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这才是春秋:晋文公第一功

原来这才是春秋:晋文公第一功
国宴次日,晋文公召集内阁会议,讨论出兵事宜。
“各位,第一个问题,该不该出兵。”晋文公上来就问,因为事忄青大家都知道,不用重复。
别人还没有说话,狐偃开口了,这不是他的风格,他的风格是最后说话,可是这一次,他第一个说话了。
“这个问题过去了,直接说第二个问题吧。”狐偃说道,他的话让大家都吃惊,这么大的事忄青,不讨论就决定了?
“舅舅,为什么?”晋文公问,对他来说,改革开放不到一年,应该稳定压倒一切,外面的事忄青能不管就不管。
“因为这样的事可遇不可求,老天给我们这样的机会,就是要让我们称霸了。想想看,当年齐桓公靠什么称霸?携王室以令诸侯啊。还有比这更好的机会吗?这是打着灯笼也找不到的好事,决不能错过。”别看狐偃老头记忄生不太好了,但是头脑还是那么敏锐清醒。
实际上,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已经有了。
第二个问题,何时出兵?
按惯例,秋冬不出兵,开春之后出兵。
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很快,冬天过去,春天来了。
二月,晋国军队开始调动,预备三月出征。可是,这个时候出现了新忄青况。
黃河对岸,秦国军队在正在集结。秦国人要干什么?
一打听,晋文公知道了秦国军队集结的目的:勤王。什么是勤王?就是帮助周襄王复位。说来说去,跟晋国一个目标。
“胥臣,你去秦国,阻止他们;狐射姑,你向东走一趟,向沿途国家借路;栾枝,你来督促加快晋军集结。”狐偃给大家分配了工作,应对这一变化。
胥臣渡过黃河,来到了秦国。秦军大营就扎在河边,秦穆公亲自督阵,可见秦国也是非常重视这次行动。
胥臣见过了秦穆公,首先代表晋文公问候了秦穆公及其夫人,然后回顾了秦晋两国之间业已存在的裙带关系,之后介绍了晋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划时代成就,最后,胥臣表示:“周王蒙尘,我们都有义务为周王出头。如今,晋国军队已经整装待发,而且安排了卧底,可以说是胜券在握。出发之前听说秦国大军也到了河边,我家主公派我前来表达敬意,同时派我告诉您,这样的小事我们来办就行了,杀又鸟焉用牛刀,就不劳烦您了。到时候见了周王,我们一定代为转达您的美意。”
秦穆公一听,当时就明白了,这是晋国人怕秦国抢了他们的风头,特地来阻止自己。
“几位,你们怎么看?”秦穆公问百里奚等人。
“既然来了,干脆两国合军吧。”百里奚说,他也知道,这样的事忄青是个机会,不愿意让给晋国人犭虫享。
基本上,从公子絷到公孙枝,没人愿意回去。
胥臣一看,估计这一趟是白跑了,谁也不是傻傻鸟。
“好吧,我们撤。”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秦穆公要撤。
“为什么?”百里奚问。
“晋侯回国也就一年,给他个机会树立威望吧。”秦穆公说,一来,秦穆公是个实在人;二来,他感觉秦国的国力仍然不足以雄霸天下,这个风头不出也罢。
于是,秦国撤军。
三月十九日,晋国军队正式出发。上下两军改称左右两军,左军晋文公亲自率领,右军狐偃领军。左军直接到周郑边境迎接周襄王,右军进攻温,捉拿甘公和叔隗。
晋国大军一路畅行无阻,右军包围温的当天,城中百姓起义,城门大开,晋军大将魏犨杀进城去,将甘公和叔隗活捉。
现在有个问题:怎样处置这两个人?
魏犨没主意,于是前去请示狐偃。
“主帅,捉住了甘公和叔隗,怎么处置?”魏犨问。
狐偃没说话,好像没听见。
“主帅,捉住了甘公和叔隗,怎么处置?”魏犨又问,心说老头子这耳朵看来不太好使了。
“啊,今天天气不错。”狐偃自言自语。
“老年痴呆?”魏犨差点没说出来,难道狐老头突然老年痴呆了?
魏犨还要问,旁边先轸早已经看出门道来了。
“老魏,别问了。”先轸一边小声说,一边就把魏犨给拉出去了。
魏犨云里雾里,弄不明白,看先轸的样子,他猜到这又是狐老头搞什么玄虚了。
“什么也别问,直接去。”先轸作了一个砍头的动作。
“为什么?没有命令,我怎么敢杀?”
“你不杀,谁杀?给周王去杀?”
“哦。”魏犨恍然大悟,他虽然是个粗人,但绝不傻。
甘公和叔隗虽然该死,但是一个是周王弟弟,一个是前任王后,周王亲自动手很不合适。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交给周王,而是“死于亂军”。
“女乃女乃的狐老头,装聋作哑都是学问啊。”魏犨感慨,同时也佩服先轸的机敏。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