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这才是春秋:秦国战俘逃生

原来这才是春秋:秦国战俘逃生
秦国三帅很悲惨,因为晋国人已经决定用他们去祭祀祖先了。这样说来,还不如就死在崤山好些。
难道就等死吗?可是,除了等死,还有什么办法?
有史以来,人们就在讨论究竟是生儿子好还是女儿好。到现在认为生女儿好的人渐渐多起来。为什么很多人认为生女儿好?因为女儿天生是顾娘家的。
当初晋惠公被秦国捉住,结果是穆姬以死相威胁,这才留了晋惠公一条小命。
这一回,秦国三帅被捉回来之后,有人有想法了。谁?辰赢。
辰赢是谁?就是当初的怀赢,也就是先嫁给怀公再嫁给文公的那一位秦穆公的侄女。
当初晋襄公还是公子欢的时候,由于生母已经去世,晋文公特地指定辰赢为他的“养母”,虽然辰赢的岁数比晋襄公还要小。
辰赢听说晋军伏击了秦军,感到十分伤心。到后来知道三帅被捉回来而且要杀了祭祖,她就急了,这些都是娘家人啊。不行,娘家人一定要救。
怎么救呢?来硬的?来硬的就不是辰赢了,人家是一知忄生美女,玩的是智慧。
当下,辰赢稍稍打扮了一下,去找襄公了。
晋襄公是个实在人,平时对辰赢也很尊重,看见辰赢来,连忙让座看茶。
“夫人,有什么事?尽管吩咐。”晋襄公话说得很客气。
“听说,你们捉了秦国的三帅。”
“是。”
“怎么处置他们?”
“杀了他们祭祖,不过,还没最后敲定。”
“你要放他们回去。”辰赢见晋襄公说话客气,就直接把自己的目的说了出来。
“为什么?”晋襄公问。其实他并不看重这三个人,放回去未尝不可。
“因为我听说这三个人挑拨秦国和晋国之间的友好关系,这次偷袭郑国都是他们的主意。秦侯对他们恨之入骨,恨不得剥皮剔骨。我看,放他们回去,让秦侯处置他们吧。再怎么说,秦侯是我的伯父,也是你姑父啊。”辰赢的道王里说得挺浅显,还拉出了裙带关系。
“没问题,放。”晋襄公也没多想,下令放人。
先轸也惦着秦国三帅呢,心里不踏实,总觉着不早点把他们宰了,他们就有逃走的可能。而秦国能够带兵的也就是这三个人,杀了他们,至少二十年不用担心秦国人。于是,先轸来找晋襄公,看看是不是早点处置他们。
“元帅,请坐。”晋襄公很敬重先轸,这不仅是叔叔辈的,曾跟着老爹走南闯北,那还是天下名将啊。
“主公,我来问问,那三个秦国俘虏是不是早点处置?”
“已经处置了。”
“处置了?怎么处置的?”
“辰赢夫人来找我,说是放他们回去让秦侯杀他们,想想也是,我把他们给放了。”
“啊!”先轸听完,腾就站起来了,指着晋襄公的鼻子吼了起来,“小子,我们三军将士费了这么大力气捉来的,一个女人几句话你就给放了?这不是打击我们的士气吗?晋国离完蛋不远了,啊呸。”
先轸一口口水吐过去,吐了晋襄公一脸。
晋襄公满脸通红,用袖子擦擦脸,弱弱地说:“元帅说得对,元帅说得对,放的时间不长,快去追吧。”
先轸头也不回,大踏步走了。
回到元帅府,先轸立即命令大将阳处父快车去追。
“要死的,不要活的。”先轸下令。
秦国三帅,现在是秦国三囚。
“老白,你爹真厉害啊,什么都料到了。”孟明视对白乙丙说,虽然自己就要死了,还是要表达对蹇叔的敬意。
“一般般啦,也不算都料到了,咱们不也没有死在崤山吗?”到这个时候了,白乙丙还要谦虚一下。
正说着,晋襄公的赦令到了,哥三个当场释放,外面有辰赢给备好的车。
“哎,老孟,要不要去向晋侯致谢?”白乙丙问。
“脑子有病啊?赶紧跑吧,指不定晋国人什么时候就反悔呢。”孟明视比白乙丙明白多了,赶紧上了车,催驾车的立即出发。
哥三个坐着车一路狂奔,向西直奔黃河而去。什么叫漏网之鱼?什么叫惊弓之鸟?
那四匹马跑了两个时辰,终于来到黃河岸边,哥三个刚一下车,四匹马就倒下了两匹,那是累的。
也不知道怎么就那么巧,在岸边就泊着一条小船,船上坐着一个艄公。哥三个来到船边,定睛一看,都笑了。原来,那个艄公是百里奚家里的老家人了。
“哎呦,老主人说万一你们没死,一定会逃到这里,让我来等你们。没想到还真等到你们了,快上船。”艄公急忙招呼。
“等等,我先撒泡尿,憋了一路了。”西乞术说。
“尿个屁,赶紧上船,去对岸尿吧。”孟明视瞪了他一眼,心说大家都憋着呢,是命要紧还是尿要紧啊?
哥三个上了船,艄公用力撑开船,船到河中央,只见河边赶来十多乘战车,阳处父的追兵到了。
阳处父跳下战车,目测一下,射箭正好够不到小船,怎么办?阳处父急中生智。
“三位将军,先元帅听说你们回国,特地派我送来好马三匹,回来带走吧。”阳处父大声喊道,一边假模假样解自己车上的马。
“留着自己用吧,三年之后,我们一定回来拜谢。”孟明视喊道。
阳处父不甘心,还要接着忽悠,却看见西乞术在船上站了起来,脱了裤子,对着这边撒起尿来。阳处父叹了一口气,连西乞术都开始尿自己的时候,说明秦国人已经不是那么好忽悠了。
“老孟,还是你爹厉害啊,什么都料到了。”这一回,车仑到白乙丙对百里奚表达敬佩了。
“嗨,都是蒙的。”孟明视笑了,替老爷子谦虚一回。
夕阳下,黃河上,又传来了秦腔的吼声。
秦国三帅回到雍城的时候,秦穆公亲自率领君羊臣到郊外迎接,倒好像是迎接获胜而归的英雄。
蹇叔和百里奚看到儿子们捡了一条命回来,又是百感交集,痛哭失声。
“主公,这三人全军覆没回来,为什么不杀他们?”有人问秦穆公。
“为什么要杀他们呢?当初是我不听蹇叔的劝告,让他们去的,都是我的过错啊。他们有什么过错呢?不能以一眚(音省)而掩大德。”秦穆公说,他是一个勇于认错的人。
“不以一眚而掩大德”,成语,发明者秦穆公,意思是:不因为一件过错而抹煞从前的功劳。
孟明视、白乙丙和西乞术不仅没有受到处罚,反而得到一笔安慰金,同时,官复原职,继续统领秦军。
秦穆公,一个厚道人。
春秋的君主,普遍有一种反省的米青神。
这一点,是后世的君主们所不具备的。
秦军全军覆没,三帅不能说没有责任,至少他们的警惕忄生就成问题,对于地形也缺乏判断。这样的过错,砍了他们并不冤枉。可是,秦穆公把责任都揽到了自己的身上。
敢于承认错误、承担责任,这是秦穆公能够率领秦国走向强大的根本。
而晋襄公的宽厚决不在秦穆公之下,知错就改本身就很难得,更难得的是他能够不计较手下的过氵敫之举。在被先轸吐口水之后,晋襄公并没有记恨先轸。
“先元帅都是为了国家,为了我。”晋襄公表示。
通常,领导人越大度,手下就越是反思。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