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这才是春秋:楚共王薨了

原来这才是春秋:楚共王薨了
北面,晋国的荀罂卒了。
南面,楚共王接脚也薨了。
临去世之前,楚共王作了一次深刻反省,他对大臣们说:“我这人没什么能耐,十岁的时候就继位了,受的教育不够。就因为我没什么能力,结果咱们干不过晋国人,让大家跟着我受苦,让祖先面上无光。如今我要死了,我死之后,给我谥号灵或者厉吧,你们帮我选一个吧。”
楚共王,跟他父亲楚庄王一样善于反省和自责。从能力来说,比他父亲略差,但是忄生格非常像。不幸的是,他在位期间,晋国人已经从谷底走出,而且后来又是晋悼公继位,楚共王被比了下去。
楚共王几天后薨了,大臣们于是讨论他的谥号。
“是厉好呢,还是灵好呢?”大臣们讨论。
“都不好。”子囊发言了,他扫了众人一眼,然后用不可辩驳的语气说话:“你们都听错了,大王的遗命是谥号共,你们凭什么要改呢?大王领导楚国期间,安抚了蛮夷,势力直达南海,让他们臣服于华夏。而且,大王谦虚礼让,有高尚的人格。我问大家,凭什么不谥号共呢?”
大伙一听,子囊的话有道王里,而且,子囊的态度又这么强硬,傻瓜才会反对。
“我们拥护,我们支持。”
于是,楚共王谥号共,所以才是楚共王。楚共王在位三十一年而薨,太子熊招继位,为楚康王。
注意,子囊的话中,已经自称楚国为华夏了。原话如下:赫赫楚国,而君临之,抚有蛮夷,奄征南海,以属诸夏。
子囊的话很快被良霄和石辍听到了,这两位还被扣押在楚国呢。两人一商量,去找子囊了。
“节哀顺变,深表悼念。”两人假惺惺表示了沉痛哀悼之后,进入正题:“令尹啊,说说我俩的事儿吧。你说你们保护不了郑国,郑国才投降了晋国,这不怪郑国啊。我们俩是使者,你们没王里由扣留我们啊。怎么说咱们都是华夏正统,该讲点道王里啊,别弄得跟蛮夷似的。”
子囊一听,这两位的话有道王里,而且口口声声咱们华夏正统,怎么说咱楚国也要做得像个华夏国家啊。
“好,你们回国去吧。”子囊一高兴,把两人放了,临走,还大包小包送了不少礼物。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