉克(卜赤)年幼,整个北元的领导权落入达延汗的第四个儿子,亦即俺答的父亲巴尔苏·博罗得之手,虽则巴仅是一个济农(“吉囊”,副王)而已。博迪.阿拉克成年以后,就可汗之位。然而他所能控制的,只限于左翼(东边)的三个万户;作可汗也只是作了...
-
细说中国历史之元朝:四九.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
细说中国历史之元朝:四九.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海山在至大四年(1311年)阴历正月去世,总计在位的时期还不满三年又七个月。他享年仅有虚岁三十一,由于太好酒好色。死后,被谥为“曲律可汗”,庙号“武宗",汉文的谥法是仁惠宣孝皇帝。爱育黎拔力八达于武宗死后,立即以“皇太子”、中书令兼领枢密院的地位接掌政权,把尚书省废了,把脱虎...
-
细说中国历史之隋唐-63:理财家刘晏
细说中国历史之隋唐-63:理财家刘晏一国之命脉,在于经济。唐朝之繁荣,得力于经济。掌管与调整经济事务,时称理财。唐朝前后出了许多理财家,刘晏是其中的佼佼者。刘晏,字士安,曹州南华(今山东东明东北)人。他进人仕途,进得相当奇。八岁那年,唐玄宗到泰山封禅,他随着一起去,在途中献了一篇颂词。唐玄宗见他年幼,甚是惊奇,让宰相张...
-
细说中国历史之明朝-五六、郑和
细说中国历史之明朝-五六、郑和成祖派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事,也是世界历史上的大事。(所谓西洋,指婆罗州以西的一切海洋。)以前,太祖朱元璋在称帝之时,曾经派遣使臣,分谕南海诸国,告以即位。但是,太祖对于诸国之来贡与否,并不关心。 成祖在即位以后,也派遣了蒋宾兴、王枢、王哲、成务、张谦、周航、李兴、闻良辅、宁善...
-
细说中国历史之清朝:三六、顺治出家之谜
细说中国历史之清朝:三六、顺治出家之谜在清朝这一边,顺治皇帝在十八年(1661年)正月初七日死。 传说他不曾死,而是“装死”,借此隐姓埋名,到五台山当了和尚。他留下一篇“遗诏”、九百五十八个字的洋洋大文,列举自己的十四大罪。在这一篇文章里面,没有一个字提到自己生病,或生了什么病,只淡淡地吩咐以玄烨为皇太子,“持服二十七...
-
细说中国历史之清朝:二六、扫荡李自成、张献忠
细说中国历史之清朝:二六、扫荡李自成、张献忠多尔衮在顺治元年(崇祯十七年,l644年)三月,听到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祯皇帝上吊的消息,便下决心乘虚而入,抢夺明朝的江山。他在四月初七日向努尔哈赤与皇太极的陵寝祭告,初八日统兵由盛京出发,八天以后,到了翁后镇。他不曾料到:明朝的山海关守将吴三桂,竟然派了代表来向他求救,欢迎他...
-
细说中国历史之秦汉:九八、夷陵战役
细说中国历史之秦汉:九八、夷陵战役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十一月,关羽在吴军强攻下败走麦城。十二月,死于章乡。次年,出现曹魏代汉的重大政治变局。曹丕终于作了皇帝。公元221年四月,刘备即皇帝位,改元章武,以诸葛亮为丞相。刘备耻于关羽遇害,决心出军击孙权。张飞军尚未出发,竞被帐下将所杀。七月,刘备亲自率军东进伐吴。八...
-
细说中国历史之隋唐-2:隋文帝
细说中国历史之隋唐-2:隋文帝从秦至隋创立四个大一统王朝的君主:秦始皇、汉高祖、晋武帝、隋文帝,在知名度上,是前二者响亮,然在历史评价中,当数隋文帝最高。不仅如此,即使在中国历代开国君主中,隋文帝也可以名列前茅。隋文帝于历史是大有功绩的,他的大功绩不仅表现在统一大业上,且表现在统一后对天下的治理。历史对隋文帝形象的记录...
-
细说中国历史之清朝:九、打下一片江山
细说中国历史之清朝:九、打下一片江山努尔哈赤有了额亦都、费英东、何和礼、安费扬古、扈尔汉这五员大将,简直是无往不利。他把尼堪外兰捉住杀了,还不过是一件小事。借口报仇,而拿下尼堪外兰的图伦城及其周围的一片领土,与领土之上的男女与马牛羊,才真正是实惠。有了尼堪外兰的一切,加上父亲塔克世所遗留给他的甲胄十三副、男女数十人、马...
-
细说中国历史之秦汉:五二、儒生的地位上升了
细说中国历史之秦汉:五二、儒生的地位上升了司马光评价汉武帝所说的“能尊先王之道,知所统守”,是对他肯定儒学的政治指导地位的政策的赞扬。汉武帝时代的一个重要的历史变化,就是空前抬高了儒学的地位。汉高祖刘邦曾经特别瞧不起儒生。刘邦打天下时,引兵过陈留,郦食其到军营前求见。刘邦问通报者:是个什么样的人?答道:看打扮,像个儒生...
-
细说中国历史之清朝:三三、顺治年少有为
细说中国历史之清朝:三三、顺治年少有为福临在多尔衮死后,于顺治八年(1651年)正月亲政。当时他年纪才十四岁,不懂得什么。朝中的大小事务,暂时有元老济尔哈朗及理政三王(尼堪、满达海、博洛)主持。范文程、洪承畴,在“内阁”替他批阅奏疏,发布旨令。地方的军政事务,也有若干在今日早已被人忘掉姓名的总督、巡抚分别负责。例如,江...
-
细说中国历史之宋朝:18:李继迁父子
细说中国历史之宋朝:18:李继迁父子党项的族源一说出自羌族,一说出自鲜卑。自南北朝末年在今青海东南黄河河曲析支之地初露头角后,经隋唐时期的内附迁徙,其中迁至夏州(今陕西靖边)周围的部族最为强大,称为平夏部。唐末,该部首领拓跋思恭出兵帮助唐朝镇压了黄巢起义,唐封其为定难军节度使,统辖夏、绥、银、宥、静五州,进爵夏国公,赐...
-
细说中国历史之南北朝-三三 崔浩之死
细说中国历史之南北朝-三三 崔浩之死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年)六月,在明元帝、太武帝两朝受重用三十多年的司徒崔浩,以修史“暴扬国恶”的罪状被杀。清河崔氏无论远近,姻亲范阳卢氏、太原郭氏、河东柳氏,都遭族灭。这是北魏的空前大狱。为什么会有如此惨酷的大狱?难道仅仅是修史产生的问题吗?让笔者从崔氏在北魏发迹说起。西...
-
细说中国历史之元朝:一五.击溃钦察人与俄罗斯人
细说中国历史之元朝:一五.击溃钦察人与俄罗斯人当花剌子模的阿拉·乌德丁向西奔逃时,成吉思可汗派了哲别与速不台二人率领三万精兵,负责追捕。他们两几追到里海之边,慢了一步,阿拉·乌德丁已经乘船逃进了里海。传说,有若干蒙古兵,勇气十足,连人带马,也进入了海水之中,企图赶上阿拉·乌德丁的船。结果,白白牺牲。 哲别与速不台心想:...
-
细说中国历史之隋唐-71:李[上朔下心]
细说中国历史之隋唐-71:李[上朔下心]为将者,战无须多,只要一次大战打出奇迹,便足以成名将。李[上朔下心]以雪夜人蔡州活捉吴元济的奇迹,成了唐中兴的名将,成了中国历史上数得着的名将。李恕,字元直,挑州临潭(今属甘肃)人。他是将门之子,且是名将之子,其父李晨,是解唐德宗奉天之围并收复长安的大功臣。他以父荫人仕,历任多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