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逃
从孝庄帝元子攸那份讨葛荣的诏书,可以清楚看到北魏国军力分布。尔朱荣十万军队在邺城,主力回军山西,贺拔岳带领武川军讨伐幽州韩楼,尔朱兆带一支骑兵部队配合元天穆进兵山东;元天穆军再会合从洛阳赶来的费穆骑兵,实际兵力达到八万;诏书中宣扬的杨椿十万右军应为讨伐羊侃的于晖、高欢之军。穆绍所统领的八万后军自然就是留在洛阳的禁卫军
为抵挡元颢来洛阳争位,禁军卫驻防考城和荥阳。梁书称元晖业所部两万;守荥阳的左仆射杨昱、西阿王元庆、抚军将军元显恭的羽林军七万;尔朱世隆和王罴率一万骑兵增援虎牢。除去水份,梁书提供的军情与元子攸诏书大体吻合。只是王罴的一万骑兵由邓州、新野、南阳一带抽调而来
荥阳之战,元天穆和于晖所部均参与反击,虽然于晖本人不在。由此可见,加上北魏江淮和河南一带的地方部队,陈庆之面对的敌军总兵力在三十万人左右。可惜,三十万魏军各自为战,为陈庆之创造神话提供条件
北军优势在于野战,南军优势在于攻城。屯驻考城的元晖业举动令人奇怪,不主动出击,依托四面环水的地形消极防御
梁军进攻考城异乎寻常的顺利,浮水筑垒,攻陷其城,生擒元晖业,获得魏军大量的粮食辎重,租车7800辆,几乎未损失一兵一卒
即使魏军不到两万,但一万多精锐羽林足以出城一战,那时鲜卑武人未完全堕落,仍保留塞上民族的血性。很显然,元晖业主动放弃抵抗
元晖业属于标准的汉化鲜卑皇族。高欢长子高澄当政时有取代元魏的意图,他作诗宣泄郁闷心情:“昔居王道泰,济济富群英;今逢世路阻,狐兔郁纵横。”高澄问他喜欢读什么书,元晖业回答道:“数寻伊霍之《传》,不读曹马之书。”只看伊尹、霍光的传记,从来不读曹操和司马懿的书
由此可见,元晖业汉化程度之深。元子攸和元颢分别代表北魏国两种政治路线,不难想象他倾向于哪一方。他也是后来谋杀尔朱荣的参与者
鲜卑汉化贵族与汉人豪强与元颢通谋从元颢的一句话中可以证明。荥阳守将杨昱被俘后,元颢说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杨昱,卿今死甘心否?卿自负我,非我负卿也。”杨昱出自弘农杨氏,乃汉家门阀望族,两人曾经并肩作战有过交情,故而元颢出此一言。元颢意思清楚明白,我为你们汉人做事,而你却辜负我啊
正因为杨家系汉人豪强,元颢百般不肯杀害杨昱。而荥阳之战是陈庆之北伐最惊心动魄、伤亡最为惨重的一战,亦是决定成败的一战
梁国、考城之战结束后,河南诸城几乎传檄而定,就连河南重镇大梁也是望风而降。杨昱固守荥阳,陈庆之的闪击战失去作用,攻城未拔,白袍队遇到第一次挫折。更为致命的是,北魏援军风驰电掣般即将赶到
荥阳城下,陈庆之做了一篇精彩的战前动员演说:“吾至此以来,屠城略地,实为不少;君等杀人父兄,略人子女,又为无算。天穆之众,并是仇雠。我等才有七千,虏众三十余万,今日之事,义不图存。吾以虏骑不可争力平原,及未尽至前,须平其城垒,诸君无假狐疑,自贻屠脍。
如果把陈庆之的演说用现代语言翻译过来,足以选入世界名人演说录,“我自家乡来到这里,征服了无数土地,屠灭了不少城池。我的战士们,你们杀人家的父亲兄长,抢人家的妻子儿女,数之不尽。元天穆的骑兵马上要到了,我们是他们的仇人。我们只有七千人,敌人有三十万,他们根本不会让我们活下去。敌人是骑兵部队,我们在平原交战只有死路一条。在他们到来之前,你们必须打下荥阳,爬上那座高高的城墙。
语言的威力就这么大,伟大的将军大多是天才的演说家,汉尼拔、拿破仑、希特勒、巴顿……勇气有时是被煽动起来的,梁军将士一鼓登城。元颢参与了荥阳攻防战,并在第一时间入城,安抚城中军民只能靠他
因为攻城伤亡很大,陈庆之等将领请求诛杀守将杨昱:“陛下渡江三千里,无遗镞之费。昨日一朝杀伤五百余人,求乞杨昱以快意。”这段话很说明问题,正是由于元颢与河南各地守将通谋,陈庆之进展才如此顺利。元颢却不能杀杨昱,杨家属豪门望族,杨昱的父亲杨椿在洛阳手握兵权,哥哥的杨侃镇守北中城,负责洛阳外线防御
但是,不能得罪白袍队,人家刚立大功,还要靠他们继续打仗。元颢只得搬出萧衍的话来,“忠臣不能杀。”你们要为战友们报仇,可以杀其他人。于是,白袍队斩三十七名魏将,剖腹挖心,炒着吃了
元颢的话自相矛盾,杨昱是忠臣,那些守城的将领就不是忠臣了。守荥阳的魏军是禁卫军,禁卫军多是鲜卑武人,元颢借白袍队之手清除异已。荥阳拿下了,但尔朱兆的援兵到了。陈庆之仍然采用他的传统战术,迎头痛击
后人根据陈庆之演说词中的三十余万,断定荥阳之战与陈庆之交锋的敌人有三十万。这不过是陈庆之激励恐吓将士们用的手法。荥阳城中的敌人不过七万多人,除去水份恐怕没这么多,三十万是北魏国的总兵力
远在济南的元天穆得知陈庆之连破魏军,高歌猛进之时,第一个念头即是派骑兵部队协防荥阳,故而尔朱兆率五千骑兵狂奔驰援,以至于将鲁安的九千步骑远远甩在身后。元天穆的主力并没有向荥阳开进,而是向大梁进军,意图切断陈庆之的补给线,东西夹击梁军。与此同时,崔孝芬的魏军向梁国挺进,切断梁朝与陈庆之所部的一切联系
整个荥阳战役,直接与陈庆之作战的魏军只有荥阳城中的敌人和尔朱兆的五千骑兵。尔朱兆远道而来,兵法中讲得明白,“百里而争利,则擒三将军。”饶是鲜卑骑兵骠悍,尔朱兆勇猛,毕竟从济南数百里而来,未得片刻休息。陈庆之率三千白袍骑士发起冲锋,大败魏骑,尔朱兆单马遁逃
尔朱兆梁书记作尔朱吐没儿,他是契胡族猛将,长于晋北大山之中,身形矫健,能空手格斗猛兽,攀爬悬崖绝壁如履平地。尔朱兆最大的缺点没有头脑,有勇无谋,所以尔朱荣说他会被高欢穿了鼻子,事实证明,这只大猿猴让高欢哄得团团转,最终断送掉尔朱家族
尔朱兆一未料到荥阳如此快失守,二未料到梁军敢于主动攻击魏军骑兵部队。先发制人是陈庆之惯用手法,尔朱兆自恃鲜卑骑兵凶猛,知已不知彼。此次战役,梁书提到元天穆,我认为元天穆做为主帅应该不会和先锋部队在一起。至于大部队到达荥阳参战根本没有可能。尔朱兆把鲁安所部都甩到身后,何况大军。元天穆的大军此时应向大梁进兵
白袍队迅速歼灭尔朱兆精锐骑兵,震惊了随后到达的鲁安。鲁安需要做出选择,忠于元子攸还是元颢,鲁安选择投降。了解一个人,要听其言观其行。明光殿事变,鲁安将尔朱荣和元天穆碎尸,不难想象鲁安为何不战而降。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相关诗词
-
离骚(高中课文)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
屈原列传(高中课文)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
-
过秦论(高中课文)
...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
-
中庸(高中课文)
...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
苏武传(高中课文)
...百万以葬。孺卿从祠河东后土,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骑亡,诏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饮药而死。来时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阳陵。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陵始降时,...
-
论语十二章
...?”《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
-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
劝学·高中课文
...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
-
论古十二首
南渡衰微气数过,中原摇撼震干戈。勤王有志谁如此,存祀无功可奈何。燕市魂飞光日月,金陵目断哭山河。丹心汗照留青史,沉痛当年正气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