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这才是春秋:第一次和平谈判

原来这才是春秋:第一次和平谈判
晋军大营。
几天来,三军将领们备战的时间不多,主要的事忄青是在争论该打还是该和,争论到现在没有结论。
这一天继续争论,正在争得面红耳赤,楚国特使蔡鸠居到了。
“哎,听听楚国人怎么说先。”晋国人暂时不争了,大家都想看看楚国人想干什么,是下战书?还是求和?
我们来听听蔡鸠居怎么说。
“寡君少遭闵凶,不能文。闻二先君之出入此行也,将郑是训定,岂敢求罪于晋?二三子无淹久。”蔡鸠居的话显然是楚庄王教给他的,软中带硬,不卑不亢。什么意思呢?大意如此:我们大王从小遭遇忧患,不太善于辞令。从前我们的先王成王和穆王来往途经这里,都是为了教训和安定郑国而已,我们大王这次来也是这个意思,怎么敢得罪晋国呢?各位,请回去吧。
从软的角度说,楚国人是主动来表示善意的;从硬的角度说,楚国人是要晋国人回去,也就是说,晋国人没有任何收获。
荀林父一时不知道怎样回答,就这么回去吧,太没面子;拒绝吧,那就等于宣战,又不是自己的本意。
“当年周王曾经对我们先君晋文公说过,让我们和郑国一同辅佐王室,如今郑国背抗王命,不跟晋国亲近,我们国君命令我们前来质问郑国,怎么敢劳驾你呢?谨此拜谢楚王的命令。”士会说话了,既客气,也没有示弱。
说来说去,楚国和晋国都没有错,错的就是郑国。
就好像张大哥和李大哥车仑流强女干一个弱女子,结果张大哥和李大哥都是好人,错误都是被强女干的弱女子。
弱小就要挨打,而且还要背黑锅。试想一下,如果这个场合郑国人也在,就该郑国人转圈赔礼道歉了。“我们有罪,我们有罪,都怪我们自己做得不好,才害得你们来教训我们,我们是坏人,我们是坏人。”郑国人大概要这样说了。
基本上,士会的意思跟楚国人的意思一样:我们是来教训郑国人的,不想跟楚国人作对。至于撤不撤军,没说。
荀林父对这个回答很满意,从外交的角度说,楚国和晋国的话都是废话,但是,至少表达了双方的善意,这为进一步的接触打下了基础。
蔡鸠居没有说更多的话,他没有得到授权,事实上他也不知道该说什么。所以,他告辞之后出来了。
刚才先縠之所以没有说话,是因为他没想好该说什么,并不等于他赞同士会的话,实际上他非常不同意士会的话。看见楚国使者走了,他把赵括拉到了一边。
“兄弟,士会的话简直就是软蛋,丧权辱国。你追上楚国使者,表达我们的严正立场。” 先縠指示赵括去做这件事忄青,赵括急忙追出去了。
蔡鸠居还没有上车,后面赵括追了上来。
“嘿,楚国来的,等等。”赵括大步追上来,说话一点也不客气。
蔡鸠居转过身来,看看是什么人这么粗鲁。
“你谁啊?什么事?”蔡鸠居问,说话也不客气。
“我赵括,告诉你,刚才士会的话不恰当,我代表晋国三军来警告你们,我们晋国军队来,就是要把你们赶出郑国去,听见了没?告诉你们国君,识相的赶紧自己走。”赵括把自己提升为晋军的发言人了,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最后通牒了。
蔡鸠居一听,你是个什么鸟啊?你就代表晋国三军了。本来想直接顶回去的,想想来的时候庄王叮嘱过不要多说话,忍住了,转头上车,回楚军大营了。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