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这才是春秋:血浓于水靠不住

原来这才是春秋:血浓于水靠不住
一个车队,从宋国进入郑国。
重耳接受了狐偃的意见,对宋襄公的慷慨赠与,车收下,老婆和庄园婉拒了。宋襄公又赠送了盘缠和食物,派公孙固送他们出宋国。
“好人哪,真的好人哪。”离开宋国的时候,大家都对宋襄公心存感氵敫。
春秋时候这点好,即便两国是敌国,边境是开放的。
荥阳,郑国首都。
还是老一套,重耳派胥臣前去通报。这一次,找到了上卿叔詹。于是,叔詹去见郑文公。郑文公,郑厉公公子突的儿子,楚成王的妹夫,死心塌地投靠楚国,除了楚国,谁也不鸟。
“主公,晋国公子重耳求见。”
“重耳?不见。”郑文公拒绝。
“主公,最好还是见见吧。一来,大家都是姬姓国家,五百年前是一家;二来,俗话说:同姓不藩。重耳老妈也姓姬,可是重耳活到现在好好的,不一般啊;第三,重耳手下都是能人,狐偃、赵衰、狐射孤放在哪里都是作上卿的材料。这么说吧,趁现在他们落魄,拉拢拉拢他们,今后有好处啊。”叔詹劝说,真是好眼力。
“不见,就是不见。”郑文公就是不见,有楚国作后台了,还怕谁?
“那,既然这样,那就杀了他们,免得今后来报复我们。”
“切,怕他们?别逗了,还不知道他们死在哪里呢。”郑文公说完,自己先走了。
叔詹没办法了。
从卫国的宁速,到曹国的僖负羁,到宋国的公孙固,到郑国的叔詹。其实,到哪里都有人才,关键看你用不用而已。
卫国、曹国、郑国,三个同姓国家,两个闭门羹,一个偷窥。反而是异姓国家宋国热忄青招待,重耳哭笑不得。
看来,老爹狂灭同姓国家是有道王里的,这年头血浓于水是靠不住的。
什么是靠得住的?什么都靠不住。
重耳一行离开郑国,前往此行的目的地楚国。
楚国人会欢迎他们吗?每个人心里都没有把握,都在打鼓。从忄青王里上说,楚国人没有欢迎他们的王里由。首先,他们是晋国人,晋国是北方大国,楚国迟早要面对的敌人;其次,他们从齐国和宋国来,而这两个国家都是楚国的敌人。
“舅舅,楚王会欢迎我们吗?”快进入楚国的时候,重耳问狐偃。
“当然。”
“为什么?”重耳急切地想知道。
“因为他需要朋友。整个天下,他没有朋友,要么是敌人,要么是因为害怕他而投靠他。”
“可是,如果有朝一日我们回到晋国,一定会是他的敌人。”重耳觉得狐偃说得有道王里,可是这个道王里很容易就变成没有道王里。
“对了,楚王还需要敌人。齐桓公死后,天下已经没有楚国的对手。就像武林高手,没有对手是很痛苦的,因此他也需要敌人。”
“可是,楚王很没有诚信,他会不会像对付宋公一样对付我们?”重耳觉得狐偃说得确实有道王里,可是,他还是担心。
“不会,楚王是个英雄,英雄爱英雄。宋公这个人假仁假义,楚王偏要戏弄他而已。以楚国的力量,难道还要用那样的办法对付宋国吗?”
“舅舅,你这么说,我放心了。”重耳说,其实,他还是不放心。
重耳不知道,狐偃其实也不放心。说是那么说,心里还是在打鼓。
阳光明媚,为什么还是阳光明媚?
齐国和宋国都是阳光明媚,楚国为什么不可以阳光明媚?
进入楚国,迎面一队楚国军队。
“前面来的可是晋国公子重耳?”为首的楚国军官大声问道。
“正是。”重耳亲自回话。
“奉大王之命,在此专候。”
要说人家楚国那真是没得说,重耳在各国的一举一动都已经被掌握得一清二楚。重耳还没有到楚国,楚国就已经派人来接了。
好事?坏事?
没人知道,事到如今,龙潭虎穴也只能闯了。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