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洪也差点没命

曹洪也差点没命 孙权这一次的阴谋虽然没有达到预期目的,虽然让王凌上了个当,但取得的成绩却确实不怎么样,可他的心情还是不错的。他在当年(即太和五年,231年)的十二月,下令从明年元旦起,不用原来的年号了,改用嘉禾年号
孙权以为改了这么一个充满吉祥意味的年号之后,他的事业就蒸蒸日上了。哪知,才到第二年的春天,这个年号还没有用上几天,他的二儿子孙虑却突然死亡,搞得他很痛苦
太子孙登知道自己的老弟死了,老爸一定很悲痛,就从武昌赶回来,安慰一下老爸,说自己长期不在老爸的身边,不能对老爸老妈尽一点孝道,觉得很不够意思,现在陆逊在那里干得很出色,他们完全可以放心。以后就让他留在首都当老爸的助手
孙权同意
好像有感应一样,孙权这边儿子才死没几天,孙权的丧子之痛还没消散,曹叡的女儿曹淑就死掉了,弄得曹叡比孙权还痛苦
孙权死了儿子之后,只是在那里悲痛了几天,别的动作也没有什么。曹叡觉得光流泪还不能表达自己的痛苦之情,就下文追谥她为平原懿公主,还在洛阳给她立了个庙,把她葬在南陵之后,又怕她自己一个人在那里太寂寞,于是就决定把甄后从孙甄黄的尸体找来,让他与她合葬,于是顺便也追封甄黄为列侯。可是光让甄黄为列侯还不能完,还得遵守世袭的传统,当了列侯的人都得有个继承人才对。于是,又帮甄黄物色了一个接班人来继承这个爵位
举行葬礼那天,曹叡觉得这个仪式要隆重一些,于是,要求所有的皇亲都得参加这个追悼会,然后再去许昌。陈群出来反对,说,八岁以前死去的人,按照道理是没有资格享受这些仪式的。现在公主出世才一个月,哪能让全体大臣都为她披麻戴孝
杨阜也跟着顶陈群,讲了一大堆道理
曹叡不听
孙权前年派卫温和诸葛直带了一万多人去开发海外人力资源,目标是找到亶洲。可他们到了海上,四处寻找,却一直没有看到传说中的亶洲。最后只在夷洲那里逗留了一年,然后带着几千夷洲的土著居民回来
孙权一看,这些人怎么到了夷洲就不前进了?于是,什么也不说,直接把两人的头砍了
不过,孙权也知道,要找到亶洲是不容易的——说不定那个地方就是个传说的地方而已,派再多的部队去也没有用,就是叫他自己过去,估计也找不到。不光他搞不清,就是现在很多专家也弄不清亶洲的具体位置是哪个岛国,有的就猜测说亶洲就是日本
于是,孙权就不再去找亶洲。但他的目光仍然盯着大海,仍然想从大海那里找到新的感觉
他想了很久,突然想起,辽东那边不是有个公孙渊吗?公孙渊不是一直跟魏国不对付吗?为什么不跟他取得联络,让他在魏国的背后搞点动作?当然,要是直接派人横穿魏国的地皮去跟公孙渊建立外交关系,曹叡是不答应的。但他可以另辟蹊径啊
这条蹊径就是大海
那时,孙权的地理知识还是不错的,知道可以从江浙一带出海,直接划船到辽东
孙权一想到这个办法,立即就派将军周贺、校尉裴潜乘船渡海到辽东,跟公孙渊见面。当然,孙权这次联络还是很含蓄的,说是要跟公孙渊谈个生意,是带着订单过去的。这个订单就是要跟公孙渊订购很多战马
孙权这个决定好像很正确,让公孙渊从另一边跟魏国唱对台戏,不管怎么说,也算是给曹氏集团一个不大不小的压力。不论成功与否,对东吴来说,都不是一件坏事
可仍然有人反对
反对的就是虞翻
虞翻的智商很高,在孙策时期就做出过很多的贡献,在搞定关羽时,也立下了很大的功劳。但虞翻的性格太过耿直,脾气也很火爆,而且还爱喝酒,一喝酒就什么话都敢讲,就什么都不怕,不管是谁在场,他那块砖头都可以砸过去。于是,得罪的人就多了。那些人当面干不过他,就在背地不断向孙权打他的小报告。恰好孙权也看他那个模样不顺眼
有一次,孙权跟张昭在那里聊神仙世界的事,两人聊得很搭调,好像他们刚从神仙世界里旅游回来一样。虞翻是个无神论者,一听两人在那里聊得好像这个世界真的有神仙一样,就在那里生气起来,要狠狠地驳斥一下他们。当然,他不敢直接对着孙权愤怒,只是指着张昭说:“你说的那些人,全是死人。可你硬说他们是神仙。有本事,你找一个活神仙过来给大家看看。
张昭还没有愤怒,孙权就已经先愤怒了,觉得让这样的人天天在自己面前嚣张,连聊天都聊得不爽。于是,找了个机会,把虞翻贬到交州去。他爱顶撞人家,那他就去跟那些蛮人顶吧,那些人有的是时间
虞翻被贬后,性格仍然不改,听说周贺要到辽东去为东吴做马匹生意,立即就表达了强烈的反对意见。他认为,现在东吴最应该开展的工作不是去跟公孙渊做生意,拿大量的货币去玩金钱外交,而是把五溪蛮搞定。辽东离东吴那么远,即使公孙渊自觉跑过来对东吴称臣,东吴也没能力管理他们。现在带着大量金钱跑过去做这个生意,能有什么收获?对国家有什么实质性的意义
他想直接上书给孙权,把这个理由说一遍,但又怕孙权愤怒,就把写好的奏章给吕岱看了一下,想征求一下吕岱的意见。哪知,吕岱是个滑头,看过之后,就在那里闭目养神,什么话也不说
吕岱不说话,但人家却有话说。那些怨恨他的人看到他居然要反对孙权的决策,马上就高兴起来,这不是把柄是什么?于是都积极踊跃地向孙权举报他
孙权一看,这么多人举报他,要是不处理他,人家还说自己不再以法治国了。于是,又把他贬到苍梧的猛陵县,让他换个顶撞人的地方
在虞翻倒霉的时候,曹叡也跟着倒霉。他刚出生没有几天的小儿子曹殷又死掉了
曹叡这次没有表现得像死女儿那样悲伤,在擦干泪之后,又跑到许昌大搞基础设施,修整了几个皇宫
接着辽东那边又出现了麻烦
这个麻烦就是那个公孙渊制造出来的
公孙渊果然像孙权猜测的那样,对曹魏集团相当不爽,在跟东吴取得联系后,觉得腰杆已经硬起来了,搞事的态度越来越明显。曹叡很快就接到这个报告,他知道要是不加强防范,辽东不用几天就会成为一个火药桶。于是,他把汝南太守田豫提拔了起来,准备让他带着各路大军从海道上向辽东进军,而派幽州刺史带着另一支部队从陆路上向公孙渊杀过去
蒋济却不同意,说,现在辽东又没有制造什么流血冲突,凭什么去攻打人家?这是什么行为?这是逼人家造反的行为。而且这次行动的成功率也不高。即使可以一举搞定辽东,可获得的利益也没有多大啊。如果还搞不定,以后就只剩下麻烦了
但曹叡这时硬是不听
田豫按时进军,但没几天就宣布不成功。曹叡只得下令撤回来
田豫虽然没有搞定公孙渊,但却取得了另一个成绩
话说周贺代表东吴出使辽东,在田豫出兵时,仍然还在那里给公孙渊下订单,还没有回国
田豫很快就知道周贺还在辽东,知道周贺不久就要结束辽东之旅回东吴了。这时已经是冬季,海上风浪很大很急,周贺一定怕海浪发飙而会让船只靠岸行走。而东边海的水很浅,船只很难行走,因此,他断定周贺的船一定要经过成山。而成山又没有藏船之处。于是,田豫就在成山设了个埋伏,专门等周贺过来
周贺的船到成山后,果然就碰上了海风。周贺只觉得海风可怕,一点没有想到,岸上更可怕。他看到风浪太大,就带着他的代表团下了船,然后上岸
他们才一上岸,就被早已埋伏在那里的魏兵抓住,然后当场砍掉
孙权得知周贺死掉的消息后,这才知道虞翻的话真的很正确,于是,下令把虞翻叫回来,算是向他认个错。哪知,虞翻的年纪已经很大了,给他折腾几回,身体早已受不住,在他下令把虞翻叫回来时,虞翻已经死去。于是,使者只运回了虞翻的尸体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