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短短两个月后,西魏皇帝拓跋廓禅让帝位。西周王朝的古都第二次飘起周王朝的大旗,升旗的人来自武川。旗手:十六岁的宇文觉;护旗手:四十五岁的宇文护
周王朝的最高领袖不称皇帝,称天王,宇文觉成为周王朝第一任天王。中国少数民族大多对秦始皇发明的“皇帝”不感兴趣,认为不如佛教的“天王”。从另一个侧面看出文明之间的强烈冲突
柱国大将军赵贵对急速蹿升的新贵宇文护不满,拉拢独孤信谋杀宇文护。即将动手之际独孤信劝住赵贵
独孤信成也“信”败也“信”。他实在不忍心武川兄弟们自相残杀。中国传统文化是个不讲诚信和契约的文化。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没有真和假。一切都是假的,又都是真的;一切都是真的又都是假的
阴谋策划叛乱即是发动叛乱,覆水难收,不存在改过自新之说。有人告发二人,宇文护诛杀赵贵留下独孤信。时隔不久独孤信突然明白他活下来是假的,必须去死。只有他死才能保全一切,只有保全一切他才没有死
侧帽风流随落花,独孤家族与宇文家族的恩怨没有就此停止。独孤信的死保存了独孤系,二十年后独孤信另外一个女婿杨坚登上帝位,尽灭宇文氏,也算给老丈人报仇。杨坚之所以能够轻松顺利取代北周建立隋王朝,与岳父老泰山遗留的政治遗产不无关系,否则独孤皇后怎能与老公并称“二圣”,成全杨坚中国历史第一怕老婆皇帝的名头呢
北周宫廷的谋杀刚刚启动,冰山才露出小小一角
宇文觉做天王时十六岁,十六岁对于少数民族来说不小,后燕国皇帝慕容垂十三岁已经带兵攻打高句丽。宇文护把宇文觉当小孩子看。宇文觉永远做小孩子,宇文护永远执政。宇文觉性格刚强,忍不下去,做天王第一年就想拿掉压在头顶的大石
宇文觉秘密联络李植等大臣,训练宫中亲近的武士练擒拿功夫。宇文觉比起后世的康熙皇帝略差些火候。康熙找了一批少年练摔跤,小孩子不引人注意,强悍的武士容易引起怀疑
密谋的人中间出了叛徒,宇文护诛杀密谋大臣。李植系李远的儿子,宇文护投鼠忌器,希望李远主动大义灭亲。一年前拔刀喝斥独孤信有功升为柱国大将军的李远没有独孤信的眼光,企图袒护儿子,父子五人惨遭杀害,李氏家族也受到牵连。原本铁心拥戴宇文家的关中豪强陇西李氏心灵受到伤害
宇文护更换宫中侍卫,逼宇文觉退位。小天王宇文觉做了一番抵抗,给宫女发放武器自卫。未经训练的女子别动队不是正规军的对手败下阵来,宇文觉退位后被毒死
西魏末代皇帝拓跋廓前脚踏上奈何桥,北周开国天王宇文觉后脚跟来阎王殿,前后不过半年
新天王众望所归,乃宇文泰长子宇文毓。不能是别人,只能是宇文毓。刚刚执政一年多的宇文护得罪的人实在太多,岂敢再废去第一继承人
宇文毓鲜卑名统万突,出生于匈奴人赫连勃勃大王建造的那座千古坚城-统万城,登上帝位时年二十四岁,膝下已有两个孩子
宇文毓心中最大的敌人仍然是宇文护,宇文护掌握着天王的权力和生命。两人第一次见面就发生了冲突。宇文护不希望他立独孤氏为王后。原因很简单,再怎么说独孤信的死与他有关系。但是,屁股刚坐上宝座的宇文毓坚决拒绝。双方争执四个月后独孤氏当上王后,仅过去两个月独孤氏香消玉殒。也许独孤王后积郁成疾,也许另有蹊跷
宇文毓不像三弟那样血气方刚,他对付宇文护的武器是勤奋
吃喝玩乐、声色犬马,这些常人喜好的一切,宇文毓一概不喜欢,只喜欢一件事,工作,工作,再工作。做天王三年来,宇文毓事必躬亲,政事处理得井井有条,获得群臣的认可
宇文护害怕了。天王能做所有的事儿,要摄政官做什么。再说,他的能力实实在在不如年轻的宇文毓,每次上朝群臣眼里分明流露出别样的眼神
这样拖下去早晚有一天激起众怒。宇文护咬咬牙,想要权力吗?给你,不过不是全部的权力。公元559年宇文护上表归政,但是,扣留一项极其重要的权力-军权
不给军权,想耍我?办不到!宇文毓心中发狠
公元559年是中国历史一个重要的纪年,这一年宇文毓废掉天王制,改为皇帝制。天下的皇帝都要感谢秦始皇,他们的始祖秦始皇从制度上制定了完全不受约束、随心所欲的皇权。皇帝想干什么干什么,想要什么有什么。限制皇帝权力的人就是贼。宇文毓利用皇帝的权力给群臣加官进爵,频繁更换各地长官
宇文护伤心沮丧,意识到新皇帝迟早会对自己下手。世界太不公平,你们都是我一手扶持起来的,却都想要我的命。世间万物生命最珍贵,想要我的命,对不起,不给
宇文毓吃了一张甜饼,厨师李安做的甜饼。甜饼酥脆可口、口齿留香。他相信李安的手艺,因为李安是北周国著名的厨子。突然他觉得胃里很不舒服,好像要呕吐。宇文毓的脑海浮现出堂兄宇文护那诡秘阴险的表情
宇文毓没有惊慌,也没有叫太医,迅速让身边的人拿来纸笔,口述留下一封长长的诏书。诏书很长,内容却极简单:“鲁国公宇文邕继承皇位。”说完最后一个字,宇文毓扑倒在床榻上
鲁国公宇文邕不是宇文毓的儿子,是他的四弟。宇文毓没有儿子吗?有,而且有三个
群臣给宇文毓上谥号为“明”,宇文毓成为中国历史上的周明帝。群臣跪倒在大行皇帝的灵柩前哭泣,心底默默念道:“思虑果远曰明。”宇文泰的儿子们总能带给人们惊喜,宇文觉秘密训练杀手,宇文毓临死前留下一把刀,杀人的刀
不久,群臣发现他们错了,宇文毓留下的并非一把刀,而是一个软得不能再软的软蛋
软蛋名叫宇文邕,宇文泰四儿子,今年十八岁。软蛋继位之初,宇文护着实吓了一大跳,万万不曾想到宇文毓竟然将皇位传给四弟,他的四弟小时候出奇的聪明睿智。宇文泰夸宇文邕说:“成吾志者,此儿也。”宇文毓套用孔子大师的话表扬道:“夫人不言,言必有中。”我这个弟弟不说话则已,一说话就说到点子上去了
如此聪明的人会玩出什么花样呢?宇文护提心吊胆,警惕万分
宇文邕登基之后第一件事即是下棋,下象棋。他有两个棋友,王褒和庾信,柱国常山公家奴王褒和喜欢嚼甘蔗的庾信。两人讲起来都是俘虏,但是,今非昔比,王褒官拜太子少保、小司空;庾信官拜骠骑大将军。三人经常一起切磋棋艺,朝也下来暮也下,春花秋月等闲渡。宇文邕将下棋的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编了一本《象经》,王褒作序,庾信作赋,专门介绍象棋下法
国家大事一律交给宇文护处理,不论大事小事必须先经宇文护过目,宇文邕才签字。北周府兵十二支军队没有宇文护的命令不得调动。宇文邕和宇文护一起去见太后,宇文护可以落坐,宇文邕只能站着
装,让你装。宇文护断定这个小子伪装。表面乐得配合,暗地里十分戒备。一年又一年,什么事也没有发生。宇文护莫名其妙,难道真应了那句话:“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群臣失望不已,难道说没有好戏看了?与宇文泰齐名的第一批八位柱国大将军中硕果仅存的侯莫陈崇不以为然。他坚信宇文邕绝不是平庸的人。一天,侯莫陈崇陪宇文邕视察原州。宇文邕夜半时分匆匆返回长安,有人向侯莫陈崇打听消息。侯莫陈崇以坚定不疑的口吻回答道:“晋国公死啦!”晋国公就是宇文护,极其爆炸的新闻,一时间传得沸沸扬扬
宇文邕第一时间召来侯莫陈崇,当着大臣们的面臭骂一顿。当天夜里,宇文护借皇帝的名义抓捕侯莫陈崇,逼令自尽。侯莫陈崇是唯一可以抗衡宇文护的人,宇文邕毫不犹豫地抛弃了,大家相信宇文邕终究是个不折不扣的软蛋。宇文护一颗石头落地,总算可以安享晚年啦
北周宫廷宁静下来,对外战争拉开序幕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相关诗词
-
离骚(高中课文)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
屈原列传(高中课文)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
-
过秦论(高中课文)
...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
-
中庸(高中课文)
...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
苏武传(高中课文)
...百万以葬。孺卿从祠河东后土,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骑亡,诏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饮药而死。来时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阳陵。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陵始降时,...
-
论语十二章
...?”《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
-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
劝学·高中课文
...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
-
论古十二首
南渡衰微气数过,中原摇撼震干戈。勤王有志谁如此,存祀无功可奈何。燕市魂飞光日月,金陵目断哭山河。丹心汗照留青史,沉痛当年正气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