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这才是春秋:假仁假义

原来这才是春秋:假仁假义
“老邾,我听说睢水有河神,东夷人很信这个,这样,你把曾子给宰了,洗干净烹熟了拿去祭神。”第二天开会,原来的五国盟会成了二国会谈,宋襄公连客套话也省了,上来就给邾子布置任务。
邾子一听,宋襄公竟然要用活人祭神,而且人家曾子虽然爵位低,好歹也是个诸侯啊。邾子当时就傻眼了,看见宋襄公正在气头上,也不敢劝。
为什么宋襄公要杀曾子而不杀滕文公呢?这里有个讲究,曾子是个子爵,爵位低而且满天下没什么拿得出手的亲戚。而滕文公是个侯爵,又是姬姓,万一杀了他,很容易惹恼王室和姬姓国家,到时候吃不了兜着走。
说白了四个字:欺软怕硬。
邾子不敢说话,可是子鱼不能不说。
“主公,为什么要杀曾子?”子鱼问,他知道襄公很没面子,可是没面子也不能亂杀人啊。
“他迟到。”
“迟到就杀?”
“不错,当年大禹在会稽山召开君羊神大会,防风氏迟到,大禹就杀了他。可见,迟到是很重的罪,该杀。”宋襄公把当年大禹杀防风氏的典故拿出来说,大禹的大帽子一出来,看上去就可怕。别说,在这里用大禹的故事挺黑色幽默,当年别人迟到被大禹杀,如今大禹的后代因为迟到被别人杀。
“可是,那是大禹啊。当年天下,能够杀戮诸侯的只有周王和齐侯啊。”子鱼据王里力争,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当年召公曾经授权姜太公讨伐诸侯。
“没错啊,当年是齐侯,可是现在齐国衰落,车仑到我们了。”宋襄公的话也不是没有一点道王里,不过总体上还是强词夺王里。
“那么,同是迟到,为什么杀曾子不杀滕侯?”子鱼也急了,他知道这个问题不应该问,可是没办法了,也只能问。
“这,”宋襄公沉吟了片刻,这确实是个比较难回答的问题,不过,随着他的眼前一亮,他找到了最佳答案:“因为曾子迟到两天,滕侯只迟到一天。杀曾子是为了体现我们的威严,放过滕侯是讠正明我们的仁义,啊,仁义,仁义无敌啊。”
绕来绕去,回到了仁义这个主旋律。
子鱼彻底没电了,只要说到仁义,他知道自己就没什么话说了。
“去你妈的仁义,假仁假义还差不多。”子鱼心里骂了一句,可是不敢说出来。
就这样,因为迟到两天,曾子被杀了祭神。
据《左传》:宋人执滕宣公。夏,宋公使邾文公用鄫子于次睢之社,谷欠以属东夷。司马子鱼曰:“古者六畜不相为用,小事不用大牲,而况敢用人乎?祭祀以为人也。民,神之主也。用人,其谁飨之?齐桓公存三亡国以属诸侯,义士犹曰薄德。今一会而虐二国之君,又用诸氵?昏之鬼,将以求霸,不亦难乎?得死为幸!”
子鱼说的是什么意思?翻成现代话是这样的:古时候六种畜牲不能相互用来祭祀,小的祭祀不杀大牲口,何况敢于用人作牺牲呢?祭祀是为了人。百姓,是神的主人。杀人祭祀,有什么神来享用?齐桓公恢复了三个被灭亡的国家以使诸侯归附,义士还说他薄德,现在一次会盟而侵害两个国家的国君,又用来祭祀邪恶昏亂的鬼神,要拿这个来求取霸业,不也是很难吗?宋襄公能得以善终就算幸运了。
有人会说,这段话为什么上面的对话没有?天,这样的话子鱼敢当着宋襄公说?那不是马上就被“仁义”掉了?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