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头,他舅

木头,他舅 前面已经说了,马氏外戚因为自作孽不可活,最终被刘炟来了个“一窝端”。然而,马氏外戚刚刚落幕,另一个外戚势力又开始崛起——窦氏外戚
马氏外戚的兴起是因为刘炟太过重情重义,这是对养母马太后的一家人表示感谢的一种方式。而此时窦氏外戚的崛起也是有原因的,同样的道理——刘炟太过重情重义。当然,这一次刘炟表达的是对一位心爱女人的厚爱。这个女人便是他的妻子,也就是后来的窦皇后
窦皇后,扶风平陵(今陕西省咸阳西北)人,她之所以能通过宫中层层选美关,得到刘炟的“亲昵”,一是因为窦皇后长得美(这个是必须的),长相是敲门砖,没有这块砖就寸步难行;二是因为窦皇后有强大的后台。她是大司空窦融的曾孙女。窦融前面已经说过了,那是一位呼风唤雨的人物,是助光武帝刘秀“中兴汉室”的“明星”之一,刘秀对他格外地器重,百官对他也是尊重有加,因此,窦家子弟也是兴旺有加。到了祖父窦穆时,窦家的富贵还在延续,在刘秀“联姻”政策的感恩下,窦穆娶了刘秀的女儿内横公主为妻,并且接替他的叔叔窦友任城门校尉,曾经威风一时。到了父亲窦勋时,同样是富贵花开,窦勋又娶了东海恭王刘彊的女儿沘阳公主,窦皇后就是窦勋与沘阳公主的长女,单从这一点来看,窦皇后应该称刘炟为“堂舅”,血缘关系之亲可想而知。当时,窦氏一门“一公、二侯、三公主、四二千石”的显赫无比的地位被洛阳人津津乐道
然而,永平五年(公元62年),78岁的窦融病逝之后,窦家开始日渐衰落。窦穆虽拥有万贯家财但不修品行,刘庄对此除了“横眉冷对”外,还时常派人监护他家。很快,检查组汇报了窦穆父子“言行不检点”的情报:窦穆假传阴太后的命令,让六安侯刘盱离婚娶自己的女儿(窦穆想通过联姻的方式,把六安当成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眼看窦穆如此无法无天,胡作非为,愤怒的刘庄下了“驱逐令”,令窦穆父子回老家“思过”。只有窦勋的夫人沘阳公主因为“关系特殊”而留在了京城
按理说,窦穆父子回到老家后,应该好好反省才对,然而,窦穆父子很快把口头上的不满化成实际行动了。干起了贪赃枉法的勾当,全然不理会刘庄一直盯着他们的那双慧眼,结果可想而知,他们的光荣事迹很快就被人揭发,刘庄这次毫不手软,直接把窦穆父子打入了死牢。结果窦勋没有把牢底坐穿就来了个“死去原知万事空”
也正是因为这样,窦氏的出身是高贵的(显赫的官宦之家),她天生丽质(长相美不可言),才华横溢(六岁就能写出很好的文章)。但她的童年却是在这样一个破落了的“名门”中度过的,多少次,窦氏独自坐在村前小河旁,唱的不是《小芳》,而是这样凄凉的悲歌:美丽的扶风平陵,留不住我的爸爸(被打入狱中),长安那么大,有没有我的家?爸爸一个家(狱中),妈妈一个家(被留在长安),剩下我自己,好像是多余的。爸爸呀!妈妈呀!能不能告诉我,这到底是为什么
其实窦皇后与马太后的成长经历极为相似,童年丧父后,失势的窦家人为此多次向算命先生进行“寻经探宝”。算命先生见到窦家子弟时,都是直摇头,直到见到窦皇后时说了一句石破天惊的话——八个字:大富大贵,贵不可言
于是乎,尽管家道败落,但窦家人从此都视窦皇后为“全家宝”,悉心照顾,精心培养,几乎倾尽了全族之力,只为打造一只能飞的金凤凰
窦皇后也没有令他们失望,长成少女的她越来越像出水芙蓉,而且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很快便在方圆百里声名远播
都说贫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窦皇后美则美矣,如果不走出那片养育她的大山,那她的美貌和才情注定是要被埋没的。为此,在窦家人全力支持下,建初二年(公元77年),窦氏及其妹妹参加了宫中数年一度的“选美大赛”,要长相有长相,要才华有才华,窦氏毫无争议地成功通过层层海选、预选,最后成功突围,被直接选入了长乐宫
入选了长乐宫不代表就可以高枕无忧,因为接下来才是最关键的——汉章帝刘炟的面试关。要知道入选的宫女都是一茬一茬的,不说成千上万,也是成十上百,这么多人中,注定还要皇帝来进行最后的“大浪淘沙”,如果能得到刘炟的赏识,那么以后集万般宠爱于一身,飞黄腾达便指日可待。而如果没能被刘炟的慧眼相中,那么,以后的结局多半是“庭院深深深几许,楼高不见章台路,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而窦皇后是幸运的:一是能幸运地通过层层海选成功入围长乐宫;二是幸运地在刘炟的“大浪淘沙”中成功突围而出
孔子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而现代流行这样一句话,百分之九十九的猫都叫咪咪,百分之九十九的男人都好色。剩下的那一个,可能是个假正经,或者是东方不败、李莲英、魏忠贤之辈。男人好色,英雄本色,美好的事物人人爱,所有的男人都会为美色所动。穿着低胸吊带裙的青春女孩在大街上游荡,每每惹人一头撞上电线杆。身边长发飘飞的美眉擦肩而过,也忍不住引人回头瞧了又瞧。欣赏归欣赏,不能有行动。君子好色,可阅尽人间春色,但不能处处留情。女人的美丽需要男人来欣赏,“好色”是男人对女性最贴心的赞美和最煽情的恭维,想象一下假如世上都是目不斜视的正人君子,没有好色男人的存在,没人怜香惜玉,常献殷勤,对你柔情蜜意,温柔体贴,周围尽是榆木疙瘩呆头鹅,呆板无趣,死水一潭,不解风情,乏善可陈,美好的身形没人看,漂亮的衣裙无人赞,生活会有多寂寞单调。就做一个有贼心没贼胆的花心好男人,爱美非罪过,好色没有错,只要挡得住诱惑
很显然,刘炟就是属于这样“好色”之徒,他见到窦皇后时,发出的感慨是:那一刻,我升起风马,不为祈福,只为守候你的到来;那一日,垒起玛尼堆,不为修德,只为投下心湖的石子。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那一年,磕长头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这一世转山,不为轮回,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一见倾心,一见销魂,刘炟大手一挥,窦皇后直接进入妃嫔居住的掖庭,一跃成了他的最爱。于是乎,聪明的窦皇后马上来了个“三步走”
第一步是施展多年练就的十八般才艺,对刘炟进行“狂轰滥炸”。举止娴雅,雅中见美,结果刘炟不但被她的貌所倾倒,也被她的才华所倾倒。见到你时,我是一个人;没见到你时,我就只剩下半个人了!可见刘炟对窦皇后的痴迷程度
彻底征服汉章帝刘炟后,窦皇后并没有小富即安,马上进行了第二步走,把目标对准了马太后。她是个知书达理,乖巧敏捷的人,此时极尽温柔之能事,连起居请安都是有条不紊,尽量做到尽善尽美。马太后见她和自己身世相仿(都是属于名门之后),经历相仿(都是属于大起大落),本来就对她另眼相看了。此时更进一步接触,发现两人居然才情相仿(都是属于才貌兼备)、习性相仿(都是属于温柔敦厚),于是乎,马太后对她也是越来越喜欢
搞定了刘炟和马太后这两位一把手后,窦皇后的第三步是开始有意与众妃嫔搞好关系,每天对她们嘘寒问暖,时不时借花献佛,大献殷勤;时不时假公济私,大施恩德;时不时低言低行,大秀谦风。于是乎,很快众妃嫔们就对这位有礼有序有节的“后起之秀”窦氏敬佩有加
三步走的结果是,窦皇后的声名如潮水般,日夜疯涨,很快就压倒了整个后宫
建初三年(公元78年),也就是窦氏入宫的第二年,八面玲珑的窦氏完成了鲤鱼跳龙门式的质的跨越,八面威风地神奇地登上了皇后的宝座,八仙过海的速度也不过如此,可以和八音遏密的神舟九号载人宇宙飞船比肩了。爱屋及乌,她八斗之才的妹妹也在同一年被封为八方呼应的贵人。对于“八难三灾”的窦家来说当真是八纮同轨、双喜临门啊!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