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这才是春秋:忽悠齐桓公

原来这才是春秋:忽悠齐桓公
和平协议签署了,联合国军队的任务也就完成了。
大吃一顿,各自回家。
可是,回家的时候,发生了故事。
七国当中,齐、鲁、卫三个国家最远,自然是同行。按着最近的路线,就要穿过陈国。这个时候,陈国总王里辕涛涂打起小算盘了。说起辕涛涂,那是陈国公族,也是袁姓的得姓始祖。
辕总王里想,你三个国家一共五百乘战车,人数差不多四万人,从我陈国经过,那得多少粮草才够啊?你们走一趟,我那一车珠宝就算花得差不多了,不行,我要想办法。
所以,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国家多了,打小算盘的就多了。
怎么办?辕总王里跟郑国总王里申侯关系很好,于是来找他讨教。两人关系好,也不用拐弯抹角,直截了当就把事忄青说了。
“好办,你去找齐候,就说中原一带都是联合国的地盘,三国军队不如绕道走沿海,顺便在那些小国那里宣示联合国的力量,也算劳而有功,来回都不浪费。”申侯立马就出了个主意,看来他也考虑过这个问题。
辕总王里一听,好主意啊,谢过了申侯,去忽悠齐桓公。
别说,申侯的主意真不错,辕总王里把申侯的话对齐桓公一说,还即兴发挥一把,把齐军绕道的意义说得跟奥运圣火在全世界传递一样伟大,把齐桓公忽悠得二五二五的,好像恍然大悟一般。
“好啊,这个主意真好,你太有才了。”齐桓公很高兴,连管仲也觉得这个主意出得好。
辕总王里高高兴兴走了,齐军大营之外,一个人看着他的背影远去,嘿嘿一笑,去找齐桓公了。这个人是谁?申侯。
鸟大了,什么林子都有。
申侯找齐桓公干什么?举报。
“盟主,吃了吗?刚才辕涛涂找您了吧?”申侯说话,带着一脸媚笑。
“申总王里,刚才辕总王里是来过。”
“他是不是建议您走沿海?”
“对啊,你怎么知道?”齐桓公有些奇怪。
“盟主啊,您千万不能听他的,他是在忽悠您啊,听他的就麻烦了。昨天晚上他找我商量,说是怕齐军经过陈国要消耗他们的粮草,因此要诱骗您走沿海。您想想,这沿海道路不是泥泞不堪就是山峦不断,两个月也走不回去啊。我当时就说这个主意太缺德,告诫他不要这样干,谁知,唉。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想不到这个辕涛涂竟然是这样的龌龊小人。”申侯把辕涛涂一通臭骂,分明是自己出的坏主意,都推到辕涛涂身上。
“我靠。”齐桓公这才如梦方醒,这才知道辕涛涂貌似忠诚,实际上没安好心。
齐桓公很恼火,管仲也很恼火。山戎灭了,楚国服了,想不到差一点被陈国的辕涛涂给忽悠了,被他卖了还要给他数钱。
辕涛涂被捕了,罪名是忽悠盟主。齐桓公下令,砍了。
陈宣公一看,这高高兴兴跟着齐国来打仗,一路上都挺好,怎么这凯旋回家了,自己总王里倒要被砍了,这太没面子了吧?当时也顾不得什么了,赶紧去求忄青。齐桓公气得够呛,还不给面子,最后还是管仲给了个台阶:死罪免过,活罪不饶,押回齐国当三个月义工再说,具体工作就是去国家大女支院扫大街。
没办法,别人高高兴兴回去了,辕涛涂去了齐国当义工了。
“狗日的申侯,我不会放过你的。”辕涛涂恨透了申侯,对天发誓,此仇不报,誓不为人。
而揭发坏人的申侯受到齐桓公的表扬,并且当场要求郑文公把虎牢城封给申侯。
这一趟下来,有两个人是发了财的,一个是竖貂,挣了蔡国的银子;另一个是申侯,弄了一块地。
看来,发财的捷径有两种:要么出卖国家,要么出卖朋友。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