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回住客店店主谈歹人-盼出海海客说异邦

第十五回住客店店主谈歹人:盼出海海客说异邦
江上鲤鱼吹白波,舟人打桨唱吴歌。
斜风细雨家千里,输与玄真一钓蓑。
小桃花落雨毵毵,桑叶青青试浴蚕。
好山好水鱼米贱,人生只合老江南。
——明代胡奎《江上漫兴二首》
上回说到星郎和柳哥儿启程去了湖州府挑选生丝,夏籥和杨哥儿留在宁波府钻研染色。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先说星郎二人的行迹。江南的水路繁密如渔网,三步一条河,五步一座桥,即便在冬天,也别有一番景致。舟橹摇摇,载着星郎和柳哥儿向着西北方向驶去:看那河畔竹林依依,虽是冬日,依然苍翠;望那远山枯藤老树,苍苍的自有古意;观河岸两边的寻常人家,灰瓦白墙,鸡鸣炊烟,于晨雾中隐现太平世界、江南水乡的富庶安稳。
这正如本朝一位诗人所赞叹:
江上鲤鱼吹白波,舟人打桨唱吴歌。
斜风细雨家千里,输与玄真一钓蓑。
小桃花落雨毵毵,桑叶青青试浴蚕。
好山好水鱼米贱,人生只合老江南。
从宁波府到湖州府,要经过绍兴府、杭州府诸多府县,既有水路,也有陆路,要走好几天。星郎二人日夜兼程,终于抵达太湖边上的湖州府。

爪哇、苏门答剌、苏禄,在今天的印度尼西亚、菲律宾一带;暹罗,即今天的泰国;天方,即今天的阿拉伯地区。南亚墨利加,即南美洲,明朝晚期的《坤舆万国全图》已经有此地名。

一到湖州府,星郎二人先寻了一处名叫“竹嘉客店”的旅舍住下。旅舍门口挂着一副对联,上联为“茂林修竹”,下联是“叠 清嘉”,院落内外陈设均十分雅致。进了门,星郎二人挂了号,交了例银,很快注意到已经有操山西和福建方言的丝绸客商也在挂号 投店。询问之下,果然如八老爷所说,他们也是早早赶来湖州府采买下一年生丝的。看来,湖州府的生丝的确闻名遐迩。湖州府的百姓大多以养蚕为业,有拜蚕神的习俗。江南有民谣唱道:
做天莫做四月天,蚕要温和麦要寒。

番椒,即辣椒,明朝后期作为观赏植物传入;玉蜀黍,即玉米。

秧要日时麻要雨,采桑娘子要晴干。
既然遇到了同行,星郎就和其中一位福建客商闲聊了几句生意上的事情。正聊着,一旁的“竹嘉客店”店主人插话道:“二位尊驾一路北来,路上可曾遇到歹人?”
星郎一惊,想到自己此行颇为顺利,就如实作答“没有”。福建客商说:“咱们这些商人,每年来湖州府买丝,身上都带着不菲的盘缠,很容易被歹人盯上。鄙人这次来,曾听说路上有歹人出没,担惊受怕了一路,还好不曾遇见。”
店主人也说:“没有遇上就好。我听说,客商过江的时候,万一上了贼船,不仅货物、金银会被抢光,人也会被丢进江里喂鱼。虽然这几年我没有亲见歹人,两位还是多加留意,小心为妙。”
对于店主人的善意提醒,星郎和福建客商自然感激不尽。第二天,星郎便和柳哥儿挨家挨户寻找质量上乘的生丝。他们俩既要了解蚕户往年生产的生丝质量,又要观察蚕户所种桑树的长势,还要琢磨蚕户是否诚信讲理,忙了整整一个月。
晚上,星郎如果有闲暇,就去找那位福建商人喝茶聊天,长了很多见识。星郎一直以为宁波府的港口最为繁忙,一聊才发现,福建泉州、广东广州的港口都不逊色于宁波。
“泉州、广州的商人都做什么生意呢?”星郎问。
“茶叶啦,瓷器啦,都有,换来了好多白银。”福建商人喝了一口茶,耐心讲解。
“难怪这些年市面上流通的白银越来越多。我阿爹在世的时候,说以前流通的主要是铜钱,白银是后来流通的呢。”
“是的,这些白银好多不是大明自己产的,而是从外国流进来的。”
“敢问您去过外国吗?”

出自明代邓云霄《游衡山诗十二首(其九)》。

“去过呀。从泉州出海往南,过了大小琉球,可到爪哇、苏门答剌、苏禄,再航行,能到暹罗、天方,这些是我去过的。对了,好些白银是从很远很远的南亚墨利加 来的,我没去过。”
一听到这些陌生的地名,星郎那颗“孙悟空”的心又跳动起来,马上问:“我在《西游记》里听到,天下有四大部洲,叫作东胜神洲、西牛贺洲、南赡部洲、北俱芦洲,不知道这南亚墨利加属于哪个洲?”
“哈哈,那是小说里的部洲,天下其实有万国呢,可不止四个部洲!”
星郎被深深吸引了,他多想亲眼看一看异国风光!更重要的是,如果能把自家的丝绸卖到异国,同时从异国学到新的纺织、染色的办法,岂不是既能互通有无,又可以大赚一笔?想到这里,他又问:“这些异国有没有奇珍异宝进入咱们大明?”

明朝人住宾馆叫“投店”,办理登记手续叫“上簿挂号”,所交押金叫“例银”。

“当然有了,有些国家每年都要上京向皇上进贡呢,有异兽、香料、首饰等,对了,也有可以染出罕见颜色的染料。不过我可没机会一饱眼福,我只见过一些别的东西。”他边说边拿出一个包袱,“这些年从海外传来好些草木,有一种番椒,颜色红红,样子尖尖,很好看;对了,还有玉蜀黍 ,煮熟了吃,十分香甜,我包袱里就有,拿给你尝尝。”
星郎一边品尝着神奇的“玉蜀黍”,一边惦记着福建商人提到的“染料”,心想:我得告诉夏籥这个消息,让他去打听打听。
这天夜里,星郎火速修书一封,把这段时间寻找生丝的情况,以及从福建商人那里听说的奇事异闻,特别是有关异国染料的线索,都告诉了夏籥。第二天,他让柳哥儿托竹嘉客店的店主将信寄回了宁波。

出自明代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八。

这正是:“休夸眼底穷三界,海外还闻更九州。” 欲知夏籥在家钻研染色进展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