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策略

改变策略 秦穆公在这个位子上坐了三十多年。这三十多年来,他一心向东发展,把当诸侯霸主当成终极目标来追求,而且他也确实有抢夺这个霸主的实力。可后来,不知怎么搞的,一步也没有向东方迈出,只停留在跟晋国玩来玩去的地步,倒是让晋国赚到了极大的利益
他最后总结出,他不成功而晋国成功的原因,并不是在于他没有实力,他没有水平,而是因为晋国是姬姓,而他却是嬴姓。东方那些诸侯虽然现在一点不牛了,但他们都讲究出身,谁根正苗红跟谁才有面子。他们虽然不敢惹秦国,但却把秦国当成西部的异族,一个都不愿跟他们干。除了晋国有什么事,通知他一声之外,其他诸侯就是碰到天大的困难,也从不请秦国帮一下忙
秦穆公终于想通了,现在仍然不是向东方发展的最佳时机
于是,他开了个会,再次讨论这个大事
由余说:“应该重新调整方案了。我认为,以后应该采取向东防御、向西发展的战略决策。现在东方这边是行不通的。除非咱有可跟东方所有国家为敌的资本,否则,咱就是拼掉老命,也是白搭的。不如先把西部的这些小国全面搞定。把国土面积扩大起来,使人口数量猛增起来。而且,把这些戎们搞定之后,咱们的后院就什么麻烦都没有了。千万别小看了这些小落部。在咱还强悍的时候,他们老实得像个农民,可一旦咱出现了麻烦,他们就会在你的麻烦上努力增加麻烦,直到把你麻烦死。
秦穆公说:“好,就这么办了。
在秦穆公着手进行西部扩张时,晋国又派兵过来,说是要报仇要申冤。可秦穆公根本不理
后来,晋国的几个新老牛人赵衰、先且居、栾枝等都相继死去。晋国国力开始走下坡路。过了不久,晋献公也跟着挂掉
晋国从此就乱了套
晋国一乱套,对秦国来说,实在是一件好事
如果在以前,秦穆公肯定又嘎嘎大笑着,去插手一下晋国的事务。但他现在根本不愿意管这些事了,只是一心一意地进行西部开发,派兵过去,管你愿不愿意,听不听话,把十二个小国全部收编,所有土地权全部收归秦国所有。据当时的记载,他这期间,“开地千里,遂霸西戎。”连周朝也不得不认真对待了,派人送铜鼓过去,在表示热烈祝贺的同时,正式发文让他当西方永久的老大,以后西部地区,谁不听话,就可以打谁
秦穆公的这一次的西部战略对秦国以后的发展影响是巨大的
从此,秦国依托这个优势,从来没有在诸侯面前示弱过
不久,这哥们儿就完成了他的历史使命,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步
秦穆公生前虽然很轰轰烈烈,绝对算是个成功人士,可死的时候却做了一件败坏名声的事情
这家伙很爱惜人才,生前只要认为谁是人才就一定要重用,哪怕这个人才多次失败,他的重用也一点不打折。可到他老的时候,他认为他要死的时候,这个爱才之心比生前更严重,而且严重到变态的地步。而且他还比较好战,他怕自己死了,到了阴间还斗不过人家,就决定也带几个拔尖人才跟他过去,继续“与地斗”
大家都知道,那时有个很可怕的制度——殉葬
说白了,老大死后,怕他在阴间一个人无聊,得多让几个人跟着过去,一边当他的生活秘书,一边陪他聊天,让他在阴间仍然过着美好的幸福生活。以前,很多老大死后,只带着一批战俘过去当身边工作人员,照顾他在地府的生活。秦穆公这些天来,当了一段西方霸主,感觉很良好,死后到阴间也想弄个霸主当当。他做过很详细的调查,前面很多人死的时候,都只带着一些下人过去,一点水平也没有。因此,他就决定带一批牛人下去。他想,这样到了阴间,他要搞定别人那就容易得很,比在这个世界好混多了
这绝对是个很缺德的事。不过,秦穆公聪明得很,做得一点也不野蛮,把几个跟他干了半辈子的牛人叫来,请他们大吃大喝,之后,问:“咱们感情好吧?
好!当然好。如果不好,咱能干这么多年吗
又问:“咱算不算生死兄弟?
这些人虽然很聪明,但这时绝对没有想到老大正在忽悠他们。而且这个忽悠绝对不是赵本山忽悠范伟那样,赚几个卖拐钱,而是要他们命。这时听到老大居然把他们当成生死兄弟,谁不热泪盈眶谁简直不是人了。本来这话就超级煽情,再加上喝了这么多名酒,身上温度已经明显提高,心情处于高度亢奋状态,马上就说:“算,算啊。老大,我们是老大的死党啊。这是全地球人都知道的啊。
秦穆公说:“呵呵,听了兄弟们这话,我也觉得大家今后可以同生,也可以共死了。
这些人更加不计后果了,马上说:“我们愿意跟老大同生,更愿意与老大共死!
秦穆公一听,呵呵,终于全都上钩了,还是知识分子好骗,几句软话就全部打倒。当场叫书记员,把这些话都当会议纪要记录下来。如果在场的谁死了,其他人都跟着死
这些人仍然没有想到都中了老大的圈套,都在那里大声赞扬老大是千古以来最伟大的老大,是最平易近人的老大。请问有哪个老大跟马仔签订过这样的条约?不过,老大放心,为了让老大万寿无疆,我们一定要好好保重自己,像爱护老大一样爱惜自己的生命。呵呵,现在咱们得把爱自己的生命提到政治的高度,爱自己就是爱老大
这些人在这里大鸣大放要爱惜自己的生命,哪知秦穆公一点不爱惜他们的生命
没过多久,他就真的死了
直到他死的时候,那几个愤青才知道,全上了老大的当了
在他死的当天,马上就有人提着刀按照当天的会议记录去找这几个人,说是按合同办事
这个世上路真多
活路有很多条,死路也有很多条
你们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那一条。当然,如果你们放弃选择,那有人就帮你们选择了。最后,有的自己选择,有的让别人处理
据统计,秦穆公这次的殉葬者总共有一百七十人,相当于一个加强连,而且都是有水平的人。最著名的是奄息、仲行、针虎三个哥们儿,这三人在当时并称“三良”
大家看到秦穆公这么做,有点太不人道了,自己死就死了,还利用职权拉这么多人垫背。最后,秦国的草根诗人还创作了一首诗对秦穆公的做法猛批了一通。这首诗叫《黄鸟》
交交黄鸟,止于棘。谁从穆公?子车奄息
维此奄息,百夫之特。临其穴,惴惴其栗
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交交黄鸟,止于桑。谁从穆公?子车仲行
维此仲行,百夫之防。临其穴,惴惴其栗
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交交黄鸟,止于楚。谁从穆公?子车针虎
维此针虎,百夫之御。临其穴,惴惴其栗
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这首诗直接点了秦穆公的名,说他一点不为秦国可持续发展着想,脑子里全是极端自私的想法,把秦国的优秀人才都带走了,我们无穷愤怒啊
不但草根百姓愤怒,就是他的子孙们对他的这个做法也很不满意。最后给了他一个谥号“缪”
缪是什么意思
名与实爽曰缪
只是后来大家觉得这个字太不好了,就改了一下。古代的“缪”跟“穆”同一个音,就把他写成“秦穆公”。穆可就好多了:布德执义曰穆,中情见貌曰穆
不过,在我看来,秦穆公的生前还是配得上“穆”字的,但死的时候,就是“缪”字了。这两个字加起来除以二,就是对秦穆公同志这一辈子的评价
从这个评价上看,那时人的无耻程度还没有现在这么疯狂,即使老大死了,还能站在公正客观的立场下个评语。哪像现在这样,除了死刑犯之外,所有的人一死,悼词上没有一个贬义词,好像人一完蛋就是个完人。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