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这才是春秋:越国灭亡

原来这才是春秋:越国灭亡
关于越国的灭亡,历来也是一个迷局。
按《史记》,越国亡于楚威王和齐威王年间,可是,楚威王和齐威王不在同一年代,所以,这个说法自相矛盾。
如果越国亡于楚威王年间,应该是在楚威王七年(前年),这距离勾践称霸已经一百四十年。一百四十年间,当时第一大国越国竟然无声无息地度过,实在不可思议。何况,在《史记》楚世家中,根本没有记载楚国灭越国这段历史,而如此大事竟然没有记载,也实在是匪夷所思。
根据《史记》,楚简王元年(前年),楚国灭莒。莒国距离楚国很远,要灭莒必须要跨越越国,并且,越国首都琅琊在莒国以北,越国本土在莒国以南,越国可以容忍中间夹着一个莒国,但是绝对不会容忍中间夹着一个楚国。
所以,楚越之战应该在楚简王元年,楚国战胜越国,顺手灭掉了莒国,之后攻占越国首都琅琊。
也正是因为越国在几十年间迅速灭亡,所以历史上的记载很少。
年代背景交待完毕,看看越国怎样灭亡。
越王勾践称霸之后,迁都琅琊。
此时,各诸侯国都是乱作一团,忙于内部权争,国际争端相对较少。而勾践也无心讨伐,因此就在海边颐养天年。
勾践死后,越国首都依然在琅琊。
也不知道传了几辈,到了无疆为越王,决定重新称霸。
越国大军集结在淮水一带,准备北上讨伐齐国。
此时的齐国国君是齐宣公,眼看着无缘无故被讨伐,急忙派人前往越国,忽悠越国人。
“大王,没事讨伐我们干什么啊?有什么意义啊?得楚国者得天下啊,您要是不打楚国,既不能称王,也不能称霸啊。”齐国特使没怀好意,想把战火引到楚国人那边去。
“我们不是不想打楚国啊,可是现在楚军兵力集中,不好打啊。我们原本想让你们各国牵制楚国兵力,我们好打楚国。可是现在齐国和秦国支持晋国的魏家和韩家内战,没办法,我们只好先讨伐你们,解决你们的问题。”看来,越王无疆也不是没有考虑这个问题。
齐国使者一看,还得继续深入地忽悠才行。
“大王,越国之强,天下无双啊,难道您还等着我们跟您一同出兵,南北夹击,才敢跟楚国人交手?那我告诉你,韩家和魏家那是绝对不敢出兵攻打楚国的,因为他们地盘太小,一旦战败,可能就无家可归了。”齐国特使用激将法。
“那当然不会,我们并不期望你们攻打楚国啊,你们做做样子,吸引他们的一部分兵力就行了。”越王无疆开始上套了。
“那不就对了?楚国人现在兵分九路,围攻晋国,威胁齐鲁,兵力分散在三千七百里,这还不够?大王非要等到晋国和楚国打起来再出兵的话,猴年马月了。这当口,楚军主力都在北方,越军可以从南边进攻,拿下仇、庞、长沙和泽陵,那都是楚国产粮食和出木材的地方,多实惠?再说了,楚惠王刚死,国家还不安定,多好的时机?要称王称霸啊,赶紧打楚国去吧。”齐国使者一通忽悠,忽悠得越王无疆频频点头。
就这样,越王决定趁火打劫,不攻打齐国,攻打楚国去了。
越国东征,楚国急忙调集三军迎战。
几十年不打仗,越军的战斗力早已经不行了,而楚军时不时打个小仗,面对北方诸强,战备始终没有放松。因此,两军交战,胜负立判,越军溃败,越王无疆被活捉。
随后,楚军乘胜进攻,北边顺道拿下莒国,进占越国首都琅琊,南面占领了原先吴国的地盘,并且将越国的北部平原占领。
越国王族逃入山中海边,分散为多个国家,有的称王,有的称君,楚国无意扫荡他们,而他们也已经无法对楚国构成威胁。
越国就这样灭亡了,不过越国残余一直到秦朝统一中国还存在。
越国,从勾践称霸到被楚国所灭,只延续了四十二年。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