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这才是春秋:两面讨好

原来这才是春秋:两面讨好
公孙归父的逃走,意味着鲁国的正攵治格局重新划分。
声伯接替了公孙归父的位置,实际上代表公室。三桓的地位进一步巩固,季文子在朝廷中的作用进一步加大。鲁成公尽管也对三桓存有戒心,但是看见父亲和公孙归父的下场,他决定还是以和为贵。
亲晋派的三桓得势之后,鲁国外交正攵策必然地进行了修正,从鲁宣公时期的投齐联楚修正为全面投靠晋国。鲁成公元年,鲁国派出藏宣叔前往晋国,修复与晋国的关系,与晋国结盟。
鲁国外交正攵策的变化直接导致齐国和楚国对鲁国的不满,之后,齐国进攻鲁国并夺取汶阳,鲁国向晋国求援,晋国郤克领军出兵援鲁抗齐,于是就有了晋齐鞍之战(见第三部第章),鲁国夺回汶阳。
当世界上有两个老大的时候,世界人民就很难有安生日子过了。
投靠了晋老大,楚老大就很生气。
鞍之战刚刚结束,晋军收兵回朝抱老婆去了,这边楚老大出动了,子重领军。根据老大尽量不打老大的国际事务原则,楚军先是攻打卫国,随后屁股歪一歪,移师鲁国的蜀地,要找鲁国出气。
晋老大走了,楚老大来了,鲁国人慌了。
紧急内阁会议。
“各位,怎么办?怎么办?”鲁成公没主意。
“赶紧找晋老大来帮忙吧。”臧宣叔建议,听口气,就带着嘲讽,他是亲齐派,很讨厌晋国人。
“老臧,你太不耿直了,明知道晋国人刚走,不可能来救我们。”宣伯回了一句,他知道晋国人的德行,所以随后加了一句:“女乃女乃的,超级大国都是纸老虎。”
晋老大很显然是靠不住的,那么就只剩下一条路可走了:向楚国人求和。
“宣叔啊,要不,您辛苦一趟,走一趟楚军大营?”鲁成公也看清了形势。
“别介。楚国人已经出来很久了,我们不去他们也要撤军了。如今让我去轻而易举得到这个功劳,嘿嘿,我可不敢。” 臧宣叔刚才被宣伯抢白,此时翻翻白眼,拒绝接受这个任务。
鲁成公干瞪眼,这里人人都能不尿他。
说起来,孟献子这个人很实在,看鲁成公下不来台,藏宣叔和宣伯又互不买帐,他挺身而出了。
“这样,我去吧,算我捡个功劳。不过,楚国人是很贪的,我不能空手而去。”孟献子主动提出要去楚军大营。
就这样,孟献子去了楚军大营求和。
其实,楚国人也并不一定要打鲁国,他们是要这个面子,你晋国打了我的盟友齐国,我就打你的盟国。
孟献子带着金银珠宝前去求和,子重很爽快地答应了,不仅答应了,而且不收金银珠宝,楚国人高风亮节?才不是。
“金银珠宝你们拿回去,我们不缺这个,你们给我们木工、裁缝、织工各一百人就行了。另外,派个公子去我们那里做人质。”子重看重的是人,技术工人,楚国最需要的就是技术工人。
无可奈何,第二天,鲁国如数送上楚国要求的技术工人以及鲁成公的弟弟公子公衡作为人质。
这就行了?不行。
楚国人随后在蜀地召开盟会,楚国子重、齐国晏弱、宋国华元、卫国孙良夫、郑国的公子去疾、陈国的公孙宁、蔡景公、许灵公参加盟会,因为是在鲁国的地盘上,鲁成公只得亲自出席。
可以说,除了晋国,全世界都参加了这次盟会,而晋国睁只眼闭只眼,假装不知道。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