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大兵耿恭

拯救大兵耿恭 蔡伦,好熟悉的名字啊!哦,对了,东汉有个造纸术的改造号称四大发明,发明者就叫蔡伦。世上重名重姓的人很多,如此你认为此蔡伦和彼蔡伦是纯属巧合的同名同姓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他们原本就是一个人。只不过,这时候的蔡伦还只是一个小小的宦官,还没有发迹罢了
出名?谁不想出名?谁不想出好名?名利名利,出“名”了,“利”也就自然会来了。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嘛!想出名的目的无非是为了利,获得“利”后,可以好好改善一下自己的生活和生存环境。为了出名,有的人不择手段,花样繁多,甚至违背自己的良心,疯狂地争权夺利,收敛钱财。结果,劳心劳力,换来的是出了坏名,臭名昭著,遗臭万年,甚至把自己的性命也搭进去,变成了世界上最痛苦的人——人死了,钱还没花完。出坏名容易,但出好名就难了,不仅要有实力,还要有机遇
人人想出名,但不一定人人会出名。只有具备了一定的实力才有可能出名。具备了一定实力后,还要遇上好机遇才能出名。但也有很多人走“捷径”——顾名思义,这是条最轻松、最省力、最快捷的道路。第一不需努力学习,第二不用多大投资,第三不用艰苦劳动。看那些农民,汗流浃背;看那些工人,满手油污;看那些商人,早出晚归;看那些教师,呕心沥血……而他们辛辛苦苦,又能赚到多少钱?看现在的“超女”,只需刻意扮酷、手舞足蹈、嘴唇一碰,就有成千上万的人叫好,就能大把大把地赚钱
蔡伦显然就是这样的,当一名小小的宦官对于他来说显然不能满足。为了出名,他只好选择了捷径——当了窦皇后的鹰爪
蔡伦的任务是去暴室“关照”宋氏姐妹。当然,名义上是“关照”,实际上却是“督查”,每天给宋氏姐妹小鞋儿穿,用各种无奇不有的方式折磨摧残她们。从此,宋氏姐妹每天除了有干不完的活儿,受不完的苦,还有忍不完的气。很快蔡伦有了一个响当当的绰号——毒手摧花
人都是血肉之躯,更何况是娇滴滴的美人儿,哪里受得了这么大的劳动强度,哪里受得了这么刻薄的人格污辱,哪里受得了这么多人的冷潮热讽?有一种委屈叫欲哭无泪,有一种失望叫绝望!委屈,宋贵人还是可以忍受的,但儿子刘庆的被废后,她心中最后的依托也就不存在了,希望变失望,失望变绝望,绝望的宋贵人最终选择了一条绝路——自杀
胜利虽然早已预料,但胜利来得如此之早,还是令窦皇后有点儿意外。而在这场战争中,功勋账里,还有梁贵人一份功劳,毕竟,没有梁贵人的倾力支持和帮助,窦皇后的“宫心计”也不可能实施得这么顺利和快捷。因此,大获成功的窦皇后很快对梁贵人处处关照,处处关心,以姐妹相待
“投之以李,报之以桃。”“受宠若惊”的梁贵人于是决定献出儿子刘肇给窦皇后,以“报答”窦皇后的情意。当然,梁贵人之所以这么做,原因有二:一是窦皇后膝下无子;二是宋贵人倒台后,梁贵人突然有点儿唇亡齿寒的悲切感。为了寻找“依托”,梁贵人决定把自己的宝贝儿子刘肇“过继”给窦皇后
前面已经说过,当年汉明帝刘庄的马皇后肚子不争气,没有生儿子时,收了其他宫女的儿子做养子,结果养子顺利当上了太子,最后还登上了皇帝宝座,也正是因为这样,马皇后不但一直牢牢稳定了自己的权力不动摇,地位不动摇,从而最终成了一代贤后。窦皇后显然处处以马太后为标榜,此时梁贵人送子的举动正符合她的心意
套用一句不适当的话,梁贵人和窦皇后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结果在过继这件事上,自然是一拍即合,一粘即拢
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梁贵人原本以为忍痛割爱地牺牲自己的儿子,会为儿子换来一个美好的前途,为自己在后宫换来一个坚不可摧的“第二把交椅”。事实上,刘肇过继给窦皇后,果然马上就开始飞黄腾达了。很快,刘炟就让刘肇接替了刘庆被废后空缺的太子位置。宋贵人彻底倒台了,继子又被立为太子,按理说窦皇后和梁贵人应该是双喜临门才对。然而,事实证明,梁贵人打的如意算盘早就在窦皇后的掌控和预料之中了。而她之所以这么配合梁贵人,那是她觉得梁贵人还有利用价值
狸猫换太子成功后,窦皇后马上露出了狰狞的原本面目,手中的屠龙刀对准了梁贵人姐妹。是啊,此时后宫中最具威胁的宋贵人姐妹死了,只要除去了梁氏姐妹,其他宫女都对她构不成任何威胁,更何况梁贵人是继任太子刘肇的亲生母亲,梁贵人不除去,到时候一旦刘肇登基后认母归宗,那她不是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了
事实证明,梁贵人根本就不是窦皇后的对手。窦皇后在搞定宋贵人时,发动了几乎所有的亲人,包括两个重要的外来人,一男一女,梁贵人和蔡伦。此时对付梁贵人,窦皇后知根知底,根本就没有这么大动干戈,大张旗鼓,大力宣传。而是连发动宫内外监视刺探情报的步骤都省略了,直接写匿名信给刘炟,内容用六个字可以概括:诬陷梁竦谋反
从梁贵人的父亲梁竦这里寻找突破口,窦皇后的心计之深可想而知
此时的刘炟早已被窦皇后迷得丢了魂儿,只剩下残留的身躯空壳。面对诬陷,刘炟二话不说,直接下令把梁竦打入死狱,然后派汉阳太守郑据去进行严审
梁竦原本就是一介书生,平日里喜欢寄情于山水之间,不是仰起头吟诵“伊中域之伟木兮,瑰姿妙其可珍。禀灵祗之笃施兮,与造化乎相因”之类的汉赋,就是弹奏“水色帘前流玉霜,赵家飞燕侍昭阳。掌中舞罢箫声绝,三十六宫秋夜长”之类的汉曲。这样的人太过于浪漫,面对太不现实的现实,梁竦很是无奈,也很是绝望,接下来便以绝食表示抗议。结果证明,他的抗饿能力很一般,不出几天居然就来了个“眼睛一闭不睁,一辈子就过去了”,没几天就不明不白地死在狱中
对于负责审理该案的官员来说,梁竦活着,那是负担,死了,才是正确的。因为死了,死无对证,正好可以说他畏罪自杀。结果也正是这样,检察官郑据很快把梁竦的死向汉章帝刘炟进行了汇报,四个字:畏罪自杀。畏罪自杀的后果很严重,刘炟很生气。也正是因为这样,梁贵人姐妹很快被扣上了“阶级斗争犯”家属的帽子
梁竦死了,后果很严重,罪犯的家属,日子不好过,是要被株连九族的。相见怕见偏偏又见,相爱怕爱偏偏又爱。此时梁贵人躲进宫中成一统,她最怕见的人就是窦皇后,后宫之大竟无藏身之处,因此,很快又和窦皇后见面了。这一次见面,窦皇后笑盈盈地只说了一句话:与其苟延残喘地活着,不如体体面面地死去
别人的话要钱,窦皇后的话要命。何去何从,梁贵人知道,活着将会受到更多更大更残酷的折磨,最后的结果还是只有一个:死。可是真要去死,她又不甘心,如花的岁月,如花的年龄,如花的容貌,就这样凋零飘散吗?思来想去,梁贵人终究是想不明白,为什么“牺牲”了亲生儿子却换不来后半生的幸福,为什么自认为走得最好的一步棋却成了致命的败着,为什么只在转眼间一切的荣华富贵便成了过眼云烟……梁贵人郁闷啊,痛苦啊,受伤啊,结果连上吊之类的痛苦都免了,直接就去阎王那里报到去了
梁贵人死后,她的婶婶,也就是刘炟的姑姑,舞阴公主也受到了牵连,被打入冷宫——迁移到新城软禁起来。至此,窦皇后以摧枯拉朽之势一举将后宫中最具威胁的两大情敌变成了“死敌”,只剩下了一个“活死人”——废太子刘庆。本来窦皇后早就对他虎视眈眈,但对于这个没妈的、像根草一样的儿子,刘炟产生了怜悯之心,下了“重点保护令”,把他和准太子刘肇放在一起寄养。而刘肇也对刘庆很友爱,兄弟俩亲密无间,形影不离。再加上刘庆年纪虽小,似乎在母后惨死后早熟了,平常慎言慎语,让窦皇后根本找不到任何破绽,因此暂时保全了性命。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