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头朱雀航

断头朱雀航 晋军兵过大岘山,不见燕军一兵一卒。刘裕举手指天,喜形于色,左右将领们问道:“刘公连敌兵的影子都没有看到,高兴什么呀?”刘裕望着遍地庄稼,笑道:“兵已过险,士有必死之志;余粮栖亩,人无匮乏之忧。敌虏全落在我的手掌心里啦!
南燕公孙五楼等将领率五万步骑防守临朐。慕容超得知晋军到达消息后,率步骑四万自广固增援,派公孙五楼抢占距临朐城南四十里的巨蔑水
鲜卑骑兵与晋军先锋孟龙符展开激战。孟龙符,京口楚子,骁勇有胆气,干力绝人,少好游侠,早年便与刘裕相识。京口建义时成为刘裕的参军,历经江乘、罗落、覆舟山三战,军功卓著
巨蔑水之战,孟龙符单骑突入燕军骑兵阵中,左冲左杀,指挥晋军大败公孙五楼。燕军退走,孟龙符穷追不舍,他的马快,后面的骑兵没有赶上,被数千鲜卑骑兵包围。孟龙符奋槊迎战,杀伤无数,终因众寡不敌,死于乱骑之下
孟龙符虽然战死,但晋军控制住水源。刘裕以战车四千辆分左右翼,兵车相间,骑兵在后,列成方阵,缓缓向前推进,抵达临朐城南
慕容超全军出动,派精骑前后夹击。两军力战,直杀到日落西山,胜负未决。胡藩向刘裕献计说:“燕兵倾巢出战,临朐城中必定空虚,我们可以出一支奇兵从小道偷袭临朐,此韩信破赵之计。”刘裕当即下令胡藩、檀韶和向弥三将率军绕至燕军背后攻打临朐。晋军乘虚攻城,虎将向弥擐甲先登,当天即打下城池
临朐失守,慕容超又听到刘裕散布的谣言,说晋军水师已从海路扑向广固,大吃一惊,单骑逃走
刘裕纵兵追击,斩燕国十余员大将,大败燕军,慕容超逃还广固。晋军乘胜追击北上,第二天进至广固,攻下外城,慕容超退守内城。刘裕筑长围,墙高三丈,挖了三道地沟,摆出架子,不打下广固城决不罢休
燕军没有焚烧积蓄和庄稼,为晋国省了钱。刘裕下令停止江淮漕运,就地取粮。慕容超被困广固内城,先后派出张钢、韩范,向后秦求援
几乎所有史学家和兵学家一致认为,南燕之败,败在慕容超固执己见,不听众将正确意见,不守大岘山
毛泽东同志对此役的点评为“守大岘亦无用”。此项点评似乎让人疑惑,如果慕容超接受公孙五楼的上策,用重兵把守大岘险要,派轻骑从其他两条路切断晋军粮道,南北夹击,刘裕怎能不败
可是,如果我们深入研究当时东晋和南燕的具体情况,再从军事角度重新审视这场战役,就会发现毛泽东同志见解深刻,确确实实即使南燕死守大岘山也难逃一败
慕容超采取的战术是诱敌深入,围而歼之。此项战术源自他对南燕国鲜卑骑兵战斗力的自信,既然能够毕其功于一役,又何必防守大岘或坚壁清野。无论采取哪一种战术,问题关键在于,南燕国到底有没有能力打赢战争
我们看一下南燕国的军事力量,军事和政治、经济相辅相成
慕容德时代,南燕号称“步兵三十七万,战车一万七千乘,铁骑五万三千”
南燕只有山东一省之地,它凭什么有这么多军队?这缘自一项“校检荫户”的国策,它是由后燕皇帝慕容宝最先发动,慕容德继续执行国策,雷厉风行进行搜检,并派军队巡守边境线,防备百姓逃窜,一度检出荫户五万八千户
这种与鲜卑贵族和汉人豪强争人力的政策曾使后燕国失掉中原,包括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在内的历任皇帝均不敢轻易执行
慕容德资历老,威望高,足以镇住贵族豪强。慕容超不行,半路冒出个金刀太子,谁知你是不是真正的慕容鲜卑子孙?皇族慕容法曾质疑过,说慕容超是个骗子。以至于慕容超和鲜卑贵族的关系高度紧张,变得多疑猜忌,宠信公孙五楼与慕容皇族对抗。结果发生北地王慕容钟、兖州刺史慕容法、徐州刺史段宏、西中郎将封融等南燕重臣的军事叛乱。虽然把他们击败,但南燕元气大伤,军民离心离德
反观东晋,刘裕击败桓玄执政,虽然南方存在隐忧,高门士族对北伐并不感冒,但以孟昶为首的新兴庶族地主坚定支持。因为国内已有人口大多控制在高门士族手中,想获得土地和从事农业生产所需要的新的劳动力必须打仗。东晋新组建的军队希望通过战争获得境外财富,上下一心,众志成城
公孙五楼献计时所说的第一句话是,吴兵轻果。这是北方人对东晋军队的普遍看法。桓温北伐时,慕容宙也曾说过,吴兵轻剽。两句话什么意思呢?是说东晋军队打仗顺利的时候,以一当十勇猛顽强,一旦陷入生死搏斗会产生恐惧。习惯打顺风球,不会打逆风球
为什么晋军没有战斗力?因为他们是世兵,打不来前途,不想卖命。刘裕改变了这种情况,一批勇猛、有才干的下级军官和士兵飞快得到提升。从孟龙符战死可以看出,晋军充满建功的渴望,不再是以前那支轻果的军队
慕容超轻启边衅,掳掠晋朝边民。刘裕师出有名,是反侵略战争,出师北伐,是统一战争,合乎道义。刘裕和慕容超的军事才干和军事经验比起来,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没法比。慕容超唯一优势就是地利,战争瞬息万变,法国的马其诺防线如何?号称固若金汤,不一样毫无用武之地吗?所以说,即便慕容超死守大岘山照旧会失败。毛泽东同志不愧为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军事家
慕容超苦苦等待秦国援兵时,姚兴的使者气势汹汹进入晋军大营,对刘裕下达最后通牒:“慕容燕国与我大秦相邻友善,今来告急,不会坐视不救,我大秦铁骑十万已至洛阳,晋军如不退兵,将长驱而进!
刘裕听完,哈哈大笑,把秦国使者叫到身边,拍着肩膀说道:“你回去告诉姚兴,我本想克燕之后,息兵三年,再取关、洛,如今他想来送死,那就让他快点来!
刘穆之听说秦使到达,急忙赶到大帐,但秦国使者已经走了。刘裕笑着告诉他,我怎么怎么说的。刘穆之埋怨道:“平时事情无论大小,您都找我商量一下。这件事怎么贸然答复呢?此语不足以威慑敌人,相反却能激怒他。如果广固没有攻下,羌贼又至,我们怎么对付?
刘裕嘿嘿一笑:“此是兵机,你不懂,所以我才没有告诉你。兵贵神速,出其不意。如果姚兴真的想来救援广固的话,一定害怕我们知道,哪能事先派人通知,无非是在说大话,吓唬人。
姚兴果然忙于应付凉州战乱,无暇顾及东方战争。外交恐吓未能奏效后,出于盟国的考虑,秦国一度派出一万人马驰援南燕,由于凉州吃紧,姚兴又把军队撤回关中,一兵一卒也没派
慕容超久困于广固,不见后秦援兵,准备以割让大岘山以南土地、献良马千匹为条件,称藩于东晋。刘裕不同意,日夜加紧攻城
晋军围困广固半年,抓获南燕巧匠张纲,制造出飞楼、冲车等各种攻城器具,城上火石弓矢完全失效。晋军站在飞楼之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城上一举一动
形势对南燕越来越不利,城中百姓潮水般涌出城外投降。慕容超与宠妃魏夫人登上城墙遥望,见晋兵军容整齐,声势浩大,握手相对哭泣。有人劝他投降,慕容超冷冷道:“国家废兴是天命,我宁可奋剑决死,不会衔璧求生!
晋军发起最后的总攻,四面一起攻城,燕人打开城门投降。晋军生擒慕容超
金刀太子缓步走到刘裕面前,神色自若。当他看到昔年在南燕相识的参军刘敬宣时,把一生飘零、没过上几天舒服日子的老母段氏托给他照顾,随后一言不发。刘裕下令将南燕国皇帝慕容超押回建康斩首,让江南民众看看远征军的赫赫武功
慕容超宁死不降,有慕容鲜卑族的铮铮铁骨
刘裕愤恨广固久攻不下,打算把城中军民全部活埋,将他们的妻女赏给将士。有人反对,说您如果这样做,中原百姓谁还会盼望王师北伐呢?刘裕改容谢过,怒气不息,夷平广固城,将王公以下三千余人斩首,赏军人口多达一万户
后世有人指责刘裕杀戮过多,不施仁义。还说刘裕是民族沙文主义者,狭隘的民族主义者很难统一四海,成就大业。刘裕也有苦衷,战争就是为了获取财富,手下的将士们还等着分享战争利益呢,他怎么可能和高门士族一样,不顾及士兵们的疾苦
第一次北伐大获全胜,南燕亡国。慕容鲜卑遭到继苻坚在长安城大杀鲜卑人之后的又一次浩劫,鲜卑慕容部的辉煌从此如过眼云烟
如果慕容超能够再坚持一个月,或许历史会被改写。正当刘裕大军攻入广固的时候,后院起火了。卢循的十万义军从广州兵分两路向建康杀来,北府军与孙恩义军,刘裕与卢循的恩怨最终将如何了断呢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