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筹量沙
此次北伐,刘义隆分东西两线,东线萧斌统率主力兵团乘舟舰入黄河东下;臧质、王方回的步兵向许昌、洛阳进发;武陵王刘骏出徐州;南平王刘铄出寿阳。西线,随王刘诞督率柳元景、薛安都、庞法起诸将出襄阳,率军进攻弘农;梁州刺史刘季之出汉中策应
刘义隆的五弟、江夏王刘义恭坐镇彭城,担任东线北伐军总指挥。刘义恭自小聪明,姿颜美丽,是刘裕最钟爱的孩子,饮食寝卧,常不离于侧。刘裕为人俭朴,皇子们吃东西从不超过五盘,唯独小刘义恭爱吃多少吃多少。以至于赐的东西吃不完分给旁人吃。像庐陵王刘义真等皇子求都不敢求,即使要也不给。十二岁任大都督,镇守历阳。刘义隆继位,拜江夏王。此后,辗转各地为都督,元嘉二十一年进太尉、领司徒,做了刘宋皇朝的宰相
在父亲和兄长溺爱环境下长大的王爷能好到哪里去,刘义恭读书粗通大略,生活骄奢不加节制,不是将才。不过不必担心,刘义恭虽身为西线总指挥却没有军队指挥权
东晋王朝的历次北伐,北伐军统帅大多由高门士族担纲,桓温、谢安、谢玄俱成为一时风云人物,刘裕更是凭借北伐声威代晋称帝。刘义隆吸取教训,为杜绝功高震主的现象,战功必须交给皇族,刘义恭便担当了这一角色,幕后真正的指挥官其实是皇帝本人
刘义隆两次北伐军事方针,完全克隆刘裕北伐后秦之战。他仅仅学得刘裕的形,没有学到刘裕的神。分路出击,虚中有实,两人一致。但是,刘裕有最终战略目的,即各路军队必须攻入关中与敌人决战
作战有一条基本原则,拿破仑曾经指出: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不要占领地盘。刘义隆心里想的只是土地,而不是敌人。不管第一次,还是第二次,都没能迅速找到敌人展开决战。宋军战略部署已经埋下失利的影子,从这一点上看,刘义隆不是合格的军事指挥员
刘义隆自视很高,别出心裁创造出中诏,亲自调动指挥军队,所有军队必须听从他一人指令。当然这有利于统一指挥,协调作战。但在当时条件下,刘义隆坐镇南京指挥,来回数千里,快马也要好几天,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只能贻误战机。看来,刘义隆比较适合现代化作战,现在有电报电话、电子卫星指挥系统
北魏的军事力量集中于河北和都城平城一带,中原物资屯集在黄河两岸重要的戍口,碻磝(黄河古津渡口,故址在今山东茌平)和滑台。攻取碻磝和滑台,切断黄河南北联系便成为第一仗的关键
刘义隆制定的作战方针,由萧斌指挥六万水军从黄河攻击碻磝和滑台,与其余各路军队形成对河南之敌的包围,这是一招关门打狗的战术
萧斌军团逼近碻磝,魏军守将弃城而走。萧斌与沈庆之留守,前锋王玄谟继续率军西进,兵围滑台。刘铄军前锋刘康祖攻克长社(今河南长葛),进逼虎牢关,宋军又一次攻占河南大部。襄阳军团柳元景、薛安都等将领越过熊耳山,进入关中
各路宋军进展迅速是北魏主动进行战略退却的结果,当宋军发动军事进攻之前,北魏将领们请求拓跋焘增派援兵抢救黄河沿岸储存的物资。拓跋焘不以为然,对群臣说:“马今未肥,天气尚热,现在反击必定无功。倘若宋兵不断深入,我们暂且退到阴山躲避一下。我们鲜卑人本著羊皮裤,何用绵帛!只要拖到十月,就没有什么可忧虑的了。
拓跋焘作战总有一种大气魄,大开大阖,不较一城一地之得失,可以千里出击,亦可千里退守。他还是高看了刘义隆一眼,认为宋军有可能渡过黄河攻击河北,直指平城,甚至做出退至阴山草原的思想准备。非开国之君、少年继位的拓跋焘不留恋温室暖乡、钟鸣鼎食,但一直保持着鲜卑人固有的纯朴和勇敢,亦属难能可贵。南朝皇帝刘义隆最缺乏的就是这种大气魄,封狼居胥的豪言壮语只能停留在嘴上
滑台是此次北伐的重点,刘义隆给出的作战方针就是攻取碻磝和滑台,对河南魏军形成包围之势,就地取粮,安抚百姓,修筑黄河防线,坚持到初冬
进攻滑台的王玄谟军队有两三万人,士气旺盛,武器精良,是各支军队中的王牌军。宋军溯流而上,弃舟登岸,一举包围滑台城。北魏守军措手不及,城中茅屋尚未拆除,将士们请求用火攻,王玄谟不同意。这违反战前皇帝钦定的作战计划,用滑台粮食解决军粮,烧毁了怎么办?王玄谟把将士们一顿好呲:“滑台早晚是我们的,哪有焚烧自家财物的道理!
结果人家很快把茅屋拆光了,刘义隆预料的不假,北魏诛杀崔浩,引起境内汉民的恐慌。北方汉人争先恐后给宋军送粮秣,每天有数以千计的人拿着武器前来投奔,王玄谟一概收编到队伍里去。此举引起带头的豪门士族的不满,属于自己的部曲佃户,一下子变成兵户,做了你王玄谟部下的私人部曲,我们怎么办
南方人头脑灵活,善于做生意,受其影响,在江南待久了的王玄谟很快觅到商机。当时河南地区的土特产大梨名贵,王玄谟用军中的布匹换百姓家中的大梨,一匹布换八百大梨,人家不愿意便强征。结果,北方汉人对宋军大为失望,滑台两个月未能攻取
王玄谟的表现引起各路将领的不满,中央军步兵主将臧质上表刘义隆,请求乘驿代将,什么意思呢?我率领的步兵不是走得慢嘛,抛下军队,换乘驿站的快马,赶到滑台去代替王玄谟攻城
臧质当时仅仅是白衣领将,怎么这么大的口气呀。臧质字含文,父亲臧熹是刘裕结发妻子臧爱亲的弟弟。臧质属于贵戚公子,人长得寒碜,矮个子,秃顶卷发,高颧骨,突下巴,露着一口大牙。少好鹰犬,喜欢赌博,行为轻薄不知检点,既喜女色,又好男风。虽说是外戚子弟,却能涉猎史籍,有气干,喜欢谈论军事谋略。领兵讨伐南蛮,俘获奴隶、牲畜不交公,其中漂亮英俊的男人直接做了性奴。被人告发,免官。此次北伐,戴罪立功,以白衣之身指挥一支军队。臧质心高气傲,立功心切,要求替代王玄谟。临阵换将,兵家大忌,刘义隆不准。真若换成臧质,宋军也不至于这么快溃败
寒冷的西北风传来了刺耳的胡笳声,成群的胡马像一团团翻腾的乌云从北方的天空呼啸而来。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相关诗词
-
离骚(高中课文)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
屈原列传(高中课文)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
-
过秦论(高中课文)
...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
-
中庸(高中课文)
...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
苏武传(高中课文)
...百万以葬。孺卿从祠河东后土,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骑亡,诏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饮药而死。来时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阳陵。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陵始降时,...
-
论语十二章
...?”《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
-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
劝学·高中课文
...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
-
论古十二首
南渡衰微气数过,中原摇撼震干戈。勤王有志谁如此,存祀无功可奈何。燕市魂飞光日月,金陵目断哭山河。丹心汗照留青史,沉痛当年正气歌。