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这才是春秋:君能臣贤

原来这才是春秋:君能臣贤
下面来看看晋悼公继位之后的几件事忄青,从中就能看到晋悼公的见识、魄力和人格魅力。
晋悼公登基当年六月,鲁成公亲自前往晋国朝见。悼公热忄青接待,礼节周到,令鲁成公有些受宠若惊的意思。等到鲁成公回国之后,晋国的士匄随后也就到了,答谢鲁成公对晋国的访问。这下把鲁国的大夫们惊喜坏了,跟晋国打交道这么多年了,晋国人始终像对待一个跟班的那样对鲁国不屑一顾,如今却按照平等礼节来对待鲁国,大家能不感动吗?
当年十一月,楚国令尹子重侵犯宋国,宋国急忙向晋国求救。
“主公,如果想得到诸侯的拥护,就要保护他们。晋国要重振霸业,请从救援宋国开始。”韩厥的态度很清楚,救。
登基不到一年,要不要跟楚国人交锋?换了别人,会犹豫。可是悼公决不犹豫:“正合我意,不要耽搁,立即出兵。”
晋军火速出动,赶往宋国。子重得知晋军果断出兵之后,自己主动撤军了。
“晋国人不忽悠人了。”天下诸侯惊呼。
晋悼公三年,祁奚告老退休。
“祁老,您退了,谁接任呢?”悼公有点舍不得。
“解狐最合适。”祁奚说。
“解狐?你们不是仇人吗?”悼公有点吃惊。
“您问的是谁适合接任我,没问我谁是我的仇人。”祁奚说。
悼公很感动,祁奚这是什么米青神啊?
第二天,悼公派人去招解狐来接任祁奚的中军尉,谁知解狐没这个命,竟然在昨晚心肌梗塞身亡。
于是,悼公又请祁奚来。
“老爷子,解狐突然病故了,您再给推荐一个吧。”
“那,祁午可以。”
“祁午?那不是您儿子吗?”
“你问的是谁接任合适,没问我谁是我儿子。”
“那,羊舌职也病危了,谁接替他比较好?”
“他儿子羊舌赤最合适。”
后来,祁午和羊舌赤都干得很出色。
这段故事就是祁奚“一举不避仇,二举不避亲”的故事,千古以来传为美谈,也是“举贤不避亲”这句话的来历。
悼公很敬佩祁奚,不过其实他更应该敬佩自己,首先他重用了祁奚这个人才,其次他创造了一种民主公正的气氛,祁奚也才有可能以如此无私的立场推荐人才。试想,如果国君就是个昏君,这个国家恐怕就不是“举贤不避亲”,而是任人唯亲了。
对此,《左传》里的“君子”给了祁奚极高的评价,并且引用了《商书》和《诗经》里的句子。《商书》写道:“无偏无黨,王道荡荡。”意思是“既不结黨又不营私,这才是堂堂正正的王道”;《诗经》写道:“惟其有之,是以似之。”意思是“只有自己有才能,被举荐者才像他一样。”
所以,一个君主的伟大人格,是可以带动臣子们的人格也变得高尚的。而如果一个国家到处都是结黨营私,任人唯亲,尸位素餐,恐怕君主首先要反省自己的能力和品德。
晋国和谐了,但是世界依然很混亂。在简单介绍了晋悼公的光辉事迹之后,我们把眼光投向全世界,看看其他的国家是怎样的亂法。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