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回八老爷痛输价格战-花果山”喜迎老神仙

第十回八老爷痛输价格战:花果山”喜迎老神仙
【南吕·一枝花】不登冰雪堂,不会风云路;不干丞相府,不谒帝王都。乐矣村居,门巷都栽树,池塘尽养鱼。有心去与白鹭为邻,特意来与黄花做主。
【梁州】我是个不登科逃名进士,我是个不耕田识字农夫,我是个上天漏籍神仙户。
清风不管,明月无拘。
——明代王磐【南吕·一枝花】《村居》
话说八老爷收到了夏籥派人送来的信,好生奇怪,因为信上没写一个字,却只画了一座房子。这房子也很奇怪,有窗户有烟囱,却没有门。八老爷是个聪明人,马上就看明白了,气得把信丢在了地上,踩了两脚,说:“哼,这是说我想赢价格战‘没门’的意思啊!毛孩子,竟敢用这种小把戏羞辱我!我饶不了你们!”
到了中午,八老爷美美吃了个午饭,喝了顿酒,正打算睡午觉,忽然有人敲门进来,是账房司马先生。
这位账房先生尖嘴猴腮,右手拿着一支笔,左手抱着账本,小心翼翼地跟八老爷说:“东家,我觉得今天有点不对劲啊。”
“怎么啦?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
“按照东家的推算,到今天,全城能买丝绸的人差不多都买过了,咱们马上就要完胜了。可是今天上午来了一拨客人,人不多,带的钱却不少,不知道是哪个大财主家的。他们照五钱一匹的价格一口气买了许多丝绸,咱们的存货又清了不少啊。”
“宁波城里有这么大的主顾?我怎么没有听说过?”八老爷眼中闪过一丝疑惑,“不要慌,下午再看看。”
司马先生点头出去了。
说来也奇怪,下午“福盛祥”又陆陆续续迎来了几拨年轻的客人,他们沉默寡言,出手阔绰,又按照五钱一匹的价格买走了不少丝绸。八老爷问他们是从哪里来的,他们只说是府城的住户,别的一概不提。
八老爷一夜未眠,百思不得其解。
第六天,又来了几个人,像昨天来的那几拨人一样,出手大方,买了好多丝绸,八老爷一边继续卖,一边悄悄派人跟着。但这些人把丝绸搬上了船,三转两转,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司马先生用手扶了扶眼镜,和八老爷小声地说:“东家,我怎么觉得不对劲呢?您看看这账本。”
八老爷接过账本,越看脸色越差,脑门上渐渐渗出了汗珠。“确实不对劲啊。”他喃喃地说。
八老爷和账房先生到了前堂的柜台,准备亲自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一到前面,正好看见一个新来的客户正在收丝绸,他年纪轻轻,面孔陌生,看上去实在不像财力雄厚的大商人。
八老爷的账房小声说:“刚才走了的几家客户,也是这个年纪。东家,照这样卖下去,咱们的货会被吃光,折的本钱就超出承受范围了。要不赶紧停了吧?”
“闭嘴!现在停下不卖,咱们就输了,前面赔的钱都打了水漂!”八老爷盯着那几个年轻客商,心里犯起了嘀咕:宁波府稍微有点家底的买家,自己都清楚,而且已经来过了。这几个人看着面生,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呢?
“咬住,千万不能松口。”八老爷吩咐店里的伙计,“把剩下的库房都打开,敞开了卖!我倒要看看这帮人能买到什么时候!”
“东家,真的不能再卖了,咱们的存货快要空了!”账房急得满脸是汗。八老爷颓丧地闭起了眼睛,似乎在下最后的决心。
与此同时,“及时雨”店里回荡着开心的笑声。夏籥笑着说:“星郎的主意不错,既然八叔以五钱一匹的价格卖八钱一匹的丝绸,咱们悄悄去买来几箱,过几天按照四钱一匹的价格卖,拿八叔的本钱做自己的生意,岂不是很划算!”
星郎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说:“光凭咱们一家店哪行?我听了孙悟空的故事,想到他拔下毫毛,吹口气就能变出小猴子,这才恍然大悟——得其他绸布庄配合,都派人去八老爷的店里买五钱一匹的丝绸才行。福盛祥虽然比我们任何一家店的家底都厚,但同时和全城的绸布庄‘开战’,它就不行了。总而言之,价格战不可取!”
“好了,好了!明天才是关键时刻,八老爷狡猾得很,不可大意!”上官先生说。
第七天,八老爷一早就起来清点存货,发现只能支撑一天了。他正在犹豫是否要停战,忽然看到他的账房先生慌慌张张地从外面赶来。
“是打雷啦还是下雨啦?看把你急得……”八老爷奚落道。
“不好啦,东家!我终于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今天早上,除了咱们福盛祥,全城所有绸布庄同时开始按照四钱一匹的价格卖丝绸!”
“什么?不可能!”八老爷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本城只有我店里存货多,他们的库存都拼不过我,怎么敢降价?并且还能比咱们的价格低?”
“我去看了,前几天来咱们店里买丝绸的那些客商,都是他们找脸生的小伙计冒充的!一来,全城的绸布庄都来买咱们的丝绸,咱们的库存再多,也扛不住这样大量收购;二来,他们卖的丝绸就是咱们前几天以五钱一匹的价格卖给他们的,他们现在转手卖四钱,咱们岂不成了冤大头?东家,赶快想办法吧!”
八老爷喃喃道:“咱们把值八钱的丝绸按五钱卖,原本是要冲垮他们,每匹折本三钱;现在他们从我这里五钱进货四钱卖,每匹只折本一钱,那岂不是咱们卖得越多,赔得就越多吗?快快!赶紧关门,就说老爷我病了!”
“这个理由说不通”,司马先生说,“老爷病了,伙计们还都好好的,咱们不能不开张啊!”
“你——”八老爷又气又急,心里却不得不承认司马先生说得有理,就没好气儿地说,“那就说咱们都病啦!”见司马先生还蹙着眉头,八老爷吼道:“就说厨子蒸螃蟹没熟,大家把肚子吃坏啦!”
一场价格战,就这样以“及时雨”大获全胜告终。
在庆功会上,星郎成了最大的功臣。
“大家不要感谢我,怪不好意思的。”星郎脸都红了,“要感谢的话……对,感谢孙悟空!”
大家都笑了起来。夏籥随即提了一个建议:“咱们的‘一丈青’借着这场价格战,变得家喻户晓,这下坏事变成了好事。我有个新的想法。两位阿爹在的时候,本店叫‘及时雨’,是因为两位阿爹都喜欢《水浒传》,这慢慢变成了本店的文化特色。可是现在,我和星郎在店里主事,也应该有自己的文化特色。我想把店名改一下。既然我们从《西游记》得到了许多教益,不妨改一个和《西游记》有关的店名。”
“可是圣人说过,‘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星郎摇摇头,“咱们这才经营几个月呀?”
“不,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和精神,咱们要继承,也要有新变。镇店之宝以‘一丈青’命名,已经体现了对阿爹理念的继承,咱们可以构建自己的经营理念。我想阿爹如果在,一定会赞同的!”
上官先生在旁边笑着点了点头,说:“我同意。我想了个名字,你们说叫‘齐天大圣’怎么样?”
“好!我就佩服齐天大圣!”星郎高兴地拍了拍手,看来他已经同意改名了。
夏籥高兴之余,脑海中又闪过一个念头:“不过我觉得,咱们叫‘齐天大圣’太不谦虚了,不如叫‘花果山’吧?”
“为什么呀?”星郎有点不甘心,追问道。
“‘花果山’是孙悟空梦想开始的地方,是他漫漫取经路的真正起点。‘齐天大圣’这名字我也喜欢,等我们把事业做大,走出府城,走出浙江,甚至走到海外的时候,再叫这个名字吧。”
过了几天,府城的人们看到,“及时雨”的招旗被放了下来,一面新的招旗被挂上去,上面写着三个大字:
花果山
夏籥细心地把旧的招旗叠好,放在了后院家祠的祭台上。在他心中,他和星郎自此才真正成熟起来。
过了十来天,有一位老人登门造访。夏籥见他鹤发童颜,连忙请进来,让座看茶。夏籥正要询问老人要看哪样丝绸,老人先发话了:“贵店为何改了名字呀?”
夏籥一五一十解释了一番,老人一边听一边笑。夏籥正纳闷时,星郎回来了,他一眼认出了这位老人,正是前些日子他去听书时,和说书人坐在一起的那位老者。
“老人家,怎么称呼您?您从哪里来呀?”星郎问道。

没想到,老人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哼了一曲小调:
【南吕·一枝花】不登冰雪堂,不会风云路;不干丞相府,不谒帝王都。乐矣村居,门巷都栽树,池塘尽养鱼。有心去与白鹭为邻,特意来与黄花做主。
【梁州】我是个不登科逃名进士,我是个不耕田识字农夫,我是个上天漏籍神仙户。清风不管,明月无拘。
老人一唱完,夏籥和星郎拊掌大笑道:“原来您是位逍遥天地间的老神仙!”

出自元末明初杨讷杂剧《西游记》。

这正是:“花果山有山祇,云罗洞有幽微。则听得春风桃李杜鹃啼。” 欲知这位老神仙是谁,且听下回分解。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