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这才是春秋:抵制腐败

原来这才是春秋:抵制腐败
数典忘祖这件事很快在晋国传开,大家都觉得很搞笑,并没有引为耻辱。
“哈哈哈哈,什么年代了,还想向我们晋国要宝物?”韩起就觉得很好笑,笑过之后,突然想起来自己还有件宝物该去找郑国人要过来。
第二年三月,韩起前往郑国访问,为什么去的?史书没有记载。不过,总是找了个堂而皇之的理由。
韩起前来,郑国人也觉得有些奇怪,好像没什么事情值得他过来啊。不管怎样,郑国人还是非常重视,郑定公亲自设宴招待。
宴席上,韩起非常客气,这让郑国人又有些担忧,不知道韩起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因为韩起一向以来就很傲慢。
酒足饭饱,闲话也扯得差不多了,终于,韩起说到了正事。
“主公,不好意思,有一件事情要拜托。事情是这样的,我手头呢有一只玉环,大家看看,就是这样的。”韩起说着,掏出那只玉环给大家看,大家一看,好玉环,晶莹透亮,还泛着淡淡的绿光。“这玉环呢,是一对,另外一只听说在一个郑国商人的手里,看看能不能替我找到,也配成一对。”
“噢。”所有郑国人在一瞬间都明白了,这就是韩起来郑国的目的了。
假公济私,公费出差,就是为了要来索取一只玉环。
“那,我们找找。”郑定公答应,不过,他也不确定到底能不能找到这个商人。
“好,我就在郑国等着。”韩起的意思,找不到就不走了。
郑定公把任务派给了子产。
找到这个商人其实并不难,因为韩起早就找到了,之所以不自己去找这个商人买,而是动用郑定公,就是为了不花钱。
商人是找到了,于是子产和游吉去见韩起。
“韩元帅,不好意思不好意思啊,您说的那个东西,它不是我们的国有财产,我们是真不知道在谁手里。”子产竟然撒了个谎,而且表情很自然。
“那,那多受累了,那就算了吧。”韩起的脸色很难看,他知道子产在骗自己。
双方又虚假客套了几句,子产和游吉告辞了出来。
“嗨,不就一个玉环吗?又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东西,给他就给他啊。如果为了一个玉环,得罪了晋国和韩起,是不是太不合算了?”游吉抱怨子产。
“我听说君子不担心没有人给自己送礼,而是担心没有好名声;我还听说小国对大国不用担心不能讨好他们,而是担心失去礼法之后而使自己的名位无法保障。假如大国对小国提出的要求,小国都要满足,小国哪有这样的能力?有时满足,有时不满足,那更是要得罪他们。对大国的要求,如果不用礼法拒绝他们,他们就会贪得无厌,早晚有一天把我们变成他们的边境城市,我们就将丧失国家的地位。如果韩起来访就是为了一个玉环,那他不是腐败得太过分了?如果我们给他玉环,就等于让他成为了贪婪之徒,而我们丧失了国家的地位,岂不是一举两失?”子产一通大道理,说得游吉没话可说。
子产为什么要这么对游吉说?因为他知道游吉会把这话转述给韩起,游吉和韩起的关系他是知道的,他甚至可以推断出来,关于那只玉环在郑国商人手中的情报,也是游吉提供给韩起的。
子产没有猜错,游吉随后把子产的话一句不差转述给了韩起。
“啊,子产真这么说?”韩起有些吃惊。
“是啊。”
“哎,那算了,他说的也有道理。这样吧,你帮我找那个商人来,我买他的还不行吗?”韩起尽管腐败,对子产还是非常尊重,所以他认为子产的话也对,自己的名声还是要维持的。
游吉把商人找来了。
商人开了价,韩起连价也没回,就满口答应了,这倒不是韩起不会还价,而是商人开出的价格本身就很低,因为一路上游吉已经把工作做到了家,从姜太公钓鱼到弦高贩牛,从爱国主义到商业道德,一通忽悠,忽悠得商人热血澎湃,再加上也不敢得罪游吉,于是乎开了个跳楼价。
价格上没有争议了,可是还没等韩起高兴起来,商人有些后悔了,他想来想去觉得自己太亏。
“元帅,按理说呢,谈好了价就该成交了,可是这个玉环属于国宝级的东西,私下卖给您,怕是属于走私文物。所以,恐怕要子产批准,您别让我为难,当官的和当官的好说话,您跟他说说吧。”商人的意思,成交价显失公平,想要子产再给找回来点。
韩起一听,我白要不行,现在我花钱买,子产还能反对吗?
“子产啊,上一次我要那个玉环呢,您说不合道义,我就不敢再提那个要求了,现在我直接从那个商人手上买了,商人说一定要向您报告才行,希望您能批准。”韩起找来了子产,很客气地说,心说你可别给脸不要脸了。
子产就知道韩起会直接从商人手上买,也想到了会被请来说这件事情。
“元帅,给你说说历史吧。早年我们的祖先桓公原本在周朝王室,后来封了这块地方,那时候我们家族和商人们一起来到这里,共同开辟这块土地,和睦相处。当时我们订了盟约:尔无我叛,我无强贾。商人忠实于郑国,郑国也决不对商人强买强卖,不提过分要求,不掠夺,不干涉他们拥有宝物。按照这个誓词,我们互相支持,共同富裕。如今您为了两国友好来到了郑国,却让我们强行从商人手中夺取玉环给你,等于让我们违背当初的誓言,恐怕不行啊。如果您得到这只玉环,却失去了诸侯,我想您恐怕也不会这么干。所以,我实在看不出来你得到玉环有什么好处?”子产还是这一套,又加上了盟誓这个概念。
韩起一看,这玉环看来是无论如何都没戏了。
“我,我太糊涂了,竟然为了一只玉环换来两种罪过,我,我不要还不行吗?”韩起服了。
像韩起这样的腐败分子,可以说还是良知尚存的腐败分子。
临回国之前,韩起向郑国六卿每人赠送了一匹好马,并且私下会见子产,又赠送了他玉璧两对和好马四匹。
这一趟腐败之旅,韩起算是折了本。不过,也算是接受了一次再教育。
“腐败,也是要有节制的啊。”韩起一路上在感慨。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