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这才是春秋:标志性建筑和标志性工程  越国人回去了。

原来这才是春秋:标志性建筑和标志性工程  越国人回去了。
吴国人开始动工了,举世闻名的两大工程。
第一大工程,姑苏台。
姑苏台,建在阖闾城外西南隅的姑苏山上(今江苏吴县境内)。姑苏山上原本有台,不过是烽火台,吴王阖闾所建。现在,吴王夫差要把它建成吴国的标志性建筑,快乐的家园,淫荡的乐园。
《吴越春秋》记载:姑苏之台,三年聚材,五年乃成,高见二百里。行路之人,道死巷哭,不绝嗟嘻之声:民疲士苦,人不聊生。
姑苏台高三百丈,宽八十四丈,有九曲路拾级而上,登上巍巍高台可饱览方圆二百里内湖光山色,其景冠绝江南,闻名天下。高台四周还栽上四季之花,八节之果,横亘五里。
标志性建筑的建造,苦了吴国的老百姓。
姑苏台成为后人凭吊的绝佳所在,后世咏姑苏台的唐诗宋词极多,以上几首不过顺手拈来。
第二大工程,邗(音含)沟。
夫差在邗地(今江苏省扬州市)修建邗城,以此为南端,开挖运河,南起邗城以南的长江,北经樊梁湖(今江苏高邮附近)等一系列湖泊,折向东北,入射阳湖,再向西北经淮安入淮河。全长四百余里。
邗沟至今依然在,不过已经是京杭大运河的一段。
四百里邗沟,耗时三年完成。
作为标志性工程,邗沟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最早的运河。
伟大的标志性建筑和伟大的标志性工程让吴国人民痛苦万端,越国人民暗自高兴。
所以,当有人赞扬我们的标志性建筑或者标志性工程的时候,他很可能不怀好意。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